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韩国外长赵兑烈访华,谈的主要内容除了中韩双边关系、半岛局势外,就是关于中日韩三国峰会。

从2008年开始定期每年举行一次的中日韩首脑会议,从2019年12月成都会议后到现在没举行。已经中断四年。

包括2023年11月,三国外长曾在釜山会面,就"尽快举行"三国首脑会谈达成了共识。但一直没能讨论出个具体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当时有个细节,作为主席国的韩外交部直到11月24日才正式发表消息,而且中方直到11月中旬也没通知韩方具体参会意向。

韩日媒体的一种说法是,韩方在前一晚的晚餐会因中方外长公务繁忙取消;下午的会谈结束后,中方外长也直接乘机回国。

外界两种解读:

1,身兼政治局委员的中方外长确实公务繁忙无法分身;

2,日韩解读为中方对日韩一直追随美国遏制中方的某种牵制。

所以,中日韩合作既存在共识、需要经济合作的同时,也存在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别抱多大的希望,就跟我们与美国会谈一样,有沟通渠道不至于翻脸就好;在中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日韩未来大方向很难达成深入、实质性的合作;

其实到现在,形势依然不大乐观。两个原因:

一是韩日一边倒的亲美路线没有改变。

虽然现在日韩对华有了改善的诉求。

韩国在尹锡悦上台后,外交经历了巨大的失败,跪美添日没有让韩国变得更好,因为过于亲西方导致与中国的关系急速下降。

赵兑烈时隔六年重新访华就能看出来,韩国急于改善与中国关系。就在赵访华前,韩国外交部就坐不住了,恨不得提前把所有可能达成的东西都抖出来,让国内暂时安心。

日本。美国的收割让日元濒临崩溃,但日元又没什么好办法应对。他们想渡过难关就一定需要中国帮助;毕竟,美国割不动中国才去割日本的。

5月10日,日本日本笹川和平财团宣布,本月日本自卫队将与中国校级军官展开一场交流活动。中国会派20名校级解放军军官访问日本,参观日本的军事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日韩特别是韩国急于重启中日韩三国峰会,也是为将来做两手准备-----美国今年举行大选,谁输谁赢不好说。

如果登子赢了,日韩还能再苟一段时间,如果懂王赢了,日韩日子更不好过了。

所以,日韩国就有了重修与中国关系的必要性。

但是,不论美国谁当选依然改变不了日韩亲美的大框架。

从个人角度看,韩国那边尹大统领无脑亲美暂且不说,日本甚至还厉害,岸田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亲美派;从国家角度看,在中美竞争没有分出胜负前,日韩亲美的大路线不会改变。

这种情况下,你让三国坐在一张桌子上搓麻将,显然有些难度。

关键是第二点,某大国不愿意看到中日韩走近。

没有妄下结论,历史上早就证明过了。

在以前文章里,提到RCEP自贸区时说过一个重大意义就是,中日韩历史性的处在了同在一个自贸区内,期盼多年的中日韩自贸区希望以另一种形式得到实现。

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早已超过整个欧盟,占全球GDP的约20%以上。同时,日本和韩国分别是中国的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日韩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但奇怪的是,亚洲最具活力的三大经济体,距离又这么近,但始终没有形成自贸区。

我们一直渴望日本韩国的高科技,而日韩也有意我们的劳动力和市场,双方一直情投意合,从2002年开始,在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峰会上提出,当时的愿景是:

自由贸易区内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将被取消,商品等物资流动更加顺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诡异的是,每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包括RCEP协定谈判的关键时刻,总会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件。

比如推动协议的日韩高官突然离奇死亡,比如日韩突然爆发W安妇事件,比如中国香G某些人士突然去登陆D鱼岛等等.....

各种下三滥的手段。

就这样艰难地过了20年,历经19轮谈判,换了一茬又一茬的人,迟迟没能成功,导致三国之间的贸易量只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足20%。

背后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人在捣鬼。中日韩一旦实现自贸区的落实,经济上就会深度捆绑,中国的影响力会更大、美对日韩的控制就会降低,这是它极不愿意看到的。

不过川普上台后,中日韩和RCEP协定谈判就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事件。川普的执政理念有很明显的孤立保守主义特征,不要全球化,不要自由贸易。同时,别人搞也不在乎,不怎么的干涉。从这一点上看,还真的感谢川普同志。

但现在,在美国大选定乾坤前,三国很难达成实质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