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晓 (初夏之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注册营养师RD/ 澳大利亚注册营养师RN/《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新南威尔士大学食品科学硕士,悉尼大学营养学研究型硕士。

现任上市公司营养专家。

出版有营养科普书《戒糖》和《技术流辣妈》。

文章来源:中澳注册营养师罗晓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太长不看版 ※ 肿瘤患者的饮食分为3类型:带瘤期、术后/化疗后、去瘤状态。 ※ 三类饮食的重点不同,目的也 不同 。 ※ 照顾肿瘤患者不焦虑 不花冤枉钱 是最关键的,科学的营养支持会决定预后和生存质量。 ※ 对于稳定期术后患者,合理的营养策略能 有效提升免疫力 ,对免疫治疗、 防复发 都有积极意义。

科普背景

最近因为工作需求,查了很多肿瘤患者的经历描述,发现在营养方面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照顾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的重担,往往落在家属身上;而家属在面临家人重病的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往往会在慌乱中胡乱搜索信息,运气好的花了钱做得比较对;但是大部分都会既花了钱又得不到合格的效果。

这次我就给大家总结出肿瘤患者需要的营养支持的总攻略,涵盖了肿瘤从确诊到康复的三个不同的营养需求阶段,建议收藏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肿瘤营养:是严肃的医学知识

这就注定了要达到「合格」的门槛,是不需要靠 「花大价钱」 的神秘偏方。首先我同意也能理解,在面临家庭中有成员遭遇如此大的疾病,以及需要经历耗时耗力昂贵且痛苦,是必然会通过购买「昂贵偏方」来获取心理安慰——这是正常的。

但是话说回来,营养是有严肃医学保底的,所以它的基础又是刚性且有严格标准的,所以我这部分的知识就是帮助需要为肿瘤患者备餐的人,提供最基础、证据最充分的营养攻略——无论你信中医、西医、还是兼容并包,踏实的 营养学 总是能帮你 省时、省力、减少焦虑 ,更加能让肿瘤患者身体底子更好一些。

①肿瘤营养参考资料

有依据是营养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本篇攻略是综合了《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白皮书》最新版,以及《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的核心证据的科普总结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②肿瘤患者的三类状态

“荷瘤状态”: 特点是高代谢、高分解代谢等代谢紊乱;有两类肿瘤病人会处于该状态,第一是确诊后等待手术/其他治疗方案的患者。第二类是根治术/姑息治疗方案后依旧带瘤生存/复发患者。

这个状态的营养需要进行优质蛋白质+总能量+微量营养素三个一起抓的策略,核心思路是保住瘦体重+维系血常规。目的是迎接任何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靶向、免疫、放化疗。

肿瘤病人术后早期: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原因是急需对抗手术造成的感染、创伤等压力;或者是急需修复化疗药物引发的消化道细胞损伤以及补充胃口下降引发的营养摄入减少。

其营养支持应按应激病人的原则施行;但是遵循「好吸收」+「低刺激」的原则,这个阶段与带瘤期都需要高蛋白+高能量,但是差别在于这个阶段胃口会明显差,需要有特殊营养品辅助。

“去瘤状态”: 指肿瘤已被根治,引起机体代谢紊乱的因素消除,这个时候的营养从支持地位实际已经到了「防复发」的预防地位——可以成了抗癌的主力军。这时候其营养支持应按“饥饿状态”(所谓的饿死癌细胞)的原则施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荷瘤状态:蛋白优、营养足

这个状态是家属最心急的时期——不仅包括了刚确诊后的恐慌;更加包括了“复发后”乃至已经发生早期 「恶病质」 的不良迹象。也是最容易病急乱投医,胡乱买高价保健品、补品、「偏方神药」的阶段。所以这里我们直接给出最保底的证据:跟着以下三条走,你就合格了;至于还想买点更好的安慰,可以基于以上科学,适当安抚下情绪。

这个阶段的饮食要点是:

1.能量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患者的能量目标需要量推荐按照间接测热法实际测量机体静息能量消耗值提供,无条件测定时可按照每天 25~30kcal/kg计算。

2. 蛋白质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肿瘤患者的蛋白质目标需要量为1.0~2.0g/kg。如果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这个蛋白质需要限制在1.0-1.2g/kg以内。这里的关键是需要优质蛋白质为主,而来自主食的蛋白质不需要过多。搭配思路就是:肉+蛋:豆制品=1:1,每天补充乳制品或者动植物混合的双蛋白粉。主食不需要刻意增加,原本吃得多还需要控制总量——肿瘤患者的高血糖状态非常不好。

