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现代人对于爱情的观念,强调的是忠诚和坚贞不移,对于婚姻的态度则是恪守传统,忠于承诺。无论是男性出轨寻找情人,还是女性寻找年轻情人,这样的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和谴责。

在古代的某些朝代,纳妾是合法的,但如果我们以现代思维来理解,作为正妻,当然不愿意丈夫纳妾,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对自己忠诚呢?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作为合法的妻子,不仅不能阻止丈夫接纳妾室,还要积极地协助丈夫迎接新妾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纳妾的时代

首先,让我们讨论一下,哪些时代、哪些身份可以接纳妾。

自商朝以来,接纳妾的习俗就已经存在。平民无权纳妾,此举仅限于王公贵族,且受到数量上的严格限制,具体细节暂且不表。我们应当主要从正妻的角度来思考纳妾之事。

到了西周时期,虽然周天子和诸侯的纳妾数量仍然受到规定,但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这些诸侯逐渐将自己与泰迪相提并论。

而到了汉朝时代,皇室开始任意纳妾,仅有对汉室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能获准,并受到数量的限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情形一直延续至元朝的兴起,即从上古时期一直到元朝初年,普通百姓并无纳妾的资格。

然而,人性复杂,为了满足欲望,便私通等行为屡见不鲜,只要不被察觉,便不会受到严惩。直到忽必烈时代,这一格局才被改变。

“大不孝有三,无后为最大者。”这一思想一直贯穿着历史长河。四十岁以后,若正室未能生育,可考虑纳妾以增加后代的机会,以续香火为重。明清时期,尤其是在富贵人家,纳妾已然司空见惯,富足者皆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何要帮着相公纳妾?

我们在屏幕前坐着,转瞬间穿越到了明清时代,成为了一位富家门第的贵妇人。若是从感情角度出发,我们自然不愿意丈夫纳妾。

然而,古代女性的内心是否与我们相同呢?或许从内心深处,她们也和我们一样,但是社会现实和传统习俗往往能够左右我们的想法。

在古代,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婚后需顺从家族安排。家族注重传宗接代,若正室与丈夫长时间未育,由于男尊女卑观念,便会视正室为“母鸡不下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传承香火,正室需谅解并支持丈夫纳妾,这是她的责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尽管这在现代看来令人难以接受,但许多女性从小就被灌输了男尊女卑、夫家至上的观念。

这和现代PUA有什么不同?

不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去为古代女人考虑。正妻帮着相公纳妾,怎可可能只是为了纳妾?如果只是为了满足丈夫和传宗接代,随便找个年轻的女孩就可以了。或者找个样貌丑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丑陋的外貌也无法与自身竞争,多么不幸啊!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古代显赫的富家大族都十分讲究面子,而家中的妻妾也是彰显门风的一部分。若让外界得知,家中侧室长相丑陋如李逵,将会影响名誉不良。

那么,何谓有面子呢?

首先,妾身的容貌应当仪态万方,最好还能展示一些才华,如琴棋书画皆通。

其次,应当具备一定的身份背景,或是家中妾室,或是友人府上的侍女,抑或是某些贵族之女,等等。这样才能凸显出,虽然是被纳为妾室,却依然有一定的门槛。若是家中人选,那自然是最佳之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族内部的争斗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当相公因个人欲望而寻求纳妾,即使忽视了正妻,偏爱小妾,也不过是受到舆论指责而已,这是无可避免的情况。

也许,为了加强她的权势,正室可能会考虑为丈夫再找一个侧室,以便排挤她不喜欢的侧室,最理想的情况是将其逐出家门。尽管丈夫又多了一个侧室,但至少这个侧室会听从她的话。

在唐朝唐高宗执政期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王皇后为了在与萧淑妃的权力斗争中占据上风,将武则天引入宫廷,希望她成为自己势力的一部分。

然而,她未曾料到,这位被她引入的美人武则天实际上具备了统治者的潜质,她不仅成功击败了萧淑妃,还最终取代了王皇后的地位,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