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述人:赵志平

(文章来源:作者身边的故事,所有作品皆今日头条原创首发,已经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抄袭、搬运或洗稿,都将被追责!)

我叫赵志平,今年55岁,老家在西北一个偏远的山沟沟里。

我出生于1969年,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的日子都过得比较清贫。

我们家兄弟姊妹五个,我是老小,上面是四个姐姐,在那个生活苦,日子穷的年代,父亲母亲要想把我们拉扯大,实属不容易。

我们那会儿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过年揭不开锅也是常有的事。

其实按照姥爷家的条件,母亲是不可能嫁给父亲的,但是因为当年下大雨,姥爷家的土坯房子塌了,把姥爷压在了里面,两家离得近,爷爷听到动静后,二话不说就叫人把姥爷从废墟中救了出来。

姥爷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了报答爷爷,他们在父亲母亲小的时候就给定下了娃娃亲,姥爷也向爷爷做出了承诺,不管以后怎么样,两个孩子长大了就给他们办婚事。

这一晃,父亲母亲长大了,也到了成家的时候,可两家的条件却相差很大。

爷爷和父亲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目不识丁,全靠着在地里刨食过日子,而姥爷是个木匠,木工技艺是祖上代代相传下来的,舅舅后来也跟着姥爷学手艺,所以姥爷家当时的条件在十里八乡还是很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时候,姥爷犹豫了,他也担心母亲嫁过去了会有吃不完的苦,可又没办法反悔,毕竟爷爷对他有救命之恩。

当时,舅舅也很反对,他看不上父亲,觉得父亲很窝囊,可还是没有拗过姥爷。

所以母亲18岁,父亲19岁的时候就结婚了,当时父亲穷,拿不出来钱,也没钱置办东西,姥爷就亲手给他们打了几件家具。

婚后,母亲就跟着父亲一心一意的过日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母亲从来没有嫌弃过父亲。

那个时候,白天父亲母亲就到生产队拼命的干活挣工分,晚上回到家都顾不上休息,又得拖着疲惫的身体去磨房推磨。

母亲怀大姐,二姐的时候很可怜,当时三年自然灾害过去没多久,家里没什么吃的,母亲每天饿的面黄肌瘦的,这要是饿急了,母亲从地里回来都顾不上休息,一冲子跑进灶房捞起木瓢勺上一瓢水,咕噜咕噜喝下肚,这时母亲一手摸着肚子,一手擦拭着嘴角的水珠,满足的说一声:“啊,好多了。”

那时候的女人一点都不娇气,母亲怀着身孕,每天还得按时按点下地干活,我们那里都是陡峭的山地,母亲生大姐的时候,还挑着扁担往地里送粪。

临盆的时候,母亲跑都跑不及,就在地里生下了大姐。

那时候人吃不饱也吃不好,吃不上多少有油水的东西,孩子生下来都是又黑又瘦又小,还没大人的鞋底大。

母亲生二姐的时候,正好是秋收季节,母亲还在地里撅着屁股割麦子,母亲说等到她有感觉的时候,头都已经下来了,母亲来不及往家里跑,就躲在麦捆后面生下了二姐,没过一会儿,母亲就抱着二姐大摇大摆的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头两个月子都没坐好,在家待了八九天,迫于生活压力,就下地干活了。

母亲生了我们五个之后,家里的日子就变得特别困难,那时候,一到大年三十,我们一家人就啃着黑面窝窝头,糠饼,母亲还会熬上一锅稀饭,可分到每个人碗里,上面就只飘着几粒米,稀饭清的可以照出人影,一点荤腥都吃不上。

我那时年幼无知,看到村里有的孩子吃鸡蛋,眼巴巴的看着流口水,我记得有一次,李婶的儿子拿着两个鸡蛋在村口边玩耍,边剥鸡蛋,我馋的直砸吧着嘴,那个时候能吃上鸡蛋,都算吃到荤腥了。

他把鸡蛋壳剥下来扔到了村口的树荫下,我看他回家了,三脚两步走过去捡起来就开始舔,甚至把鸡蛋壳上面的一层膜都撕下来吃了。

回到家,我哭天喊地的要吃鸡蛋,母亲好说歹说我都听不进去,把母亲说急了,直接捞起炕耙子狠狠地把我揍了一顿。

后来,姥姥姥爷看着我们的日子过得艰难,还时常帮衬我们,一到年关,就会给我们送点吃的过来,但舅舅从来不来我家。

姥姥姥爷对我们的爱,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那些灰暗的日子。

可没过几年,我的姥爷就病故了,这让我们十分悲痛伤心,姥爷的葬礼办完,母亲就病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爷走后,姥姥就一直跟着舅舅生活,家里全靠舅舅舅妈当家做主。