这里强调的是动植物蛋白平衡,具体机制比较复杂不展开,但是过多的动物蛋白无论如何不利于肿瘤患者,而且谨记:大豆蛋白是优质蛋白质。

3. 复合矿物质维生素补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考虑到膳食搭配实际水平,并且肿瘤患者在荷瘤状态下对部分维生素消耗较大(如B族),而且血液平均维生素D水平较低。推荐口服每日推荐摄入量剂量内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亦可以采用天然果蔬粉形式的补充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肿瘤患者的其他补充剂(如灵芝孢子、海参、人参)等都属于「可有可无」的安慰剂效应产品,它们既不具备明确疗效,也没有被写入《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指南》,建议是有强烈意愿且经济允许可以尝试;若是经济不宽裕,一定要把有限的预算花在有强证据支持的医学指南上,而不是优先偏方。

这是数学概率指导的结果。

肿瘤病人术后/放化疗阶段

这个时期也归纳于「围手术期」——但由于肿瘤部位不同,手术形式也不同(比如食管癌和皮肤癌就完全不一样),因此通用的营养支持需要分情况:

1. 经口进食有困难: 需要经临床营养科做营养状况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等干预。如果已经出院,尚有进食困难建议采用全营养制剂(特医食品)进行过渡,确保营养吸收无障碍。待恢复进食后,可参考下一条:

2. 经口进食无障碍: 术后由于处于创伤恢复期,需要的饮食特点如下:

高能量高蛋白:这一条借鉴前一阶段的饮食特点。

恢复免疫特殊膳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包括含有精氨酸、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α-亚麻酸)、谷氨酰胺、核苷酸的特殊医学配方食品,或者可以咨询营养师帮助复配。这类食物有助于部分肿瘤患者术后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3. 非手术的放化疗后的饮食: 化疗对胃口影响尤其大,目前比较确凿的证据是第一可以询问医生是否利用激素改善食欲。第二是补充天然食物来源的抗氧化食物保护机体免受放化疗的过度伤害。

化疗期间消化道受损较严重,胃口差是阻碍。若因此而导致了严重的营养不良,是需要用增加胃口的药物进行干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疗和放疗期间如果出现正常进食受限,应当首先寻求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全营养型)的支持,配合患者能接受的半流食。如果因放疗造成黏膜受损吞咽困难,这一步通常入院干预,进行肠外营养(静脉输液)。

去瘤状态

恭喜,进入到这一步通常意味着至少上一阶段的治疗达到了完全缓解的效果。这部分的饮食与前两部分差异较大,可以说恢复到了「抗癌饮食」。可以分三个等级,这部分建议直接咨询有经验的营养师个性化制定:

1. 常规平衡饮食:

类似地中海饮食、中国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是一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50:20:30的平衡饮食,不需要禁食也不需要严格忌口。但是需要按照膳食宝塔的比例进食,而且食材选择有较高要求。普适性较高,食材内容可以参考下面的食谱(左边是基础版,右边是抗炎升级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低碳水/生酮版本:

这个模式在抗肿瘤、尤其是与内分泌系统相关的肿瘤有密切的关联。但是由于这种模式营养不良风险较高, 不适宜个人操作 ,有必要咨询医生+营养师了解禁忌症、给出标准食谱模板后再操作。

它的核心原理是,高血糖波动=增加炎症反应=不利于免疫。同时低碳水乃至生酮饮食,在动物实验里发现能通过免疫细胞起作用,从而内在增强著名的免疫通路PD-1(类似的药物如Keytruda)达到抗肿瘤效果。[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期最好有血酮仪+血糖仪这类检测仪器初期辅助选择食材,比如找出能让自己血糖长期平稳的食物,选对主食,这都是极其有价值的抗肿瘤饮食技巧。

总结:

肿瘤患者的饮食分 三类 ,荷瘤状态核心是保证 肌肉不丢失 。术后/放化疗后要保住胃口,否则尽快采用医学营养干预,促进恢复, 保住 血常规 正常。去瘤状态则要进行 抗肿瘤饮食 ,减少复发风险。

营养干预分三个等级,干预强度逐渐递增:营养咨询,自行规划;改善进食(包括用药);人工营养支持(肠内肠外营养干预)。建议所有肿瘤患者在确诊后即挂医院营养科或者咨询有经验的营养师做个性化饮食指导——好的营养不仅省钱,而且能从根源上提升 身体底子

良好的膳食营养支持,不仅让身体更快恢复有机会接受更有效的治疗;而且能让部分昂贵的治疗方法(如 免疫治疗 )因为良好的肠道微生物稳态而更加有效—— 降本增效。

科学膳食指导与购买补品 不冲突 ,但是单纯依赖昂贵补品而不做营养功课,往往事倍功半,并不理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肿瘤患者膳食营养白皮书》

[2]《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指南2021》

[3]https://seerave.org/ketogenic-diet-and-ketone-bodies-enhance-the-anticancer-effects-of-pd-1-blockade/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4 年 5 月 26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373278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