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9日凌晨起,广西南部遭遇极端暴雨云团的袭击,南宁、钦州等地相继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南宁国家站在短短5小时内降雨量突破200毫米,这不仅刷新了当地5月单日降雨纪录,更是位列有观测史记录以来的前三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南宁市内,最大一小时雨量超过100毫米,导致不少地区严重内涝。然而,这并不是最严重的,广西钦州的龙门港更是暴雨的“重灾区”,凌晨3点到4点之间,约60分钟内的降雨量,高达204.7毫米。24小时降雨量突破610毫米,这不仅让人联想起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而这次广西的特大暴雨在凌晨的60分钟内,对应值就已经超过了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对应值水平,位列我国有气象纪录以来的第七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广西,在19日天亮之后,广东西部也开始了特大暴雨,雷州半岛上的湛江,雨势虽然和凌晨的那60分钟不能比,但也丝毫不亚于广西沿海一带的雨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5月18日开始,华南正式进入了传统龙舟水阶段,只不过相对于往年来说,今年的龙舟水也似乎向人们学会了“抢开局,抓关键”,从一开局就显得相当强势。从19日的广东和广西两地的降水过程,就很明显的感受出今年的龙舟水短时降雨量大,累计降雨量大的“两大”特征,并且很有极端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啥龙舟水期间降雨量如此大且地域集中?最强降水为啥又会出现在午夜?

在华南地区,特别是在龙舟水期间,我们常常会观察到一种显著的自然现象——持续性的大范围强降水。以广东为例,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降水量高达325.2毫米,占据了前汛期降水量的近半壁江山。

那么,为什么龙舟水期间会有如此大而集中的降雨量呢?这背后其实有着深厚的自然规律支撑。南海夏季风通常在5月中旬崭露头角,它如同一位使者,携带着湿润的气息,逐步向华南地区推进。当季风与这片土地相遇,便会产生强烈的季风对流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北方的冷空气也不甘寂寞,它们不断南下,与华南的暖湿空气交汇,形成了锋面降水。这两种降水机制相互叠加,共同促成了龙舟水期间的大范围强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趣的是,这些强降雨往往选择在夜间降临。圈叔发现,龙舟水期间的强降水与季风气流的变化紧密相连。当季风气流增强时,它就像一位大自然的搬运工,将海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地,从而使降水也随之加强。反之,当季风气流减弱,降水也会随之减弱。而季风气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周期性波动,其中,后半夜到凌晨正是季风气流增强的时段。因此,我们便常常在夜间看到那些猛烈而集中的降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广东、福建虽有干冷空气作为“护盾”,但南海大部海温偏高,广东中西部沿海的大气能量仍存。5月21日夜间起,尤其是22日的凌晨阶段,粤东和福建沿海也将迎来大到暴雨。沿海将有可能出现强烈暴雨云团,暴雨中心有可能转移至这些地区。

这场暴雨过后,华南降雨虽会有所减弱,但5月26日起,随着西南季风的全面爆发,华南将面临更大的暴雨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