我们家日子难过的时候,父亲母亲也会去向舅舅借粮,可每次去了,舅舅的脸色都不大好看,总是板着脸,不怎么跟父亲说话,看在母亲的面子上会给借粮,但每借一次,对父亲的怨气就越大。

那年正月,父亲母亲带着我们去给姥姥拜年,一进门,父亲就给舅舅打招呼,可舅舅只顾着和别的亲戚说话,把父亲就当做空气一样。

父亲尴尬极了,脸“唰”的一下就红了,母亲就赶紧拍了一下舅舅说:“哥,富旺跟你说话呢。”舅舅这才抬起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父亲,说了一句:“哦,来了呀。”

吃饭的时候,舅舅一个劲儿的招呼着别人,可到了父亲跟前,舅舅黑着脸就绕过了。

当时舅舅家的一个亲戚开玩笑的对舅舅说:“你这怎么还看人下菜呢,你妹夫你都不招呼一声?”

舅舅冷笑着说:“我可没有这样的妹夫,连自家的日子都过不明白,指望着他让我妹过上好日子呢,没想到一年不如一年,不问人借粮食,估计一家老小都得饿死。”

父亲被这句话刺痛了,一下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听了舅舅的话,也怒了,拍着桌子对舅舅说:“哥,你怎么说话这么难听,他再不好,那也是我娃的爸,你怎么一点情面都不给,哪有这么挖苦人的?”

舅舅一听也急了,指着母亲说:“嫌我说话不好听,那你们走,以后再别来我家,你的日子过成什么样,那是你的事,跟我没有关系。”

母亲怒气冲冲的说:“行,以后我再也不来了,也不会问你借粮食了,就算我饿死,也不会来的。”

说完,母亲生拉硬拽着我们就要走,姥姥不停地劝说母亲,还把舅舅训了一顿。

可母亲还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一路上母亲哭的特别伤心。

父亲还安慰母亲说:“别置气了,我都不气你气啥,哥就是那样的人,心不坏,他就是想让你过得好一点。”

母亲不以为然,生气的说:“反正以后我是不会去了,太看不起人了。”

父亲笑着说:“消消气吧,等我们把日子过好了,哥就不会这样了。”

母亲没说话,只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长叹了一口气。

从那儿以后,母亲就不让我们去舅舅家,两家离得近,如果姥姥想我们了,就会过来看看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这人不记仇,舅舅那样说他,他也不往心里心,只要碰见了舅舅,他还是会热情的打招呼,但舅舅不太搭理他,对他一直都是冷冷的。

其实舅舅对我们还是挺不错的,虽然我们不怎么去舅舅家,但每次姥姥来家里的时候,舅舅都会让姥姥给我们带一些吃的,还有从货郎那里换来的玩具,零食,糖果。

我们两家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后来父亲通过种地放羊,家里的日子渐渐有了起色,父亲的腰杆也直了起来,舅舅似乎对父亲也改变了看法,见了面还会面带微笑的打个招呼。

但舅舅和母亲都是爱面子的人,一直堵着那口气,谁都不愿意服个软,低个头。

那年,舅舅病了,去县城大医院检查,说是脑子里面长了不该长的东西,需要做手术,还得花费不少钱。

父亲知道后,当天一大早就联系卖羊,给舅舅凑了一万块钱,父亲拿着这个钱,拉着母亲连夜就跑去了舅舅家。

一进门,舅舅看到父亲母亲一下愣住了,父亲结结巴巴的说:“哥,我们给你凑了一万块钱,你别嫌少,拿上看病吧,你放心,肯定会好起来的。”

父亲说着就把钱塞到了舅舅手里,母亲也不计前嫌的说:“哥,对不起,这些年我不应该跟你搞这么僵。”

舅舅看到这一幕,一下泪目了,眼泪哗哗而下,一把抱住父亲母亲就失声痛哭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一会儿,舅舅握着父亲的双手说:“富旺,哥对不起你,这些年从没给过你好脸子看,没想到这个时候你还能这样对我,哥心里有愧啊。”

父亲笑着说:“哥,过去的事,咱就不提了,以后我们好好的就行。”

那天晚上,父亲母亲在舅舅家待了很久,舅妈做了一桌子饭菜,在饭桌上,他们有说有笑的,所有的恩怨都抛之脑后了。

后来舅舅做了手术,手术很成功。

现在舅舅舅妈父亲母亲都七八十岁了,身体很健康,我们两家人经常在一起相聚,其乐融融的,父亲母亲常常在我们跟前念叨着舅舅的好,舅舅也经常挂念着父亲母亲,希望他们都能幸福健康的安度晚年,也希望我们以后都能好好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