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君臣立储拉锯战

嘉祐元年春天,正在和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宋仁宗毫无征兆的吐了一口老血,随即开始浑身抽搐,经过太医鉴定,宋仁宗患病了,而且很严重,没有多少时间让他折腾了,大宋的文武百官们十分担心,倒不是考虑宋仁宗的身体,毕竟老赵家的皇帝向来不怎么长寿,宋仁宗活到这个年纪了,也应该知足了,他们担心的是,直到现在为止,这个国家仍旧没有确立储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仁宗

躺在病床上的宋仁宗心里也是百味杂陈,他几十年耕耘,也曾经有过几个皇子,可惜天不假年,都不幸夭折了,当宰相文彦博含泪跪在他的床前言辞恳切的求他从旁系兄弟中过继一个的时候,宋仁宗默默的答应了,作为执掌大宋近四十年的天子,他当然要为整个帝国的未来考虑。

就在文彦博等人商议从哪个旁系中寻找未来的大宋继承人时,宋仁宗的身体却神奇地好转了,慢慢恢复正常的宋仁宗对于过继的事情越来越不上心,反而是继续跟后宫的美人们耕耘播种,如此往复,宋仁宗跟朝中大臣们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期间文彦博、欧阳修、富弼等人全部被宋仁宗拿下,就连包拯这个大宋前三“大喷子”都在跟宋仁宗的对抗中败下阵来。

宋仁宗被迫立储

嘉祐五年,被众人寄予厚望的韩琦出任最高宰相,作为仁宗一朝的元老重臣,韩琦对于宋仁宗还是十分了解的,他不愿意直接得罪宋仁宗,所以找来了一个他认为能够对抗宋仁宗的家伙,那就是砸缸大侠司马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光劝谏

司马光是北宋一朝最顽固的家伙,只要认定一件事情,不管对错与否,肯定一条道走到底,在立储这件事上,作为并州通判的司马光一直是咸吃萝卜,没事就上疏劝谏,韩琦正是发现了他这个优良品质,所以及时的把他调到了朝廷里,直接与宋仁宗对战。

事情的发展跟韩琦的预判丝毫不差,宋仁宗在司马光近乎疯狂的劝谏中最终妥协,将先前养在宫中后被赶走的赵宗实又接回来了,开始作为储君进行培养,但是宋仁宗仍旧没有下诏将其立为皇子。

再次被接到宫中的赵宗实不干了,他对于皇帝没什么兴趣,更何况还要整天面对宋仁宗拉拢的脸,还不如在岳州做他的团练使,好歹他的老爹也是大宋的濮王,以后当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岂不是比皇帝要舒服的多,韩琦等人一听,这怎么能行,千辛万苦把老的搞定了,小的又不干了,老赵家的官家也太不让人省心了,又是一波疯狂劝谏,但赵宗实死活就是不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赵宗实

韩琦无奈,只好拿着一摞摞的奏折去找宋仁宗,当场表示,您要是再不立赵宗实为皇子,这宰相没法当了,大家都打算罢官回家,您自己做个孤家寡人吧。宋仁宗万般无奈,只好下诏,钦定赵宗实为大宋皇子,并且给他改了个名字:赵曙。

宋英宗亲政

半年以后,宋仁宗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如坐针毡的宋英宗被韩琦等人推上了皇位,自从被确立为皇子之后,赵曙一直生活在宋仁宗的冷嘲热讽之下,没过几天人过的日子,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此刻端坐在龙椅上,宋英宗是百爪挠心,坐着不舒服。

宋英宗的担心不无道理,刚上位没多久,他的宗室兄弟赵允弼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他痛骂一顿,直言他不配为帝,经此一事,赵允弼是过了嘴瘾了,宋英宗却被吓成了精神失常,众大臣一考虑,没什么好办法了,太后垂帘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皇后垂帘听政

曹太后这个时候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了,她对于赵曙没什么感情,眼看他精神不正常,整天胡言乱语,甚至还背后诋毁于她,所以动了废帝的心思。曹太后找来韩琦,明里暗里的告诉韩琦,我打算废掉当今皇帝了,再立个新的正常的上台,希望能够得到你们的支持。

韩琦赶紧找来欧阳修,两人一合计,都表示太后不是个东西,本来是把她弄出来主持下大局,结果她竟然想跟大辽萧太后学习废掉皇帝,这怎么能行,这个先例要是一开,我大宋岂不是顷刻之间完蛋。所以韩琦等人又找来司马光,给他灌输了还政于君的思想观念,司马光何许人也,宋仁宗都不是对手,更何况他的媳妇,在司马光领头一波一波的劝谏中,曹太后心不甘情不愿的把权力还给了宋英宗,再次退居幕后,此时已经是宋英宗在位一年的时间了。

叫皇考还是皇伯

亲政后的宋英宗远离了曹太后的压迫,精神也慢慢的恢复正常,反应过来的他当即收拾了几个曹太后身边从不说自己好话的侍从,然后把那些对自己冷嘲热讽的大臣们赶出朝堂,让他们去边疆喝西北风去了,一切都搞定后,宋英宗找来韩琦和欧阳修,询问他们自己应该如何称呼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