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9亿人次!”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向公众敞开了一扇通往文化宝藏的大门。在故宫博物院,就有这样一份 “国宝级”藏品——《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真实而又艺术地描绘了南唐名臣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形,是绘画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画珍品。

关于《韩熙载夜宴图》的创作缘由,有两种说法。一是南唐后主李煜听说大臣韩熙载经常在家设宴款待友人、夜夜笙歌,便派画家夜访韩府,记录夜宴场面。看到画后,李煜又把画赐给韩熙载,让他感到羞愧,以此规劝。这一说法出自《五代史补》,其中记载,韩熙载晚年生活荒纵,“伪主知之,虽怒,以其大臣,不欲直指其过,因命待诏画为图以赐之,使其自愧,而熙载自知安然。”

二是李煜本想重用韩熙载,但得知许多官员频繁出入韩熙载的府邸,担心他有异心,于是派画家顾闳中与周文矩前去刺探情报,并根据夜宴场景,各画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元代时两者尚在,后只有顾闳中的版本留存于世。

顾闳中用笔圆劲,设色工丽雅致,尤其善于抓住人物的神情意态进行刻画,形神兼备。通过观察韩熙载府上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顾闳中以连环画式的分镜头描绘了5个场景与46个人物,以屏风、床、长桌等作为区隔,分为悉听琵琶、击鼓观舞、更衣暂歇、清吹合奏、曲终人散5个主题。各主题之间既有独立的空间,又不乏连贯性。这幅长达3米多的长卷,布局有起有伏,情节有张有弛,尤其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在设色上,黑、红、青、绿有节奏地在画中展开,从视觉上体现出和主题相符的节奏和张力,烘托出夜宴的氛围。点、线、面有机布局,使画面呈现出恢宏、华丽、热烈的夜宴氛围。《韩熙载夜宴图》还展示了当时各具特色的家具、生活器具、乐器礼器,并以山水花鸟画图示穿插其中,为后世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服饰礼仪等提供了大量信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画卷本身的构图和精妙娴熟的绘画技法,成为艺术研究的重要范本。

4月12日,灵境·人民艺术馆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发行了“千年画韵”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作品,以《韩熙载夜宴图》为原型,分别制作成《悉听琵琶》《挝鼓助舞》《盥水小憩》《清吹合奏》《宴送宾客》5款高清数字作品,每款限量发行100份,每份定价68元,集齐5款可免费获赠《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作品1张(无独立编号);此外,拥有独立编号的《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作品及原画尺寸的仿制画限量发行100份,每份定价1999元,同时还加盖了“人民收藏”印章,在人民灵境链上进行区块链认证,使每一幅作品具有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等特性。

《悉听琵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悉听琵琶》
《挝鼓助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挝鼓助舞》
《盥水小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盥水小憩》
《清吹合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吹合奏》
《宴送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宴送宾客》

目前,“千年画韵”韩熙载夜宴图数字作品正在热卖中,用户可通过“灵境人民艺术馆”微信公众号菜单“藏品专区”进行购买。

这幅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重量级展品得以在数字时代以创新形式与大家见面,是灵境·人民艺术馆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上的持续探索。通过数字技术多元展示传统文化艺术底蕴,呈现传统文化艺术之美。未来,灵境·人民艺术馆将继续运用数字技术,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进一步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料:人民网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