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直新闻援引印度军方的消息近日报道称,印度在与中国接壤的“拉达克”地区开设了两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装甲车维修设施,以支持其作战行动。目前超过500辆坦克和步兵战车已部署在“拉达克”东部地区。

印度军方代表称:“坦克和步战车被部署在这些超高的地区,在这里很难将其送回进行技术维护和维修。”其表示,工厂位于尼奥马市和“拉达克”地区的陶贝奥迪军事基地范围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了解的是。在原任中国驻印大使离任后,中国驻印度大使这个职务就空缺了18个月之久。而最近,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已经抵达印度首都新德里履新,把这个空缺给补上了。咱们刚去印度履新的徐飞洪大使,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外交经验,在面对印度这么一个难缠的对手时,相信徐大使能够妥善处理相关事务,维护我国利益。值得一提的是,徐大使在最近就公开强调了一件事,说中印两国是伙伴而非对手,这句话,意思不难理解,就是中方主动释放的善意。

可以说,中方在这个时候派出大使可以表明愿意与印度缓和紧张的关系。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之后,中印关系愈发紧张,严重影响了双边关系的正常发展。此后,尽管中印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但双方都主张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争议,避免军事对抗升级。截至目前,中印双方一共开展了21轮军长级会谈和29次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会议。

徐飞洪大使履新的时间点也比较特殊,因为印度大选已经开始,现在正值关键时刻。从印人党到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派联盟,都在做最后的冲刺。印度大选号称“马拉松选举”,主要说的是用时很长,从4月一直持续到6月,共计7个阶段。而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中印关系可能都会面临新局面,徐飞洪大使在这个微妙时期走马上任,可能也是在为接下来的中印互动做准备,看能不能改善之前的僵化局面。不过外长苏杰生和防长辛格,也在一些公开场合,刻意响应莫迪的言论。当然了,他们也不忘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打算对中国“让步”。

印媒报道称,2020年中印发生边境对峙后,大量坦克、BMP步兵战车以及印度制造的“快速反应战车”等装甲车被部署在“拉达克”东部。印度陆军官员表示,“坦克和步兵战车被部署在这些超高海拔地区,甚至很难运回进行维护和修理”,为此他们在“拉达克”东部地区坦克和装甲运兵车行动的主要集中地段建了两个中型维修设施。这些地段海拔高达14500英尺(约合4420米)。

印度军方官员表示,这些新的维修中心将帮助印度陆军提高装甲战车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印度陆军参谋长潘德上将近日视察了装甲战车的维修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处坦克维修设施分别位于“拉达克”东部和北部,被印媒称为“中印边境东线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平息后,印度军方就在“拉达克”东部部署了超过500辆坦克和步战车,并吹嘘称“要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战场战斗。”

对此,有分析指出,此前印度官员屡次公开表态认同中印关系重要性,并认为两国应继续致力于军事外交渠道协商处理边界问题;但从印方行动来看,一方面加强边境印方一侧军事力量部署,一方面还加强后勤设施建设,表明印军在该地区军事长期部署的意图,印度如此的言行不一势必会破坏今年2月中印两军之间二十一轮军长级会谈形成的互信,使得中印边界问题解决更加复杂化。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维修设施距离中国边境仅25公里。这让人不禁质疑印度的意图和动机。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印度问题专家钱峰指出,这暴露了印方表里不一的两面性。虽然印度军政官员一再强调中印关系的重要性,但他们的行动却显示出印度军队在该地区长期军事部署的意图。这一行动引发了外界的担忧和猜测。

如今修建维修基地,一方面是想切实的解决当前的“维修难”问题,另一方面的图谋,则需要中方打起精神。

莫迪政府的变脸戏码,可以说用到了极致,前脚刚刚态度软化,立马在背后“捅刀子”。日前,中国新任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接受采访时,就中印边境问题作出回应,称现阶段中印边境总体稳定可控,两军已达成一致,在边境西段的4个点位实现了脱离接触。也就是说,中印双方的军事对峙点再度趋缓。

中印边境地区地形复杂,山高路险,就算印军坦克能快速维修,在这种地形下,机动性和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在边境地区修建的基础设施,完全碾压印度!

莫迪政府一面跟中国谈判,一面在争议领土加大军事建设,明显没有和平解决边境争端的诚意,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并不意外。不久之前,印度总理莫迪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印关系稳定至关重要,两国需要“抓紧解决”旷日持久的边界问题,通过外交和军事接触“恢复和平”。但不久后印度外长苏杰生口风大变,宣称中国一直是印度的“最大挑战”,要小心中巴联手。不难看出,莫迪政府试图双线布局,以外交谈判为掩护,暗地里加大军事部署,随时准备对中方卷土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要感慨万分。在1962年,印度的军队开始频繁地越过双方长期以来默认的边界线,试图在这些争议地区留下自己的印记。如果印度当初能够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和边界线,避免挑衅和冒险举动,那么这场边境冲突或许就不会发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印度最终为自己的冒险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也提醒我们,在处理国际关系和领土争端时,我们应该以和平、合作和尊重为基础,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