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终于刷完苹果旗下流媒体平台Apple TV+播出的美剧《The New Look》(中文译名:《新风貌》)。该剧受真实事件启发,聚焦于两位时装史上的传奇人物——Christian Dior和Coco Chanel,围绕两人在二战时期的不同选择展开,以及Dior如何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迅速突围,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时尚风格,建立自身在时尚圈的国际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名灵感源自Dior在1947年发布的首个系列“La Ligne Corolle”,因被《Harper's Bazaar》主编称赞为“It's such a New Look”,后遂以“New Look”指代该系列所呈现的风格,在时尚史中拥有着变革性意义。无论从剧名还是剧情走向来看,都让Dior成为更受眷顾的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月上线以来,《The New Look》目前在豆瓣评分7.7,IMDb评分7.4,烂番茄新鲜度57%,爆米花指数64%。

由于融合时尚、历史、传记等多样化标签,但又非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众口难调之下最终获得褒贬不一的评价属情理之中——既有观众对卡司阵容表示满意,并认为Juliette Binoche和Ben Mendelsohn塑造了一段经典故事;也有观众认为剧情时尚浓度较低,更大篇幅聚焦于描述历史;另不乏部分观众认为剧情节奏缓慢、人物形象过于单薄,有关艺术与政治间的复杂关系并没有得到解答……

鉴于豆瓣7.7的评分属中上水平,外加整部剧与时尚行业的强关联性(虽然更偏历史剧),因此观影过后还是有几个有趣看点想稍作“拉片”分享。

1、开局“火药味”十足。

一边是Chanel回归巴黎时装界,发布首个系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Dior “doesn't deserve his praise”——设计繁复,不注重实用性,与其在时尚方面的追求大相径庭,也不值得相提并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边是Dior在巴黎Sorbonne大学演讲,并展示其经典设计,学生代表们向Dior抛出一个个犀利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与战争相关的问题被提出时,“正片”序幕也由此拉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里的时间线似乎与真实历史有所出入,真实情况是,Dior在Sorbonne大学演讲时间是1955年8月3日;而Chanel回归首个系列发布时间是1954年。可能是由于编剧为了强化冲突感而做的调整,对于不太了解相关历史的观众而言会存在一定误导性,但如此改编手法对于剧情的推动是有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官网

2、通常时尚类电影/剧集会围绕单一“主角”品牌或人物展开,如《古驰家族》、《魅影缝匠》。但本剧以双主角(Dior和Chanel)、双故事线进行叙述,让观众能够获得更多视角的观剧体验,也让角色间的对比和冲突更为浓烈,在众多时尚类影片中相对独树一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除了Dior和Chanel,剧中还出现了众多与二人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设计师,Balmain、Balenciaga、Pierre Cardin等,可谓“众星云集”,也让我们有机会一睹这些目前仅能在商场专卖店中所见的品牌本尊更为鲜活的众生相,同时也是欧洲奢侈品底蕴的重要基石。

彼时Dior、Balmain同属Lucien Lelong工作室,担任设计师;Balenciaga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小有名气;Pierre Cardin则在Dior成立自己的时装屋后担任首席裁缝。如今Dior被LVMH收购,Balmain隶属Mayhoola集团旗下,Balenciaga则隶属于Kering集团,各为其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两位主角在战争期间的不同选择及其周边亲友的表现,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的芸芸众生。

Chanel为解救侄子Andrew、抢回被合伙人“偷走”的生意以及自己光鲜亮丽的生活,周旋于各类权贵之间,不惜与纳粹合作,并为掩盖这一“黑历史”不断编织谎言。不过Chanel的敢爱敢恨、坚强独立,也让这一人物形象更立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ior的故事线则更显温情,围绕着爱与守护展开。一方面是对妹妹Catherine的守护,后者正是Miss Dior香水的灵感缪斯;Catherine也在Christian最重要的时候给予着他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atherine是整部剧中个人最喜欢的角色,将忠诚、坚强、美丽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战时,她参与法国抵抗运动,不幸被盖世太保逮捕,遭受酷刑后关押于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在其中坚强求生。战后Catherine回到家乡与哥哥重逢,一直从事花卉种植、贸易工作,并以各种方式保护、发扬Dior留下的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顺便推荐一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阳光秀美出版的《迪奥小姐:时尚王国背后的先锋女性》,比较全面、真实地还原了Catherine的故事,细致地描绘了她鲜为人知的一生。

另一方面,Dior在30+的年纪才从画商(生意失败)转型做时尚学徒,进入Lelong的时装屋工作。虽非科班出身,其在艺术、时尚方面的造诣受到老板和客户赏识;之后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立工作室的机会,在时尚圈站稳脚跟。期间虽遇到不少困难、挑战,也都在朋友的帮助下顺利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Dior在剧中的形象(尤其在Chanel的对比下)略显脆弱、被动、无助,很难与其之后对时尚产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史诗级的突破产生关联,对于较少接触时尚领域的观众而言,会难以对设计师、甚至品牌有较为正确且清晰的认知(当然剧集本身可能志不在此)。

剧集终究更偏娱乐范畴,当观众成为消费者时,依旧会有更为主观的认知和判断,理应都不会对观众的日常消费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毕竟当今消费者本质上已少有为最初的品牌创办者/设计师本人而买单,更多还是基于现代化商业运作的影响而进行的选购行为。而奢侈品们则在历史和未来的徘徊中,不断挖掘、传达品牌价值观并通过各种营销策略前赴后继地刺激、推动着行业发展。

纵观影视领域,与时尚品牌相关的优质作品大多以纪录片形式呈现,这里附带推荐一部新近上映的《HIGH & LOW - JOHN GALLIANO》的全新纪录片,讲述了Galliano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该片由英国纪录片导演凯文·麦克唐纳 (Kevin Macdonald) 执导,时尚传媒巨头Condé Nast集团旗下娱乐公司Condé Nast Entertainment投资,Anna Wintour也一直通过各种努力推进这部影片的拍摄和上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片并没有对Galliano过度粉饰,而是通过自述的方式,从回顾其前半生的辉煌成就(包括在Dior任职期间的巅峰时刻),到后续陷入一系列负面风波——吸毒酗酒、抑郁、暴力,甚至因反犹太主义被LVMH集团开除,再到逐渐重回聚光灯下,获得时尚界的原谅。有报道称LVMH集团可能会让John Galliano重返集团,这在2022年时已出现预兆,彼时LVMH集团董事长Bernard Arnault在巴黎Louis Vuitton基金会的一场展览开幕式上与John Galliano、Anna Wintour合影留念。

而再早先令人印象极为深刻并值得推荐的可能得追溯到2018、19年先后上映的两部高分纪录片《麦昆 McQueen》和《天衣无戒:马丁·马吉拉 Martin Margiela: In His Own Word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纪录片类型及拍摄方式对普通观众而言较难获得出圈效应,相对而言,则少有如2019年《极速车王 Ford v Ferrari》这类在赛车领域基于历史故事,但更以剧情本身取胜的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LVMH集团特别成立全新部门,来探索旗下75个品牌进军娱乐业务的可能,而影视娱乐市场的相对可塑性可视为集团进入新领域的契机,《The New Look》的上线可谓恰到好处。据悉该剧已续订第二部,对此后剧情发展还是比较期待的,也希望未来能看到旗下更多品牌相关影片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