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

据环球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无意占领靠近俄罗斯边境的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RT表示,最近几天,俄军在该地区取得了显著进展。RT称,普京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了俄罗斯军队在哈尔科夫地区的行动,并称俄军通过严格按照计划行动正在战场上取得成功。当被问及俄罗斯军队在那里军事行动的目标时,普京表示,乌克兰应对该地区最近的战斗负责,因为乌方仍在“炮击包括别尔哥罗德州在内的俄罗斯边境地区的住宅区”。

此前不久,普京签署总统令,突然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任命前国防部长绍伊古接替现任帕特鲁舍夫,出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并负责军事工业复合体。同日,普京还提名此前担任第一副总的别洛乌索夫为俄国防部长,提名拉夫罗夫留任外交部长,格拉西莫夫留任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不过,关于内务部长、司法部长、对外情报局局长、紧急情况部长以及联邦安全局局长的人选并没有变动。此消息一出,立刻引发外界高度关注,普京就职便大刀阔斧,俄高层一夜变天。

据悉,普京当天向俄联邦委员会提交了新一届联邦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提名名单。其中,普京提名此前担任第一副总理的安德烈·别洛乌索夫为俄国防部长,提名谢尔盖·拉夫罗夫留任外交部长、谢尔盖·纳雷什金留任对外情报局局长、亚历山大·库连科夫留任紧急情况部长等。这个任命非常有意思,因为与绍伊古不同。别洛乌索夫没有一点从军经历,他就是一个经济专家,曾经长期从事金融工作。普京提拔别洛乌索夫当防长,恰好就看中了此人能够解决俄军财政问题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人事调整体现了普京对俄罗斯未来战争走向的新判断和新思路。绍伊古在卸任前所组织的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无疑是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通过这一行动,绍伊古为自己的国防部长任期划上了一个圆满句号,同时也为新任国防部长的战略转型铺平了道路。这场战役的走向和结果,无疑将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据俄法律规定,新一届总统上任后,原联邦政府集体辞职,普京需要慎重考虑,选出一批值得信赖的内阁成员。争议最大的是国防部长人选的更换。

第二件事: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美国和伊朗的高级官员通过中间人在阿曼进行了秘密会谈。知情人士透露,这是自4月伊朗用数百枚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发动报复性袭击以来,美伊双方进行的首次此类会谈。今年4月1日,伊朗驻叙利亚使馆馆舍遭以色列军队导弹袭击。伊朗将其等同于对伊朗领土的袭击,并以对以色列领土发动首次直接攻击作为回应。参加本次会谈的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中东和北非事务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和美国政府伊朗事务副特使亚伯拉罕·帕利,他们于14日抵达阿曼首都马斯喀特。

法新社最新消息称,伊朗IRNA在报道中援引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的话称,“这些谈判并非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据公开资料,美国与伊朗于1980年断绝外交关系,自那以后,双方一直没有再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双方谈判通常通过中间人和秘密渠道进行。

令人意外的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舒默说。据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9日,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一架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伊朗迈赫尔通讯社和路透社20日报道,伊朗总统莱希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伊朗媒体报道称,莱希乘坐的是一架美国制造的贝尔212型直升机,系上世纪70年代伊朗从美国购买的。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一名美军前军官表示,由于伊朗政权长期被美国制裁,所以伊朗方面很难再获得这种直升机的零件,导致无法替换老旧损坏的部分。他认为这是除了天气原因外可能导致坠机事件发生的因素之一。

第三件事: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5月3日至9日,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了第三轮穿梭外交,先后访问了土耳其、埃及、沙特和阿联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3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介绍了中方就呼吁局势降温提出的六点主张。汪文斌介绍,访问前后,李辉特代还同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官员进行沟通。中方劝和促谈的不懈努力得到各方的积极评价。本轮穿梭外交期间,各方都对当前冲突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表示担忧,都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动局势降温。

李辉表示,要缓和局势,必须遵守三个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他表示对话谈判才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出路,各方应为对话创造条件,达成全面停火。冲突各方应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设施,保护冲突受害者。中方反对使用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反对武装攻击核电站等设施,避免出现人为核事故。李辉还提到,中方愿与各方合作,维护油气管道、电力能源设施,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李辉特使穿梭外交,与前两次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应中国国家领导人邀请,普京于5月16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普京第23次访华或来华出席国际活动。此次访华之际,距离普京正式开启第五个总统任期还不到10天。去年3月,中国国家领导人将俄罗斯作为新任期出访首站。此次普京也将中国作为新任期首个外访国家,体现了两国元首的高度互信和密切互动。

“正是两国伙伴关系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让我决定选择中国作为我正式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第一个出访的国家。”出访前夕,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普京抵达北京当晚,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小范围会晤。普京表示,中国发展势不可挡,没有任何势力能够遏制中国发展进步。俄方愿同中国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加强合作,促进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和多极化的世界。两国元首就乌克兰危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中国国家领导人阐述了中方一贯立场以及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所作努力,强调处理任何重大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既要谋当下,也要计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