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他是被誉为大唐司法史上的绝世奇才,以惊人的速度在短短一年内解决了多年的积案,涉及的人数高达一万七千人。这样的成就在现代司法界中无疑令人敬佩。

因此,在六十多年前,荷兰小说家高罗佩以真实的狄仁杰探案事件为灵感,创作了风靡欧洲的侦探小说《狄公案》,使得狄仁杰这位唐朝重臣成为欧洲家喻户晓的人物,被誉为“东方的福尔摩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编辑的眼中,将狄仁杰与虚构人物福尔摩斯相提并论,实属对他的一种侮辱。狄仁杰为整个李唐江山的后期走向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他的智慧与能力,他深得女皇武则天的赏识,狄仁杰心系李氏江山,以巧妙的方式让大唐高层的掌控权又回归到李氏手中。

明经入仕,得遇贵人

狄仁杰出生于山西太原,虽然家世世代为官,但他自身政绩平平,无法直接受到家族荫庇,而必须像其他寒门子弟一样,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来实现为国效力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仁杰从小就勤奋好学,一直渴望能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他经过努力参加了明经科考试,并成功获得了汴州判佐的官职,实现了他的愿望。

尽管他只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小官,但他毕竟是一名有正式编制的国家公务员。然而,在年少轻狂的时候,狄仁杰像许多职场新手一样,只注重技术而忽视人情世故,因此与同事发生矛盾,差点惹上法律麻烦。

就在这个时候,狄仁杰遇到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人物!这位贵人就是阎立本,他曾经为凌烟阁绘制过二十四功臣的画像。

当时,皇帝对他非常信任,他也因为出色的绘画技巧在朝廷中享有很高的地位。他所画的《步辇图》成为中国十大名画之一,现在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画家大师通常都有独特的个性,阎立本也不例外。他的画像创作取决于他的心情,如果他不想画某个人,即使请求也无济于事;而如果他有兴致为某个人画像,他会非常礼貌地自发邀请。

阎立本看中了狄仁杰这个人,狄仁杰恰好得到了他的青睐。他毫不避讳地表示,狄仁杰将来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当时,阎立本担任工部尚书,他有权评估和提拔人才,更不用说他还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青睐!

阎立本对于狄仁杰犯的错误,并未深究,反而认为一个人承认错误的态度足以判断其人品。在阎立本心中,狄仁杰是“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这也正是成语“沧海遗珠”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阎立本的极力推荐下,狄仁杰的官职得到了迅速提升,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判佐一跃成为并州都督府的法曹,从这一点开始,狄仁杰的司法才能逐渐展现出来!

司法能人,女皇重臣

狄仁杰加入大唐司法系统后,他的能量焕发出来,短短20年内,他的职位不断提升,这种提升完全源自于他出色的司法技能。

在执掌大理寺寺丞之职期间,狄仁杰以史无前例的壮举,不仅在短短一年内彻底清理了积压已久的大量案件,还将涉案人员数量逼近一万七千人,堪称司法史上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仁杰以非凡的才华成名,当时武则天虽为皇后,但高宗李治长期头痛缠身,政务无心,实质上国家大政方针皆由武则天独断裁决。

当时,武则天身处势弱,急需招揽寒门后代,以增加她在朝堂上的政治影响力,从而与门阀势力抗衡。正好狄仁杰,一个没有世族背景的人,凭借出色的工作效率,成为了武则天欣赏的被提拔的对象。

686年,狄仁杰经历了曲折的宦海生涯后,终于赢得了一份权力实在的官职——宁州刺史。而这一年,也标志着武则天执政第二年的开始。因此,这不仅是武则天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也是狄仁杰官途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狄仁杰在担任江南巡抚使期间,焚毁了江南各地的一千七百余所淫祠,仅保留了四座祠庙,用以祭祀上古神灵,期望风调雨顺。

九月的某天,越王李贞发动叛乱,而宰相张光辅则趁机大肆掠夺百姓财产。狄仁杰以严正言辞责备他,却招致张光辅的仇视。随后,张光辅回朝后立即弹劾狄仁杰,使其被贬为复州刺史。

但这几年来,狄仁杰的显赫政绩,武则天早有耳闻,在她心里,狄仁杰早已是宰相的不二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狄仁杰被迅速召回京都,于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他以地官侍郎的身份代理尚书事务,并被授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职务,成为真正的宰相。

为国举贤,一心保皇

狄仁杰刚刚登上宰辅之位,便遭遇了第二次官场危机,令人惋惜。众所周知,武则天为巩固武周江山,震慑官员,大力提拔酷吏,施行严刑峻法,以使持异议者不敢言,默默无声。

狄仁杰因其正直而闻名,这让武则天的亲信来俊臣十分忌惮。来俊臣原本是个街头无赖,从不注重道德。为了置狄仁杰于死地,他竟然诬告狄仁杰谋反,导致他被打入死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狄仁杰在这个时候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政治才智,他明白只有武则天能为他洗刷罪名。因此,为了避免被迫招供,面对那些毫不眨眼的冷酷官员,他自愿认罪,但私下写了一封求情信,托付给他的儿子狄光远呈送给武则天,以期能够重新出狱。

武则天一向重视狄仁杰,她细致阅读了他的申辩书,深入审视了案件的始末,发现其中确有许多疏漏。因此,她立即决定赦免狄仁杰的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