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泥与火的艺术,而窑,则是这一艺术的灵魂所在,唐宋时期,上林湖畔窑火荧荧,越地泥胚历经炙烧,铸就了似冰似玉的秘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转眼千年,龙窑冷寂未有烟,自慈溪越窑匠人恢复青瓷烧制技艺以来,民众们都期盼着启钥柴窑的那一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9日,时代楷模钱海军等六名窑火传递手,从上林湖越窑遗址荷花芯出发,经过越窑博物馆、鸣鹤古镇、新河坊、慈溪大剧院(明月湖),将象征着越窑青瓷古法复烧技艺正式回归的火种,传递至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用现代激情唤醒古老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递点:上林湖越窑遗址(荷花芯)

传递人:时代楷模 钱海军

活动在上林湖越窑遗址(荷花芯)拉开序幕。

钱海军曾是杭州亚运会的火炬手,这一天,他手捧象征着匠心传承的窑火,在家门口将慈溪文化的根脉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递点:越窑博物馆

传递人:上林湖越窑博物馆馆长王丽莉

接力棒随后传递到了王丽莉手中。她站在上林湖越窑博物馆,从钱海军手中接过窑火。

王丽莉长期在慈溪市文物保护一线工作,参与了慈溪市第三地全国文物普查、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以及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

她深知,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在于静态的保存,更重要的是让其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得以延续。柴窑复烧使人们能够亲眼见证和体验这份千年的工艺,让书本上的知识回归现实,大大丰富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辆重型机车沿横筋线轰鸣前行,一路驶向湖中路的鸣鹤古镇,为这趟文化之旅增添了现代与力量的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递点:鸣鹤古镇

传递人:青瓷文化国际传播者 徐伟明

日头升高,白洋湖一片璀璨,鸣鹤古镇高高的戏台上,大幕缓缓拉开,粉墨登场的演员情感起伏,如同青瓷上的裂纹。

传递人徐伟明已在此等候多时。

徐伟明是一位“青瓷痴”。自接触到越窑青瓷文化以来,他以守护者的姿态,筚路蓝缕地致力于复兴青瓷文化。去年,他导演的《秘色披萨》以东方瓷盘盛放西方美食为主脉,唤起了中外青年对和平与自然的情感共鸣,播出后引起了海内外平台的良好反响,成为青瓷文化的“出海”典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递点:慈溪大剧院

传递人:越窑青瓷瓯乐传承人 白中华

“越窑青瓷瓯乐”是青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瓷器是文化的碎片,那么瓯乐就是历史的回声。

为了再现旧时绝响,慈溪一直致力于“瓯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青瓷瓯乐传承人白中华多次登上央视,在国家级舞台上,用这些由陶瓷土制成的“瓯盘”“瓯碗”等乐器,演奏兼具古朴典雅和时尚潮流的美妙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递点:新河坊

传递人:宁大学生代表 方一沛

新河坊,一群怀揣梦想的大学生以青春之名,续写着这段青瓷传奇。

他们或许还略显青涩,但那份对传统的热爱与尊重却无比真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承点: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

传递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孙迈华

最终,窑火传递到达上林湖青瓷文化传承园,传递人孙迈华在这里完成了最后一棒的交接。

2001年,孙迈华告别故乡龙泉,扎根慈溪匡堰,致力于保护、传承上林湖越窑青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失传千年的上林湖青瓷生产工艺。十年间,这位复兴青瓷的守梦人不断尝试、研究,最终于2011年烧制成功7件无论是烧制工艺、器型还是釉色,都极为接近越窑青瓷巅峰之作的“秘色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秘色传说,龙窑再启,不灭窑火,生生不息,匠人匠心,续写新章。

来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佳韵 视频 张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