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史就是一部权谋的游戏,而政治斗争更是难分难解。在重大历史转折点,个人命运常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要在尔虞我诈中全身而退,政治智慧与手腕尤为关键。清朝政治斗争频仍,今观张廷玉之举,亦可一窥当时朝臣处世之道。

雍正驾崩,乾隆继位,张廷玉坚持宣读第二道密诏一事,似乎只是权力交接中的小插曲,其中却隐藏着大臣的义与谋。从这个细节可以解读出张廷玉作为臣子的政治品格以及处世手腕,值得今人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让人猜疑的第二道密诏

1735年初,雍正皇帝在位13年后驾崩,遗诏传出,钦定皇四子弘历继承大统。当日清晨,宫廷正殿。张廷玉等百官跪伏殿外,弘历身着黒袍,站在高台之上。大学士移步上前,双手高举雍正的锦书遗诏,正要高声朗读。

就在这时,张廷玉突然开口喝道:“待一待,尚有一道圣旨未宣!”语气之坚决,令殿内所有人都愣住了。张廷玉身为内阁学士,深得雍正皇帝倚重,此举必有深意。众人面面相觑,都在猜测这杀出的“第二道密诏”会令大局有何变化。

弘历皱眉,心中略感不悦。他清楚,父皇的遗诏已选定自己为嗣君,张廷玉此举是在质疑父皇的决定。然而顾及着张廷玉的身份,他只能沉声道:“张卿何出此言?父皇的圣旨已在此。”

张廷玉稳住心神,恭敬回道:“皇上,臣言之有据。先皇在位期间,曾另立一道密诏,存于内府秘库。臣奉先皇之命,只有在继位之际方可启封宣读。此乃先皇明确旨意,臣不敢妄自揣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弘历沉吟片刻,还是点头应允。众臣这才稍定,张廷玉则快步赶往内府。没过多时,他捧着一个檀木匣回到正殿,跪于弘历面前。“陛下,这就是先皇额外留存的圣旨。”语毕,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匣子,取出其中的锦书。

古色古香的纸张在众人注视下展开。张廷玉沉声读道:“朕即位以来,勤政爱民,竭尽全力,以图大清盛世......”原来,这道密诏不过是雍正对弘历的教诲,内容无异于常见的遗诏。张廷玉读完,轻轻舒了口气,将锦书恭恭敬敬地放回匣内。

殿内的众臣们听完密诏内容后,都微微松了口气。原来并没有任何阴谋诡计,先皇的遗诏依然成立,四皇子弘历可以顺利登基为帝。可是张廷玉为何要坚持宣读这道看似无关紧要的密诏呢?这突如其来的插曲让人猜疑张廷玉的目的。莫非是在质疑先皇的决定,要借此密诏扭转乾隆的皇位?还是仅仅出于一个臣子对先君遗命的恪守?种种疑虑在众臣心头萦绕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张廷玉的真实动机

弘历这才心情大好。原来父皇的确未更改立储决定,自己的皇位非常牢固。于是他宽容地说:“张卿忠心可嘉,今日之举正体现了对先朝的尊重。朕即位后定会加恩于你。”张廷玉再三谢恩,这场插曲才宣告结束。

事后,朝野上下都在讨论张廷玉的动机。或说他是忠心耿耿,不敢隐匿任何先皇圣旨;或说他是权谋得逞,既确保了乾隆的登基,又为自己加官进爵打下基础。亦有人猜测,如果那道密诏内容对乾隆不利,张廷玉定会先行销毁。无论如何,张廷玉的表现无疑满足了雍正的心愿——维护皇权,确保继承人顺利登基。

张廷玉之所以执着坚持宣读这道看似无关痛痒的密诏,一是出于对雍正及皇权的尊重。秘密立储制正是清朝皇帝巩固皇权的重要方式,张廷玉作为大臣,必须捍卫这份尊严。否则日后被发现,定会被视为轻视圣旨之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维护个人利益。那道密诏明确写到要乾隆登基后优待张廷玉,甚至还有封谥的安排。张廷玉岂能置之不理?坚持宣读无异于向新皇帝敲打自己的威信。如此一来,张廷玉不失为一位精明权谋的大臣,在大是大非间不忘个人小算盘。

张廷玉读完那道只言片语的密诏后,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清楚,如果那道密诏阻止了乾隆的登基,自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和这个秘密一同灰飞烟灭。所以无论密诏内容如何,他都会想方设法保证四皇子顺利即位。只是有了这层保险,张廷玉才敢冒险让这个隐秘曝光。果然,这不过是父皇教子的谆谆教诲,并未影响大局。张廷玉的目的达成了,既展现自己忠心耿耿,又从中牟取利益。可以说张廷玉在政治上颇有手腕,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妻子的劝诫

当日张廷玉回家后,妻子端上热茶与点心,关切地问他:“今日之事定会令你再进一步的吧?”张廷玉喝了口茶,神色复杂:“我只不过是尽一个臣子的本分。朝中风起云涌,谁能料事之变化?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生活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