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 | 云上乌托邦

编辑 | 云上乌托邦

近些年来,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是越来越有看头了。尤其是在2020年12月份的时候,出发23天的嫦娥五号不但顺利返回地球,还圆满的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任务,带回了将近两千克的月球岩石样品。这不但有助于我国航天科技的突破,更是一项为国争光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就在所有中国人对这项突破感到欢欣雀跃的时候,却有外媒评论道:“看着中国航天技术越来越好,美国可能要后悔当年送给中国1克月球岩石了?”

外媒口中美国送给我国1克月球岩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区区1克月球岩石又具体发挥过什么样的作用呢?

美国的“重礼”——1克月球岩石

在我国的北京天文馆,有一块0.5克重的月岩静静陈列在展区,每天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天文爱好者的参观。其实,这就是当年美国送给我们的月球岩石,它最初有1克重,后来被一分为二,一半用来放在天文馆对游客开放展览,另一半则用于了科技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美国到底为什么要把这1克重的月岩送给我国呢?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四十五年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开始说起。

当时,中美刚刚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两国关系愈发热络了起来。为了让中美建交的历程加速推进,美国便派遣了布热津斯基来到中国,并且要带一份有重要意义的礼物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各种奇珍异宝对我们来说都不稀罕,所以美国为了挑选一份能让我国看得上的礼物也是深思熟虑了很久。最终,他们把目光放在了1972年时阿波罗号登月时带回来的月球土壤上面。

要知道,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有能力让宇航员登月并完成采样,这一点不光我国在那个时候还做不到,哪怕是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也还暂时没能完成人工探月。所以,如果把月岩送给我国的话,那这份礼物确实是挺值得另眼相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美国当时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根据美国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宇航员从美国带回来了382千克的月岩的土壤。但是在考虑赠送给我国的时候,却只抽出了1克来。

据说美国当时还特意用了一个有视觉放大效果的玻璃容器装载这1克月岩,这样从外看去,这块月岩就好似有手指头那么大,看上去十分“体面”。但是拆开玻璃之后观察,就会发现它原来只有可怜巴巴的黄豆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月岩虽然只有1克,但是对于我国的科学家而言,已经是一个惊喜。当时,无数热爱航天事业的工作者们都在心中默默的宣誓,一定要让这小小的月岩样本发挥作用,让我国的探月技术早日上一个新的台阶

从这1克月岩中,我们研究出了哪些东西

对于当时暂时还没有登上月球的我国而言,这1克重的月岩确实是一份很稀有的礼物。我国对其也是十分重视,召集了大批精英科学家,对其展开了研究。其中,起到主导的作用的是著名的中科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自远同时也知道这块岩石不仅仅应该属于科学研究领域,更是属于所有中国人民的。于是他把月岩分成了均等的两份,一份留下给自己和同事做研究,一份则是送到了北京天文馆。

虽然欧阳自远和其他同仁手中只剩下了0.5月岩,但他们丝毫不觉得灰心和丧气,反而体会到沉甸甸的重任落在肩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快取得研究突破,欧阳自远和同事们几乎没有了休息时间,他们从白天研究到深夜,累了困了就在实验室旁边稍微眯一会儿眼,等到精神恢复一点,就赶紧继续科研工作。在这样争分夺秒,夜以继日的努力之下,各种惊人的研究成果也是接踵而来

最终,我国的科学家们在几乎没有任何参照资料的不利情况下,确定了这块月岩是一块高钛月海玄武岩。并且通过对其从外到内的细密研究,让我国月球科学的发展也是获益不小,科学家们更是据此写出了数十篇珍贵的论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欧阳自远院士又受到了启发,和其他科学工作者共同完成了“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让我国的探月工程正式提上了日程。此后,我国的探月工作不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引得世界各国纷纷侧目。

2004年1月,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立项,这也就是让所有国人感到无比骄傲的“嫦娥工程”;3年后,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顺利升空,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令世人得以一窥月球的真实面貌。

2013年,我国第一辆月球车“玉兔号”伴随着嫦娥3号来到月球表面登陆,这项壮举也让我国得到了月球表面的第一手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取得这些研究进展之后,我国的技术水平可以说是已经万事俱备,就等着进行月球表面岩石的采样了。接下来,科学家们又努力了整整七年,终于在2020年12月份的时候,嫦娥5号从月球带回了1700多克月岩、月壤样本,我国所拥有的月岩样本终于不再只是一克。

