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贵阳贵安“一圈两场三改”的深入推进,一批批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落地,居民的“幸福圈”“便利圈”已从可期可盼变为触手可及。

因地制宜“划圈”、精准施策“建圈”、资源共享“用圈”、多方参与“管圈”……如今,在贵阳贵安,“15分钟生活圈”已成为衡量生活便捷度和幸福感的新标尺。连日来,记者来到经开区黔江生活圈、乌当区龙广生活圈、云岩区黔春生活圈,听听当地居民是如何评价自己所在生活圈的。

黔江生活圈:改造升级球场 居民好评不断

5月21日一大早,经开区珠江社区珠江湾畔篮球场内,居民正在球场打球、跳操、晨练,现场好不热闹。

珠江湾畔篮球场是经开区黔江生活圈的配套项目,于2022年8月投用,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和羽毛球场,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每天定时向社区居民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玲已在珠江湾畔小区住了十多年,她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到篮球场晨练。“没有改造之前,这里全是水泥地面,如果地面潮湿,锻炼时就容易打滑,不太安全。”韦玲说,“现在,球场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比以前好多了。”

自球场改造完成后,社区居民使用频繁,体验感增强,每天都有居民前来锻炼。但投用快两年了,也有一些弊端逐渐显现,“有时候,一些不自觉的居民带着宠物狗到球场,随地大小便,狗也没有系上牵引绳,对大家来说也会有安全隐患。”韦玲说,希望有人出来管一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居民的建议,珠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徐俊说:“球场提质改造以后便移交给小区物业管理,每天定时向社区居民开放,对于有居民带着宠物狗到球场影响其他居民的体验感,社区会积极向居民宣传,呼吁大家文明使用球场,共同爱护公共场所。”

“篮球场属于公共体育场所,对全体社区居民开放,小区物业准备制作一个标识牌,提醒居民不要带宠物狗进入,同时也请大家相互监督,共同爱护球场。”兴隆珠江湾畔物业项目经理舒旭说。

龙广生活圈:修建幼儿园 方便孩子上学

“小朋友正在午休,等午休结束,老师就会带着他们洗漱、吃午餐、玩游戏……”5月21日中午,乌当区白鹭洲幼儿园园长罗朝英介绍。

白鹭洲幼儿园于去年9月建成投用,占地面积1200多平方米,有小、中、大班,共设6个班级、180个学位。作为一所普惠性幼儿园,园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能基本满足生活圈内居民小孩的就学需求。“幼儿园目前有120多名小孩。”罗朝英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鹭洲幼儿园是乌当区龙广路街道龙广生活圈配套教育项目,建成投用后大大节省了周边幼儿的上学时间。

汤梅是白鹭洲小区居民,据她介绍,孙子以前要到步行半个小时的幼儿园上学,白鹭洲幼儿园开园以后,她孙子上学仅需几分钟,方便了很多。

一位白鹭洲小区居民表示,她家有小孩在白鹭洲幼儿园上学,小孩反映学校环境挺好,不过频繁更换教师让小孩不太适应,希望学校不要频繁更换教师,给小孩提供一个舒适的教育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家长提出的建议,罗朝英表示:“办园初期出现更换老师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我们选择老师会比较严谨,之前的老师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不太符合我们办园的标准,所以才会更换,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之后,白鹭洲幼儿园还将举行幼小衔接家长讲座会,进一步与家长沟通,听取建议,逐步完善。”

黔春生活圈:聚焦老人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

家住云岩区贝地社区贝地卢加诺小区的居民王女士反映,贝地卢加诺小区老人较多,希望社区能建社区食堂,方便社区老人和居民就餐。

5月23日,记者实地走访贝地社区了解到,贝地社区现有居民4422户8319人,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1534人,其中80岁以上191人。该社区建有养老服务站,属于黔春生活圈配套项目,可为老人提供就餐服务,今年,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电话和协商座谈形式了解老人的就餐意愿后,开始通过配餐形式为老人供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养老服务站今年1月通过电话调查摸底,社区有30余名老人表达了就餐意愿,但后续实际就餐人数较少。”贝地社区养老服务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就餐人数较少的原因可能是养老服务项目内场地空间小,不能容纳过多老人就餐,以及配餐采取的是中央厨房盒饭配送,老人自主选择菜品的范围不大等。

记者实地查看了该养老服务站的就餐场地,场地能同时容纳8名老人就餐,比较狭小,目前来就餐的老人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目前的状况,贝地社区养老服务站运营方贵阳云泽康园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社区居家养老服站负责人杜明达表示:“我们下一步将加大养老服务站的宣传力度,同时上门走访了解社区老人的需求情况,进一步做好老人服务工作,争取服务更多老人。”

对此,云岩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协调场地供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食堂就餐服务,并走访周边餐饮企业或酒店,争取为贝地社区增设社区食堂。

来源 | 贵阳网

编辑 | 赵子滟

统筹丨干江沄

编审丨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