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ART 01

食物隐含的回忆

“乐享初夏味蕾盛宴,饕餮一盘时光荏苒!”镶嵌在闹市区街巷的一家早点店,门前挺立着“时鲜快递”招牌,写着这样的字,让人疑惑。

推开对折移动门,内里坐满了食客,大家低头吃着油饼,喝着胡辣汤。见我进屋,老板娘问我:“先生,要不要来一盘黄瓜紫苏凉拌就烧饼?” 我点点头。

老板麻利地把洗净的黄瓜去皮,切成丝,撒上精盐、味精、白醋和适量白糖,再把切好的紫苏撒在黄瓜丝上,淋上香油拌匀。

黄瓜清脆,紫苏叶散发出的香味,咬着薄薄的烧饼,那叫一个过瘾。

当初夏的阳光投向大地,人们就会想起田野里的野味,从当季食物隐含的回忆中,获取温暖和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奶奶把新鲜处理好的紫苏叶放进水里,浸泡几分钟沥干后放入盘子中,在其中加入少量麻油搅拌均匀,一家人早餐的下饭菜就解决了。

紫苏是皖西霍邱县特产。它生命力极强,广袤肥沃的田野可生长,贫瘠寡薄的土地亦可生长,它的繁盛与凋落皆不需要特别的照料。

初夏时节正是紫苏茂盛生长的好时光,紫苏清秀水润,叶片肥嫩,最具个性的地方就是苏叶的颜色。

同一片叶子,朝阳向上的一面为翠绿色,背阴朝下的一面为紫红色。

它悄悄地将自己隐藏着的一串串“铃铛”慢慢挂上,再从“铃铛”里吐出浅紫色的细小娇柔的花瓣,吸引着风儿、蝴蝶、蜜蜂为它的身姿留恋、凝守、飘摇,闻起来有一股清香。

PART 0 2

自然的温煦和熨帖

紫苏为一年生植物,待到枝叶干枯,这一年就过去了。

正因为紫苏代表了传统饮食的时节更替和时空转换,紫苏所蕴含的时空文化内涵不断被历代的文人引申延展。

以紫苏古称“荏”来形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借此赋予紫苏文学性功能,比如晋代潘安所作《悼亡诗三首》的开篇之句便是:“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从弱小的紫苏欢喜出土,到壮年的紫苏干枯叶落,一年时光又将谢幕。沉寂自然,不喧哗,不矫揉造作,真正的随遇而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紫苏便寄托了人们细腻的情感,用以感叹年复一年时光的流逝、草木的枯荣,也就有了独特的人生与生命感悟。

又到紫苏飘香时,夏风轻拂,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独特的紫苏香气。

紫苏追逐风的舞步微微倾倒,叶片侧翻,沉醉在清凉当中不可自拔。

此时,叶底的白色绒毛翻上来,远远望去,不再那么青翠,走近了,忍不住想轻轻抚摸,感受自然的温煦和熨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张正旭

图片:新华社 视觉中国

设计:靳韫瑜

编辑:倪杨金子

策划:李芸聪 倪杨金子

监制:王岩 高雅

主播丨李芸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