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期张维为教授的《这就是中国》,心里憋着一股火,得找个地方发泄发泄!

在某一期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上,有个女生问了个挺实在的问题:“为啥近300年来的重大科技发明,咱中国人一个都没份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说这问题,搁谁身上不得好好琢磨琢磨?

可这张教授,他倒好,跟玩太极似的,一推二五六,就开始绕圈子了。

他先是反问那女生:“你为什么盯着最近300年这个时间段,而不是400年,或者说最近1000年、2000年?”

这话一出,我就知道他要开始“耍太极”了。

然后他就开始吹咱们的历史多么多么牛,说西方的发展其实是在我们中国的基础上完成的,“我们最近两千年一直领先于西方。西方最近两三百年发展得比较快,是因为我们给他们提供的基础,让他们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接下来张教授立马谈到了中国最近三、四十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们最近几十年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因为我们历史上一直领先于西方的,我们是文明型国家,有深厚的文化,deep culture。我们重新追上他们,有些领域反超他们,遥遥领先,这是应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张教授依旧没有正面回答女生的问题。

他这么回避问题,是不是心里有点虚啊?

问题还是问题,答案还是没影。

那为什么张教授要这么绕圈子?

说白了,他怕啊!他怕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会掉粉,更怕被那些极端的“网络暴民”给盯上。

你们想啊,他要是承认了“近300年重大科技发明者没有中国人”,那他的粉丝还不得炸毛啊?估计立马就有人跳出来骂他,说他被西方洗脑了,怎么怎么背叛祖国。

所以,他就选择了回避,来了个“顾左右而言他”。

这样既没直面问题,也没得罪粉丝,多聪明啊!

但这种做法,真的好吗?

我觉得这就像咱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你一提到他们的缺点,他们就急眼的人。你越是迎合他们,他们就越是觉得自己没错,错了也不知道。

其实,老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就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虽然没张教授那么风光,但也能看出来,有时候说真话,才是真的有种。而不是一味地拍马屁,结果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反被一蹄子踢飞。

咱们得说实话,面对不足,承认错误,这才是真正的自信和强大。

你看那些真正牛的人物,哪怕偶尔犯个错误,也敢于面对,然后改正。这种氛围,才是真正的进步和发展的营养土。

至于张教授,我真心希望他能少些虚的,多些实的。敢于面对问题,敢于讲真话,这才是真正的学者风范。而不是一问三不知,还能侃侃而谈,结果啥也没说清楚,就把话题给绕晕了。

说到底,这事就是咱们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有时候真相和坦诚都成了奢侈品。大家都习惯了听好听的,哪怕是假的,也要甜得让人心花怒放。

但背后的苦涩,又有谁能体会到呢?

张教授的逻辑,简直就是“天马行空”,你以为他要往东,他偏偏给你来个西。那那个提问的女生估计也是一头雾水,自己的问题就像打了个水漂,啥反应都没有。

张教授的粉丝们估计也是一乐。他们可能还觉得自己的偶像真厉害,又一次展示了超凡的“打太极”能力,让对方摸不着头脑。在他们眼里,张教授不愧是博学多才,能把话题一转,让对方跟不上节奏。

但这种“厉害”,真的值得骄傲吗?

说实话,这种现象在社会上还挺普遍的。

面对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正面解决,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不是这么回事,有时候正面解决问题需要的勇气和代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他们宁愿选择绕道,也不愿意正面硬碰硬。

这样一来,问题还在,矛盾没解决,时间一长,问题就更复杂了。

我觉得,张教授虽然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但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些“心虚”。

他可能也明白,真正的勇气,不仅仅是在学术上能攀登高峰,更在于在面对社会和现实问题时,能坦坦荡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一个不敢说真话的社会,能走多远?

一个总是避重就轻的文化,能走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