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保护了20年湟鱼,现在泛滥成灾,为何无人敢吃?生活在青海湖附近的70岁的老人说:整个青海湖90%以上都是湟鱼,为什么湟鱼还是“牢底坐穿”鱼?
2024年,根据官方消息,湟鱼的蕴藏量从几千吨到达了十几万吨,这种生物也终于从“濒危”物种的宝座走了下来,成为了“易危”物种。
实际上,这都要归功于数年间相关部门对它的保护和居民的自觉放生。
湟鱼又叫青海湖裸鲤,是分布在中国青海湖水系的一种鱼类。
它们的个头不大,一般喜欢出现在浅滩或者深潭的石缝中,淡水和半咸水都能让它们自在存活。
青海湖位于藏族自治州中,当地的藏族人出于对信仰的崇拜,以及习俗规定,大多数都不喜爱食用湖中的鱼肉,因此按理说,青海湖中的鱼类资源应该十分丰富。
然而事实却是青海湖中的湟鱼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就被列为了重要保护对象,甚至一度面临着濒危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现象的发生就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湟鱼本身的生长特点说起。
在20世纪末期,人们对于保护鱼类资源并没有太多的意识,过度捕捞导致了湟鱼数量的急剧下降。
虽然本地人不习惯食用,但是因为湟鱼本身十分美味,捕捞售卖就成为了一个赚钱的途径。
另一方面则是和湟鱼本身的一个特点有关。
湟鱼的生长周期十分缓慢,在很早之前经济不发达,道路也不畅通的时候,本地人因为不食用鱼类,就给了它们极大的成长空间。
湟鱼往往要生长二十年才能够拥有可观的个头,它的味道鲜美,肉质细嫩,也有生长缓慢的原因。
本身的生长速度就已经让它们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困境,再加上人类的捕捞,湟鱼的踪迹很快就在青海湖水系中变得越来越少见。
有的人认为,灭绝的鱼类不止湟鱼一种,为什么一只小小的鱼能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呢?
千万别小看湟鱼的个头不大,外表平平无奇,如果它真的灭绝了,造成的后果甚至会影响到整个青海湖的自然系统。
可以说它是青海湖自然系统中,极为重要并且不能缺少的一环。
作为青海湖“湖-鸟-鱼”共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湟鱼数量的减少影响的是整个青海湖的发展。
因此,相关保护部门对它进行了不少拯救措施。
当地的政府甚至请来了设计师,把拦湖大坝改建成了台阶,帮助湟鱼在迁移的时候可以更好的洄游,保护它们拥有一定的产卵量。
作为一种脆弱的鱼类,湟鱼的生存可谓是充满了艰难险阻。
除去平时要面对天敌的“追杀”,在产卵的时候,雌性湟鱼还要费劲辛苦游到固定的河道中产卵,才能够保证幼卵的存活。
好在随着近些年的保护,青海湖中的湟鱼数量再次呈现了回涨的趋势。
这背后既有湟鱼本身强烈的生存欲望驱使,又有相关部门专门的人工繁育技术保护,才让它们得以在生态链中维持着一定的数量,让整个青海湖系统恢复平衡状态。
但是即便如此,人们对湟鱼的保护依旧不能够大意,还要采取持续和长期的保护措施,才能够让湟鱼彻底摆脱“灭绝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