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我的命好苦哟,包了几十年粽子,手艺是上辈人传下来的。手肿了,眼花了,腰酸了,腿痛了,我照样包下去,一包就是几十年。有人说,你这么苦干啥子嘛?要生活得嘛,还怕苦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名叫刘胡英,农民出身,邻水县人。没想到,今年重庆的六大网红粽子,她的苦命粽子榜上有名。

成了网红,刘胡英忙得一塌糊涂。天天开门就忙起来,直到半夜还在接电话。那些买粽子的客人,有从长寿来的、从璧山来的、更有甚者,从外地来的,更多的是从网上来的。

很多人都是冲着网红来重庆旅游的,在网上看到了刘胡英的粽子,再次赴网红,目的是品尝刘胡英粽子的美味打卡。搞得刘胡英忙都不忙不过来,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包2万多个粽子,真是不可想象。

吃粽子、划龙舟、品咸蛋、佩香包……我国传统的端午十大习俗中,吃粽子排在首位。

粽子又名“角黍”“筒粽”,其名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人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此为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名叫筒粽。东汉时期,又有人把草木灰水泡黍米,意为灰水粑粑,后发展为水中含碱,用菰叶包米成四角形,煮熟后成为特有的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正式被官方定为端午食品。当时包粽子除了用糯米外,还用上了中药材中的益智仁,因此称为“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粽子的种类大大增加,粽子里可以加上各种肉类,以及板栗、红枣、赤豆等。唐朝时期,粽子用米“白如莹玉”,形状五花八门,可谓奇形怪状。宋朝出现了“蜜饯”粽,果品开始入粽。元明时期,包粽子的叶片有改变,很多地方用上了箬叶,还有人用芦叶包粽子,别有一番风味。直到今天,辅料中已有了猪肉、松子仁、豆沙、核桃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什么苦命粽,可是,刘胡英讲完她的故事,我才开始有点明白了。

她说。原来她是在大阳沟卖卤菜,看到有人现场包粽子卖。就想起了儿时在家中过端午节吃粽子的情景。

端午那天,一大早妈妈就起床了。她把艾蒿挂在门口,又在家中挂上五颜六色的纸葫芦,然后就开始包粽子。那时包的粽子全是糯米的,有时也填进大枣,味道非常纯正。煮好后,我都等不得它冷,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专门吃粽子那点尖尖,加上点点白糖,那种美味就好吃得不摆了。又糯又香,那就是童年的浓情记忆。刘胡英说,不,那就是妈妈的味道。

于是我一个电话,把妈妈请到了重庆,要她给我包粽子。

是的,小时候我们生活在邻水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得很,没有高压锅,粽子只能在柴灶里慢慢煮,一煮就是半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教我包粽子,我拼命学习,巴不得把自己变成妈妈。妈妈的手艺真好,她找来最新鲜的粽叶,先要用开水烫一遍,再把两头剪掉,一点都不能马虎。用最好的糯米包清水粽,那个清香哟,真的是解放碑的钟——不摆了。妈妈说,粽子一定要趁热吃,要吃就吃个新鲜。妈妈包了很多,拿起给邻居赏赏,四邻都夸奖:硬是好吃得很。这一夸奖,竟然改变了刘胡英的生活,她从此开始了粽子专业户的苦命。放下卤菜摊,跟妈妈学包粽子,从清水粽,到蛋黄肉粽,什么酱肉粽、杂粮粽、豆沙粽、排骨粽、蜜枣粽、红豆粽……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边学边做边卖,在学习中学习,在进步中进步。她在学习中创造,既然有蛋黄月饼,为什么不可以有蛋黄粽子呢。如今,蛋黄粽子成了她的招牌粽。

她说,更重要的是四处求师拜师,手艺才能进步。有一次,我在包粽子,有一个过路的人给了我指点,我追着去感谢他。

刘胡英的粽子摊越做越大,先是两个人,发展到4个人,多的时候,有10多个人。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刘胡英还说,艾叶有很强的驱毒除瘟的作用,还有散寒止血、温经止痛的功能,中医常常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而五月艾的药效最佳,在家门口挂上艾叶和菖蒲,精神文明和家庭卫生双双得益。

我是苦命粽,写到此,刘胡英语音留言再次对我说:真的是苦命呀,做都到这一份了,放也放不下,四邻都找我要粽子,你说啷个办嘛?天天煮粽子煮到半夜,你说苦不苦?只有苦下去。

我苦了一辈子,余年不多了,娃儿都是靠卖粽子拉扯大的。别人的娃儿也是吃我的粽子长大的,那些乖乖娃儿都说好吃得很,还不晓得吃的是我包的苦命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苦命粽为什么成为了网红?我说个秘诀嘛,每一步都是很讲究的,米要用五常米、肉要用眉毛肉,蛋用60天的泥巴盐蛋,做出来的粽子人人都说好吃。我的粽子店开了20几年了,好多附近的娃儿都是吃我的粽子长大的,小时候他们说好吃,长大了,还是说好吃。我没有读过几天书,但是我妈妈教了我几句粽子诗,等我想想,念给大家听听。

先说说我晓得的端午吃粽子的乐趣和情怀。端午节还名解粽节,就是吃完粽子还要比比各自解粽子叶的长度,粽叶长些的那人算获胜。这事还真让我碰上了。

我采访完刘胡英走出来,路边有一群外地人在玩游戏,我听他们说话,原来是来自新疆的游客。他们吃了刘胡英的粽子,都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粽子,于是把粽叶铺在地上比长短,谁的叶长算赢,输家再去买刘胡英的粽子,送给赢家吃。结果引来很多人围观,城管见状劝大家离开。

刘胡英说,我念诗了哈: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处处都端阳,吃了我的苦命粽子,还是过端阳。

不是我写的哈,我只会包粽子。

我出得渝中区大溪沟的巷子,听见有几个小孩正在念着:……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处处都端阳,吃了苦命粽子,还是过端阳……

作者陈显涪,是重庆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日报主任记者,曾在国际国内300多家报刊上发表过上千篇诗文。曾获得过四川省报纸副刊散文大赛一等奖等上百个写作奖项。出版有《警世钟》《天南地北》《秋天的思索》《青春的沃野》《勇闯ABC迷宫的故事》《书林觅趣》《人生理想爱情》《飞雪迎春》《山城色彩奏鸣曲》《记者在你身边》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