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欧美的加速围堵下,我国电动汽车出海遭遇了重重打击。既然美西方国家执意要“扼杀”我们的发展,那中国也是时候上一盘“硬菜”了。日前,中国欧盟商会在“X”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声明,称来自内部消息,中国很可能要出手了,将对配有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提高临时关税。若是真的,那么将对欧洲和美国汽车制造商产生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时间,欧美对我国多个产业接连发难。尤其是美国,对进口的中国汽车征收关税高达4倍,从25%提高到100%;对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三倍以上;跟电动汽车有关的锂离子电池关税税率也提高两倍多,看这架势,是要全面封锁、打压、围堵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

西方国家以美国为首,美国既然这么做了,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对进口的中国电动化汽车增加重重关税,将以往宣称的“自由贸易”踩到脚下,开始了“闭关锁国”。可恨的是,美西方国家动手后,还给我们泼脏水,以“产能过剩”为借口,试图拉拢更多国家共同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方危言耸听,妄图以抱团的形式,“孤立”我国产业发展,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我们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可以随意拿捏。根据《南华早报》称,中国的“反制”举措,可能是为了对抗欧美的“制裁”而开展的行动。

表面上看,这轮制裁是美西方掌控了局势,实际上,他们内部早就“瑟瑟发抖”,就怕真的惹怒了中国,到时候,他们可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中国可以对进口的、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汽油轿车和SUV车,提高25%的关税。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说白了,这不是“贸易保护”主义,而是这些外国汽车碳排放太高了,不利于绿色环保,所以对这些污染严重的汽车,进行关税“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调查显示,去年我国进口了大约25万辆,发动机排量大于2.5L的汽车,占进口汽车比例32%。如果提高临时关税,那冲击最大的是欧盟,其次是美国汽车。尤其是德国,有三分之一的汽车卖给了中国,要是出现惩罚关税,那将是一个“雷区”,这也是他们最怕的一点。

古人有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害别人就是害自己,可惜他们不懂咱老祖宗的智慧,以为制裁中国,自己就能稳赢市场,殊不知,一步步逼迫,最后只能双方翻脸,真正惹怒中国的下场,西方国家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