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阳谋!被同僚怒斥十恶不赦、丧尽天良,却被百姓奉为瑰宝、传颂千古,这个阳谋究竟是什么?

1050年的一天,宋仁宗突然收到多封弹劾奏折,矛头直指那位名满天下的范仲淹,说他竟然在饿殍遍野的大灾之年,干出了件十恶不赦、人神共愤的事,这样的人不配为官,必须以死谢罪。

这个范仲淹,就是那位写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历史大名人,他的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传颂为千古名句,影响了无数人。那么问题来了,能写出这样忧国忧民句子的人,真的会在大灾之年干出十恶不赦的事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就是范仲淹的“荒政之策”,有人说这是“千古第一阳谋”,这一计谋看起来十恶不赦、丧心病狂,却是实打实的为百姓谋福利,虽然从名字上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政策,但范仲淹就是凭借这三策力挽狂澜,将黎明百姓拯救于水火之中,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操作的。

首先,在大灾之年,范仲淹并没有开源节流、体恤灾民,反而在这个时候斥巨资修粮仓,屯粮食,并且放出话来要以高于市场价上百倍的价格出售粮食,这让本就贫苦的底层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这样看来,范仲淹被那么多官员弹劾,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即使放在你我身上,看到这样的情形,那肯定也得参上一本!所以宋仁宗看过奏折后龙颜大怒,气的一佛升天二佛出窍,好你个范仲淹,本来还以为是个为民做事的好官,想不到都是演出来的!

于是宋仁宗立马派了巡视组下去调查此事,没想到这些人回来汇报调查结果后,把宋仁宗给听懵了,当地的所有百姓,竟然都夸范仲淹是个好官,是百年不遇的青天大老爷,这是咋回事?

原来,每逢大灾之年,粮食等物价都会飞速上涨,再加上黑心商人的哄抬,粮价上涨个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都是常有的事,范仲淹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他首先把所有的粮商召集起来开会,让他们全部将粮价再上抬,商人们欣喜若狂,这样的好事百年不遇,便爽快的答应下来。

可等到粮价抬升,准备出售的时候,范仲淹却突然下令,将所有的储备粮食全部放入市场,并且以远低于之前正常的市场价出售,这下商人们懵了,再想以高价格卖出去已经成了奢望,要是继续屯着只能放在仓库里发霉,于是只能以超低的价格出手。

由此看来,范仲淹不光在文学界、政治界有着十足的影响力,在经济界也不遑多让,他洞悉人性,对市场规律了解透彻,然后对症下药,将原本要崩盘的财政经济挽救了回来,极大地保障了老百姓们的利益,这才是为民做事的好官。

参考资料:

《范仲淹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