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天才,这样的角色设定从古至今似乎都是人们所追捧的对象。

这些人,他们似乎生来就有“神力”,对某些方面有着超出常人的天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一位“鉴宝天才”横空出世在网上引起一阵轰动。

5岁开始迷恋文物,8岁成鉴宝专家赚17万,12岁发现“鱼肠剑”,撰写《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多年后他却成为“现实版伤仲永”,彻底跌落神坛。

这位天才少年究竟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名鹊起

2001年11月30号,位于天津复兴路的一处文物挖掘现现场围观了许多人驻足观看。

头天刚下过雨,泥土混杂着雨水冲刷的气息刺鼻,一群考古学家围在一起,他们面前是一块刚出土的“铁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长时间埋藏地下,“铁块”沾满泥土尽显岁月痕迹。

有专家说这是清朝的东西,又说这是明朝的。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围观人群中一个稚嫩的声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线,因为工艺过于粗糙就没有流通,被运到了天津当炮砂了,如果再往下挖还能挖出来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秦州融媒,链接已附文末

专家问询回头望去,发现是一个大约十五六岁的小男孩戴着眼镜,一脸严肃的说道。

看着眼前这位少年,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工作人员有些吃笑。

在场真多考古专家都看不出来的东西,难不成一个未成年知道?这实在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大家并未将少年的话放在眼中,只当他是开玩笑。

然而十几分钟过去,挖掘人员真的在铁块下方挖出了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专家纷纷震惊,而少年也因此成名,“天才少年”郝笛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天津城。

据说,郝笛出生于1985年天津一个商人家庭。

小时候的郝笛不爱和旁人交流,沉默寡言的一个人独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父亲发现他对文物极尽痴迷,幼年的郝笛喜欢跟着爷爷一起在文物摊转悠,摆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

7岁那年,郝笛甚至在古玩摊花费百元买下一把古董青铜剑收藏,他的家里也是堆满了各个朝代的文物和瓶瓶罐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这些都是郝笛从文物摊收来的。

郝笛在文物界崭露头角的时候是8岁,据说他当时已经能鉴定古钱币,旁人看不出的门道他都能准确的说出这些钱币的来历和工艺制作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郝笛无意以几十块钱的从工人手上收走了一大批古钱币,最终经他查证,这些古钱币应该都来自明朝。

靠着这堆古钱币他转手卖了17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当时在网上引起一片热议,天津的古玩界一片哗然,都说古玩界出现了真正的神童

然而谁能想到,就是这个人人口中的神童,天才,最后却跌落神坛成为人人喊打的“大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徒有虚名,跌落神塔

靠着媒体的大肆宣扬和传播,关于郝笛的事迹也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后来有人称郝笛12岁的时候被父亲带到了洛阳博物馆参观,结果在博物馆内,他看着面前一个个精美的文物却挑起了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哪个文物年份写错了、哪个描述不准确、哪个缺少什么等等”。

这让郝笛彻底做实了神童的宝座。

12岁,他靠着多年的鉴宝经验和学习,发现“白金三品”和“鱼肠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撰写了《发现鱼肠剑后的探索》《棘币初探》等多篇论文发表,13岁获得过天津第六届民间收藏展金奖等等。

至此,郝笛在文物界的地位似乎已经奠定。

可事实真相果真如传言这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9年之后,这个传说中的神童少年似乎销声匿迹了,有知情人说他已经成为一个商人了,也有人说他曾经的传奇都是虚假的。

2014年一篇《震惊:他生下来就已经5000岁,神童郝笛,21岁身家过亿》的“神文”再次在网络上大规模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曾经的“鉴宝天才”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

无数网友看过这篇文章后对他连连赞赏,赞赏之余也提出了不少质疑,更有人表示这些文章中提到的内容毫无专业数据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发表没多久,有所谓的“知情人”表示郝笛已经成为了北大历史系客座教授。

不过这个结论很快就迎来了“打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大资源学院文物学院院长刘雄名对这个所谓的客座教授表示“没有这号人!

刘雄名教授还说“文物鉴定学是博物学的范畴,没有神童也没有神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越来越多的证据摆在眼前,似乎都证明着曾经的天才鉴宝少年正在逐渐跌落神坛。

后来成都商报的记者为了佐证,还尝试联系郝笛但未果,不过他通过熟悉郝笛的各种文物专家口中得到答案。

一个个“神话”的彩色泡泡被逐渐戳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媒体报道推手炒作

从2002年开始,《大连晚报》、《每日新报》、安徽电视台等近十几家媒体最初了关于郝笛的采访报道。

其中都提到了郝笛“神童”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孝民是天津《每日新报》的记者,也是2001年第一个采访报道郝笛事迹的人。

从魏孝民口中可知“郝笛确实成为了商人,但他“神”的称号并不属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链接已附文末

据魏孝民表示,他2001年第一次见到郝笛就做了相关采访,而网上流传的许多鉴宝图片多少都出自他手。

他称“郝笛这个人,并不像那个年龄的孩子,他城府很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能肯定的是,当时的郝笛对古钱币和文玩的确很感兴趣。

通过魏孝民文章后,郝笛爆火,之后他开始经常出入天津沈阳道文玩市场。

而他的身份也从喜欢研究古玩的孩子变成了人人口中推崇的“收藏新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古玩市场,天津古玩市场德宝斋的老板告知记者,郝笛之前他总是来买点古钱币、青铜器什么的,不过从2008年之后就在也没见到他了。

渐渐地,越来越多专家站出来“锤”郝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文中提到“对郝笛“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司马南”,他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己曾经这句话的解释。

他表示,这是自己在十几年前在某南方卫视谈话栏目说的,不过他提到这些话术都是和记者事先沟通好的,并不存在什么“神童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也表示,这篇文章就是胡闹,或者可以说是炒作。

而关于他的学术成就,某社交平台知名古兵器收藏者也发文表示:

“这些文章没有任何刊载信息,连最基本的核心期刊都没有,基本可以确定就是杜撰虚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人民网,链接已附文末

还有他给博物馆挑错、发表古钱币言论,纯属胡编乱造。

天津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长何志华也称“他就是对古钱币爱好,谈不上天赋,更谈不上与生俱来的神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他关于获得“展金奖”也是因为当时委员会搞展览发参展证书,而这些证书获得并不难,出钱就能买到。

综合全过程来看,这个所谓“鉴宝神童”只是对钱币感兴趣而已,根本称不上专家。

而所谓关于他“天才专家、鉴宝神童”的传闻也都是无稽之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物岁月沉淀,历史渊源,更不是一个七八岁孩子能完成的。

媒体的夸大事实将郝笛所谓的“天赋”无限放大,与其说他跌落神坛,倒不如说他被谎言蒙蔽败给了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