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年底,正是木柴最俏的时节。秦川镇西头一户人家,柴场中堆满柴头草捆,十数名伙计正忙着卸下又一车新柴。场主李观鱼,本是清贫出身,小年纪时就没了双亲,流落街头,得蹭别人家门口吃口饭、穿旧衣衫度日。他虽家徒四壁,却孝顺善良,镇内人人都爱他这性情纯良的孩子。

人有了年纪,李观鱼便打柴做买卖维生,贩卖柴草盘缠,赚得些许银钱供给自己。岁月催人老,他早已步入而立之年,却仍孤身一人。李观鱼见穷人无助可怜,总是把家中银钱拿出几文钱来施舍他们。如此厚道为人,镇上穷苦人没有不赞口不绝的,纷纷把他誉为"善良的李大伙计"。

沧桑巨变,明朝成祚至万历。李观鱼驻扎秦川镇,做着柴柴生意,日子过得清贫但自在。有时,他也会自掏腰包,买些熬好的汤圆摆在镇口,待有乞丐或可怜人路过,就白白赠他几个,挨家挨户分送。镇里人便有个戏称他为"汤圆和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近酉时,天色渐暗。李观鱼像往常一般系上斗篷,背着一大篓满是热汤圆的篮子,来到了镇口。才摆好摊位,身后便传来一阵怒喝:"李观鱼!你个穷光蛋,又在白白施舍了?"

李观鱼不由心头一震,转身只见妻子夏蓉厉色满面,走上前就是一顿臭骂。夏蓉出身贵门,从小被宠坏了脾气,终日待人咄咄逼人。李观鱼打小便只渴望一个温暖的家,见她同门中人颓废无赖,情何以堪。两人水火不相容,婚后便如陷冰窖,鲜少温存。

"你又白白糟践银钱,不思家计,分文不赚!还不听我的劝,去换门路谋生?"夏蓉恨恨地说。

李观鱼也无可奈何,只得回到:"我怎敢白白糟蹋银钱,糊口而已。再说,施舍他人是应该的啊。"

"'施舍他人'?你他妈的哪只眼睛看到那是施舍?分明是白白扔钱!有你这等无能糊涂汉子做丈夫,真教人无可奈何!"夏蓉怒骂连连,拳打脚踢。李观鱼只得忍气吞声,缩头钻入柴房逃避。

青天降旧怨,一重云翻涌。李观鱼正为夫妻相争之事忧心时,孰料门前一老者敲门求见。李观鱼连忙迎了进来,却见他衣衫破旧,满目沧桑,正是街头乞食的鳏夫方老人。

"方老头,可是又在屯里化斋啰?"李观鱼热情地照拂着他,嘴上打趣道。

"不啰,今日我做了一道奇怪的梦,便过来一叙。"方老人起身,扑通一声跪在李观鱼脚下。

"好汉子,这奇怪的梦也不知可不可信,只是奇了。梦里我已作了鬼,来到九泉之下。忽而一声呼唤,劝我快些返转当世,说有一件大事要我去做。"他喘着粗气,慢慢道出。

李观鱼被吓了一跳,连忙把方老人扶起,自己也心有戚戚焉。

方老人又道:"梦里所见,我似乎该去做一件事,帮你躲过一场大难!所以我来嘱你几句话,切记,回家时万万不可走野路哪,要从大路回去才是。"说罢便径自转身而去,临走时还不忘叮嘱李观鱼注意安危。

待方老人走后,李观鱼愈发疑惑重重。他原是慷慨好施之人,难道就因此而惹是生非?偏偏妻子夏蓉性子犟烈,加之与邻里老王私通,竟也做出不轨勾当,暗中设计不轨。

纷繁往事如梦如烟,终究过眼云烟。李观鱼无端琢磨不透,只得暂且按兵不动,以为是方老人年纪大了,口无遮拦而已。谁知这一决定,却要让他赔上一条小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头西垂,李观鱼像往常一样,一手提着篮子,步伐缓慢回家。这一路上,他满心疑惑,竟忘了方老人的告诫。一转弯,面前是一条树林小道,通往家的捷径。转念一想,他干脆走上了这条歧路。

只是没走几步路,篮子突然掉在地上,滚出好些汤圆来。他正蹲下捡拾,忽然眼前一黑,一根绳索缠住他的脖子。赫然是妻子夏蓉和邻居老王,一个人捂住他的口鼻,另一人揪住他的头发往前拽。

两人在一旁阴笑,夏蓉说道:"李观鱼,你个穷光蛋,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今日非杀了你不可!"

"就凭你们一对野鸳鸯,也配谋害我?等我除了你们这对禽兽,我也算为民除害了!"李观鱼勉强扭过头,骂了一句。

邻居老王拔出腰刀就要刺下去,夏蓉也叫嚷着要割他的脖子。只听一声闷响,忽见那利刃被一股无形气力生生挡住,竟未伤到李观鱼分毫!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树林深处。李观鱼定睛一看,正是方老人的鬼魂!鬼魂双手一挥,夏蓉和老王两人便如受重创,飞向树干狠狠磕在上面,嘴里狂吐鲜血。

"李观鱼,我就是来救你的!"方老人鬼魂说道,"当日我就梦见了这等事将要发生,所以才叮嘱你不可走这条小路。"

鬼魂的怪力着实惊人,夏蓉和老王才刚站起身来,就被鬼魂生生操控着,手中腰刀对准了对方的心口。李观鱼目瞪口呆,却见两人竟如同两具行尸走肉一般,被迫刺向对方。片刻之后,夏蓉和老王同时倒在血泊之中,两具已无生气的尸体。

"这就是你们自作孽的下场!"方老人鬼魂义正严词,随后转向李观鱼,"观鱼啊,你的善心宽仁救了你一命,也让你结识了我这个陪伴多年的老友。如今我去了,你可要好自为之,珍惜来之不易的善缘。"

李观鱼双膝一软跪了下来,泪如雨下。方老人的鬼魂安慰了他一番,随即化作一阵清风,消失在林间的夜色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日后,李观鱼终于从惊心动魄的噩梦中缓过神来。他感恩自己的宽宏大度和乐善好施的品行,不但让他结交了如方老人这样的知心好友,更救了他于水火之中。

从此以后,李观鱼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和善缘。他在镇上另起了一间新家,卖些小吃为生,平日里仍免费赠送贫苦人家。但与往日不同的是,他开始认真倾听方老人的教诲,以更好地塑造人生。

他克勤克俭,靠着勤恳的双手和诚恳的态度,很快赢得了镇上人的爱戴和赞赏。同时,李观鱼也开始钻研起术数之类的学问,希望能有朝一日像方老人那样,运用神奇的力量助人为乐。

时光飞逝,转眼数十年过去。李观鱼在秦川镇安居乐业,广结善缘,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虽然头上的白发已然凌乱,但他从未忘记过方老人的教诲,以及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

每年清明时节,李观鱼都会前往那片林子,在方老人的坟前上香祭拜,以表达对挚友的缅怀。在他的一生中,方老人堪称最大的恩人,不仅救了他的命,更让他明白了助人为乐、行善积德的真谛。

故事的最后,李观鱼终于明白了善良和友谊的可贵。虽经历了生死劫难,但正是因为他一颗质朴善良的心,才让他化解了命运的考验,并且赢得了人生的真正馈赠——珍贵的友谊和持久的幸福。

李观鱼虽贫贫穷,但善心未泯;方老人身无分文,却义薄云天。这则发生在古老秦川镇的故事,便见证了友谊和善良的永恒力量,直到百世流传、化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