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外之家 | 温暖驻外

数十万驻外人都在关注

我本不想写新同事这个话题,生怕同事会对号入座。但是,最近看他们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一本正经地制造出一些既严肃又搞笑的事情,实在是手有些痒痒。

我该怎么形容我的新同事们呢!我仔细地想了想,用刚谈恋爱的小伙子来形容他们这个阶段比较合适,有讨女孩子欢心的一腔热血与激情,却摸不透女孩子的心思,弄巧成拙,又或者像年迈的老人刚学习使用电脑,摸不着门路,跟不上趟,干着急,弄出了笑话来。

反观长期驻外的我们,回到国内是否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国内涌现的新科技、新智能呢。每次回国休假,担心自己落伍,疯狂地冲浪,像海绵一样汲取外界信息,迎接新知识的浇灌,避免做出滑稽的事。

新同事很优秀,原是在国内工作多年的精兵强将,赶上公司国际市场改革,鼓励国内的同事走出去,便跟着改革的春风穿越到了几内亚,一夜回到80年代。语言成了他们最大的天敌,其实,想学的人想尽办法也会去学,不想学的人往往东补西凑,见招拆招,断断续续总也学不会、学不进去,语言成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隔山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内亚人总是把车装的满满当当

我刚来几内亚的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讲有两个人去附近村子里买驴,跟村民手脚并用地比划了半天,对方也没有弄明白啥意思。村民将自家的牛、羊、鸡、鸭等都亮出来了,这两个人还是直摇头,就在双方快要放弃的时候,有个人模仿驴叫了一声,村民幡然醒悟,笑的捶胸顿足,这笔交易才完成,后来这个故事在项目部广泛流传。

法语属于小语种,不像英语那样全球化,市场上关于英语的培训机构、翻译软件铺天盖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英语的翻译软件水平已相当准确。在国内英语又被当做主科学了那么多年,虽然是“哑巴英语”,多少有些耳濡目染,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反之法语就冷门多了,法语翻译的准确性也没有英语高,对于新到几内亚的人无异于雪上加霜。

昨日同事A和同事B出门采购,路上又被警察给拦了,这俩人牢牢谨记待在车上就是最安全的教诲,司机会解决问题的,没想到司机和警察对峙起来了,吵得不可开交,警察狮子大开口,索要五十万几朗,同事A彻底被激怒,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听到司机还在据理力争,狂吼着我们证件齐全,没有违规凭什么罚我们的钱。我告诉同事A证件没有问题,你问问是不是其他原因,同事A说他们就想要钱,我说你要相信几内亚的警察,即便是要钱,也会给你找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借口,果然找了一个滑稽的借口,车太脏了!瞬间把同事A逗笑了。

大街上比我们脏的车多了,为什么他们的车不罚款,况且,车也没有到脏的面目全非的地步,同事A咽不下这口气,和警察在翻译软件上开始据理力争。俩人也是有足够的耐心,情绪非常稳定,你翻译一句我翻译一句,双方都有足够的流量和话费,且警察局门口网络条件状态良好,天时地利人和,俩人勉强正常地沟通起来,没有肢体上的冲突,只有两个沉默的男人在疯狂地码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内亚街边的涂鸦墙

同事A说,请问几内亚哪条法律规定车脏了就要被罚款,路上尘土飞扬,出门车身怎么可能不脏,你是不是歧视中国人,为什么别的车可以顺利通过,我的车就不行,一连串的糖衣炮弹,警察明显占了下风,双方僵持了近半个小时,警察眼看捞不着好处,还搭了流量进去,只能忍气吞声选择放行。几内亚手机流量昂贵,不像国内那么便宜,WiFi覆盖各个角落。同事用最温柔的语气说着最狠的话,礼貌性地感谢了一番,愉快地上路了。同事A感觉扬眉吐气了,同事B却对刚才的事瑟瑟发抖。

第二天同事B有事需要单独出门,能看的出他的焦虑,害怕路上再遇到上次的情况。他说,他可没有同事A那样据理力争的勇气,只能乞求路上顺利,有赌一把的嫌疑。但这是往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老鹰庇护下的幼鹰,早晚要学会自己展翅飞翔,翱翔于天际,犹豫了片刻,他坚定地出发了,像一个奔赴战场的勇士。

刚出门不久就打电话给我说,司机说了一堆话,不知道说了什么。我一问才知道,司机不知道他口中说的“步步高”在哪?我们平时给司机教的是“pas a pas”,只有“大润发”三个字的中文发音,司机是知道的。听着司机把“步步高”三个字的音发的如此标准,我能猜到,同事B一定是跟司机讲了很多遍,用上了最标准的普通话,司机深刻地记住了“步步高”三个字的发音,却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打电话才知道就是一句简单的“步步高”在哪。

同事B早早地就把首都的各大超市名称都记了一遍,还标注了中文谐音方便记忆,奈何一出门突然脑袋一空,全忘记了,肢体语言这会也失灵了。又过了一会儿,他还是不放心,又找同事A询问好用的翻译软件。胸有成竹的出门,想着只是去中国超市购物,用不上法语,出了门才知道,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又赶快下载了翻译软件,才夺回安全感。后面再出门,他不再胆怯了,而是先检查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话费和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几内亚街道

前天出门办事,人比较多,兵分两路,领导和新同事坐了前车,我们这些老油条坐了后车。几内亚虽然贫穷落后一些,但在堵车方面丝毫不逊于国内。很快两辆车便失联了,各自朝着目的地出发。我突然想到,前车唯一能讲几句法语的只有领导一人,其他人都不会,该不会让领导全程指路吧!安排的有些不妥,后来想想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

两年前,听说过一件类似的事,领导带两个同事去城里洽谈工作,仨人都不是法语专业,只有领导勉强能讲几句。业务办完后,领导有事需要留下来,准备让同事二人先打车回去,同事处在车如流水的大街上,不知如何开口,领导见俩人迟迟不动,帮忙在路边拦了车,告知司机地点,安排妥当后才转身离去,谁知刚走两步便被叫住了,同事苦笑着说:“领导,没带钱”,气氛尴尬地能抠出三室一厅,领导又给了钱,看着俩人坐车离开,才安心回去,后来这起经典事件成了我们茶余饭后小小的乐事。

同事A上午与司机一起出门,耽误了饭点热心地想给司机钱,让司机去吃饭。本来想豪气地说:“给,吃饭去。”结果钱拿到手上,胳膊都霸气地挥舞到半空中了,却不知道“吃”用法语怎么说,想了半天,说了一个许久没有说过的词“eat”,还中气不足。不知道司机听懂没,反正给钱就照收不误。诸如此类,还有花费3万几朗买了七个青香蕉,回来一问市场价,瞬间觉得损失一个亿,悲痛万分的,还有看到订了三个订书针的钱,笑的抽搐的,以及出门看到路上人多,唯恐是游行,让司机掉头就回来的,真想给新同事一个善意的白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乐场玩耍的几内亚小孩

如果每件事我都记下来的话,都能出书了,又担心写出一堆流水账来,后面如果长期更新下来,灵感枯竭的话,我会以系列的形式定期更新,尽量把这些事写的有趣一些。

每天看着一个个身强体壮的汉子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眼神里透露着清澈的迷茫,感觉又好笑又可爱。我们刚来几内亚时,可能也像他们一样,只是当时身处其中,没有觉得这般新奇,现在作为过来人去看待这样的事情,又能牵引出一些美好的回忆,都是从咿呀学舌到独当一面,成长的路上虽会闹出一些笑话,但不羞耻。希望每个驻外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工作顺心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