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758年,诗人杜甫在乾元元年写下了一首赠送给他的族弟的诗歌:“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他本人即被誉为诗圣,而他的作品则被誉为“诗史”,这意味着他的诗歌经常反映当时的历史现实。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的弟弟很可能参加了那场令人失望的邺城之围。

杜甫的敏感让他早已觉察到战局的不利。果然,几年之后,他在诗中回忆:“邺城内的情势反复无常,死者堆积如山丘。”

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就在于唐军在邺城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邺城大战

临近邺城之时,唐军的形势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一年多以前,始作祸者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所终结,彼时形势看似一片大好。

安禄山集团的状况有些类似于清末民初的北洋集团,外表看似一个整体的盒子,实质上却是散乱的内容堆积而成。

袁世凯逝世后,北洋集团土崩瓦解;安禄山殒命后,安庆绪难以维持秩序,其麾下将领纷纷不顾指挥。

唐王朝自从放弃府兵制,转向职业军队后,“兵为将有”成为了其困扰之一。我们为什么不能重现老李家的反叛?为什么不能在你老安家也掀起一场反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领他们的军队的将领们,宛如独立的黑社会首领,而黑社会的准则便是:听命于强者。所以,除了安禄山这位老领袖,谁也不被认可,即便是老领袖的子嗣也不例外。

安庆绪确实打仗不行。在一年之间,不仅失去了两京,还在获嘉、卫州和愁思岗遭遇了连续三次失败,甚至连弟弟都不幸身亡,导致声誉扫地。安庆绪只能退守在邺城,不停地向史思明发送求援信号。

史思明注视着这位无用之人,心中充满了失望。他与安禄山的关系颇为微妙,安禄山对他不以为然,甚至在筹谋造反这一大事上都未曾与他商议,仅在事后赐予他三千兵力,“以定河北”,此举可见对他的不信任。

尽管他对安禄山心存畏惧,因为后者曾险些夺去他的性命,但对安庆绪却无此情感。然而,遗憾的是,这样的态度最终令史思明得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光弼的提议是有道理的,建议利用机会消除史思明。然而,可惜的是时机不够成熟。李亨指派人暗中刺杀史思明,但行动缺乏隐秘性,史思明察觉到阴谋,因此既降顺又再次反叛。

原本各自持有不同立场的安庆绪和史思明,在这一番波折之后,竟成了同盟结拜。史思明背叛之际,率军前来解救安庆绪,并与唐军在邺城展开激战。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军分为九路节度使,总人数达六十万,其中包括战将郭子仪、李光弼,李唐两位著名将领,还有安西和北庭节度使李嗣源相助。

李嗣源曾在香积寺战场上表现得英勇异常,他身先士卒,战斗精神令人赞叹。尽管香积寺之战蕃兵势不可挡,但李嗣源的勇气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思明仅率领着五万兵力,再加上一个无法参战的废柴安庆绪。按理来说,实力对比鲜明,唐军理应轻易击溃他们,一举平定安史之乱。

在一场阴森的沙尘暴席卷而来,在沙尘的笼罩下,四下无人,难以辨别方向。唐军陷入混乱之中,史思明趁机发动袭击,各路节度使纷纷四散逃逸。

金鼓之声一响,李嗣源本已身受重伤,情绪激动之余,伤口竟再度裂开,最终不治而亡。此役过后,叛军声势更加嚣张,原本已平息的叛乱再次肆虐,延续了四载之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沙尘之中到底发生了啥

必有妖是事出反常的不二法门,这桩事情看似怪异莫名,但难道唐朝军队惨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李唐王朝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吗?

史思明的军队为何不受影响?难道他拥有定风丹,连火眼金睛的孙猴子都畏惧的黄风怪都不足为惧吗?双方的条件应当相等,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郭子仪率领的军队脱离战场,全程疾驰回老巢河阳,士气高昂,毫无溃败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版本的故事在《资治通鉴考异》中有所记载:

吴思礼与郭子仪麾下的仆固怀恩之间有着不和。在邺城战场上,仆固怀恩与吴思礼相遇,悄然放箭,将吴思礼射杀,然后称吴思礼战死。郭子仪目睹此景,怀疑仆固怀恩已叛变,匆忙离去。随后,其他军队看到郭子仪逃走,也纷纷溃逃,导致唐军溃败。

审视那时的情况,这个故事比那场神秘的沙尘暴更加合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军溃败的内在根源在于诸将相互独立,九路大军缺乏统一指挥,仅凭一名太监鱼朝恩调解,何以能形成统一行动的共识呢?

杜甫曾在诗中表达:“邺城虽残,但无限功绩仍在朔方,唯有郭子仪一人足以担负重任。”这表明人们早已认识到缺乏统帅会带来巨大隐患,因此主张让郭子仪独揽重任。

大家都能观察到李亨是否理解,是否他智力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