这伟大的突破几乎是从无到有的伟大跨越,令人感到无比振奋。有外媒还因此做出评论道:“如果早知道中国能在探月科学方面取得这样震撼世界的成就,美国当年可能就不会送给中国那1克月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样的说法还是有些偏颇。虽然当年我国的月球科学的确从那1克月岩中得到了不小的启发,但是后来我们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多的成果,还是得益于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所有中国人众志成城的信念。

相信,即便美国没有送给我们那1克月岩,在无数国人对探月工程努力求索的追求中,我们也一样会取得令人不敢忽视的成就。

而且,美国当年并非只把月岩送给了我国,而是送给了多达135个国家,但是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像我国这样好好的研究和运用。可见,真正让我国取得探月工程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在这一方面是真正的“有心人”和“有志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送给不同国家的月岩,下落各不相同

据美国媒体当年的报道所示,在阿波罗号带回300多千克的月岩、月壤之后,美国为了与其他国家维持友好关系,拿出了其中一部分,赠送给了多达135个国家。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世界,这些被送出的月岩的下落如何呢?

一位美国宇航局的科研人员对这个问题也是十分关注,于是他在近年来周游各国,四处打听当年美国送出的月岩后来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他最终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也是非常有趣,甚至让人大感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说说美国自己的月岩,美国把大部分月岩都用作了秘密的研究工作,偶尔会把小部分月岩拿出来展览,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展览却往往横生波折。

比如说在1976年的时候,美国航天博物馆在展区放置了一块月岩,但是美国几天就被不明人士砸的粉碎,这人后来还成功逃离现场,至今未被逮捕,这件事也成了美国的一件“无头悬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美国送出去的月岩,下场更是五花八门。它们有的被损坏于事故,比如说爱尔兰在拿到美国的月岩之后,便把它放置于博物馆中,谁知道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的大火,导致月岩被损坏,后来甚至还被爱尔兰人当做垃圾彻底遗弃。

另外,还有的国家没有保护好月岩,让其被盗贼盯上了。比如马耳他,这是一个比较弱小的国家,许多保护措施也不完善,在得到月岩之后,马耳他人没有安排好安保工作,很快就让月岩被人偷走了。

要知道月岩在当年可是非常值钱的,曾经有0.2月岩在拍卖场上被拍出了44万美元的高价,盗贼自然会非常眼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国家,则因为战乱没能好好保存月岩。比如阿富汗,饱经战火摧残的阿富汗人哪有心思顾及月岩,从美国得到的月岩很快就在战乱中丢失了下落不明。塞浦路斯比阿富汗还要不幸一些,甚至因为打仗,都没能真正把月岩拿到手。

美国本来打算在1974年将月岩赠送给塞浦路斯,可是就在运送途中,却突然传来了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的消息,美国的运送人员不敢再去这个是非之地,于是直接把这批月岩带回美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凡此种种,真是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综合看下来,还是我国对月岩保护的最好,开发出的科研价值也最大。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认真的态度,所以我国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航天科学进展吧。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不免会对一个问题感到好奇——现在我国也有了从月球采样的能力,带回来的样品又会如何处理呢?会不会也四处送给其他国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从月球带回的采样将会如何处理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从月球采样的国家,外界也对我国将会如何处理这些珍贵样品感到好奇。2020年12月18日,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的向公众介绍了我国从月球带回来的样品将会得到怎样的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吴艳华所说,这些样品的主要用途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这也是重中之重,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即使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也不能停下科研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月球采样的第二个用途,则是回馈广大群众。比如说放置进入各大博物馆、展览活动中,让它们在于民众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唤醒大家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兴趣,同时培养中国观众的自豪感与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还有一部分样品也可能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分享,为推进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出一份力。这样的做法既体现出了我国作为科技大国的强大实力,也表现出我国在与其他国家合作中的坦荡与真诚。

我国这样的姿态也是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嫦娥五号返回地球时,大部分国家都对其表示了祝贺,比如欧洲航天局就特地发文称——“欢迎嫦娥五号回家”。相信,在全世界的关注之下,我国还会与更多国家开展真诚友好的合作,共同推进人类向着太空迈出有力的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在将近半个世界之前,为了推动两国建交,美国送给了我们一块1克重量的月岩以示友好,让当时的国人倍感好奇。而如今,通过我国科学家们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和研究,我国已经有了自己去月球采样的能力,不必再靠着别人带回来的月岩样品进行科研。

这种从无到有的跨越背后,是无数航天工作者的心血与付出,这辉煌的成果,也是祖国日益强大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国的宇航事业还会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为祖国加油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