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女知青红梅抱着4岁的儿子回到了北京,母亲看着她怀里的孩子先是直接破口大骂红梅不知道廉耻,吃过晚饭后,母亲则又想要一起养大这个孩子。
一个女人未婚生子在那个年代会被别人指着脊梁骨骂,红梅不在乎难道,她的母亲也不在乎吗?
原本破口大骂的母亲为什么在吃过一顿晚饭后就转变了心意?孩子的父亲究竟是什么人?
在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号召城镇的志向青年下乡,帮助落后乡村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红梅就是在那个时候下乡的。
在国家的政策一出来后,红梅就积极响应了国家的号召,在自己毕业后就下到山西的一个小农村插队做知青
当时农村的条件非常落后,这些城市去的知识分子在去的时候都心怀期望,试图在那里干出一番作为。
但是真正到了乡下之后,那种环境的落差让许多年轻人受不了,但是既然下乡了,只能咬着牙干下去。
他们住的地方是村民家中,村长收到几个知青会派到他们这里后,就会找好相应的人家,让他们住宿。
红梅就被安置在赵砚田和闫玉兰这对结婚不久的夫妻家中,红梅刚到他们家中的时候,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脏乱,他们家中打扫的干干净净,屋内也收拾的井井有条。
红梅住的那一间屋子也换上了新床单,棉被也刚晒好,摸着还热烘烘的,红梅很感谢赵砚田夫妇为自己打扫的房间。
赵砚田和闫玉兰面对这个城市里来的姑娘,他们也有些手足无措,他们知道红梅是文化人,是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下乡来帮助他们发展的,也知道城市的生活条件比他们这些农村好的太多,他们只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让她住的好一点。
红梅在那里住宿的时候,赵砚田夫妻在生活上十分照顾她,她的房间夫妻二人从来不会进去,红梅每次外出工作回来就会看到他们两个已经做好了饭菜,就等着她回来吃饭。
尽管每次红梅都会让他们先吃,但是他们依旧会等着她,时间久了,闫玉兰就把红梅当成自己的妹妹看待,有什么悄悄话也会拉着她一起说。
红梅知道闫玉兰和赵砚田夫妻有一个最遗憾的事,就是他们结婚了好几年都没有一个孩子,他们试了很多方法,但还是没有用。
时间久了夫妻二人就觉得可能是他们命中没有孩子,这件事情他们也没有瞒着红梅,毕竟住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他们就像家人一样。
一天红梅和平常一样,结束工作赶回家的时候,她察觉到今天的氛围好像不太一样,桌子上的饭菜比往常还要丰盛,而且哥哥和嫂子脸上都带着深深的笑意。
红梅摸不着头脑:“嫂子今天是有什么好事吗,做这么一大桌子饭菜。”
闫玉兰激动的拉住红梅的手,高兴的说:“我怀孕了。”
红梅听后心中也十分激动,她连忙安抚闫玉兰的情绪,扶着她坐下,赵砚田脸上也泛着红晕,对于这个孩子,红梅和哥哥嫂嫂一样期待。
本来他们应该欢欢喜喜的迎接这个孩子的到来,然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日子,但是意外却出现了。
在闫玉兰生产的时候出现了难产,当时农村的医疗条件落后,没有能帮助她的工具,最后闫玉兰拼尽全力生下一个孩子就撒手人寰。
赵砚田抱着刚出生的孩子,本应该高兴的心情此刻悲痛不已,他给孩子取名叫赵玉刚,往后他就守着这个孩子过日子。
天意总是作弄人,在一次陕西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雨,村里边的年轻人都在抢收粮食,但是就在众人着急忙慌的时候,粮仓坍塌,危急时刻赵砚田把红梅推了出去,自己被粮仓淹没。
年幼的赵玉刚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为了报答赵砚田夫妻的恩情,红梅决定独自把孩子拉扯长大,尽管周围人都劝她,但是红梅心意已决。
在新政策下来后,红梅带着孩子回了自己的家乡,母亲看见这个孩子以为是红梅不注重自己的名节:“你从乡下回来怎么还带个孩子,你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没有廉耻吗?”
红梅急忙给母亲解释事情的原委,母亲得知后瞬间没了怒火,她思虑过后决定这个孩子她们得养,这个恩情必须要偿还。
就这样赵玉刚在他们的抚养下顺利长大,他记得自己的亲生父母,当然也不忘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
人间有真情,这份情义也一定会传递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