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谷之战,姜维只是损失了几千人,整个蜀国就已经伤筋动骨民怨沸腾。洮西之战,姜维歼敌数万,魏国瞬间就把兵员填补上。究其根本是蜀汉国力太弱,根本没有容错率。一个大将军,一个国家的军事一把手,如果打个仗杀了数万人对面都不痛不痒,自己家损失了几千人,就要有被罢免的风险搞得民怨沸腾,那这怎么打?打仗本来就是博弈,有赢就有输,哪个将军敢保证百分之一百能打赢一场战争的?更何况对面比你强,这种情况还不让你有一丁点容错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是对魏方面统帅,但也就能指挥三五万兵,带领廖化张嶷几个将领,其他的背后不捅刀就好了。姜维能力比邓艾高,邓艾成就是站在魏巨人国力的肩上,偷渡阴平是招臭棋。只不幸运遇上蜀汉更臭的诸葛瞻,蒋舒,还有一个月都走不了百里的援军。没以上任一情况,邓艾都是失败,但国运已是决定这样。姜维对阵邓艾,实际是魏的整个方面三四十万兵,而魏方面对阵的只是姜维一个,当你十打一与一打十,思维不会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艾一方的兵力绝对是多于姜维的,姜维北伐面对的不只有邓艾,除了邓艾自己手里的兵,还有一众征西将军郭淮的兵,甚至是更远来的援兵,不能说这些兵不在邓艾手下就不作数,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魏军,是会对姜维产生威胁打击的兵。第二,邓艾偷渡阴平成功与否都和姜维没关系,这个时候姜维根本就不在成都,姜维这会儿还在剑阁屯田抵挡钟会大军,根本算不上两人的交锋。并且姜维此前已经上书提醒布兵盯防,只是刘禅听信谗言没有照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艾率兵孤军深入伐蜀是自作主张,给邓艾的任务是牵制姜维,邓艾以前打的都是防守反击战。年纪大了再不深入,果子就都被钟会摘了,所以才偷渡阴平。但是组织能力确实强,把大军这么往死里折腾,全军都没有反叛,甚至再度组织起了攻城力量。就算邓艾覆灭在突袭路上,魏国至少还能组织十余次类似的偷袭,而姜维要是这么搞一次蜀汉立马就亡了。

干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时间作战,蜀魏国力差太远了,蜀国北上3个人,都是打完一个再一个,关羽打完曹仁有于禁,于禁完了有徐晃,徐晃搞定了关羽,如果没搞定,那还有别人,不对称战争。邓艾也是,假设邓艾败了还会有李艾王艾张艾,古代战争北边是大一统的国家南边就无法取胜,无人无将无粮无马。如果最后邓艾不是偷渡阴平灭蜀,而是正面击败姜维,估计这对宿敌也是诸葛对司马,羊牯对陆抗的传奇对手。不过最后的灭蜀,在姜维已经超常发挥的情况下,这场战役居然以邓艾偷袭的方式结束,实在太让人无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魏的每次战略,姜维都从没有和谁约定单对单,说好也没用,关羽荆州之败是前车之鉴。姜维作战要把魏整个对蜀方面各军团都考虑,因为只有他廖化张嶷这几个人了,其他都是几乎消极怠工。蜀汉方面这时期记录几乎全是姜维在救这救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维能调动的人看着确实多,但是汉中都督会不会完全遵守姜维意思显然是问号,所以事实上姜维能绝对控制的就自己手上不到两万人。邓艾至少可以调动这个数字,两方我认为是没有大差别的,邓艾姜维军事水平其实也没有大差别,但邓艾有显著地利优势,外加后期陈衹去逝后姜维在朝堂的失势,邓艾超越姜维合情合理,但并不是两人军事水平差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