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千年印记,游览在外的人看到的痕迹,往往只有一段段残垣断壁,印记着斑驳的过往,厚重的历史。像在湖北武汉武昌区昙华林沿线,就有一座复古风的城墙,也被称作山顶博物馆建筑群,它由武昌城墙和武昌城史馆组成,规模虽然不大,但非常有特色。作为游客,步行穿梭,登上城墙山顶,寻觅城史馆展品,一段段真实的文字记载,早已穿越千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大众眼中最文艺的街区印象不同,昙华林的这处山顶博物馆建筑群,主打的是厚重的历史。前往参观,可以自驾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城市地铁的2号线或者5号线,分别在螃蟹甲、昙华林武胜门下,顺着昙华林往中间走,在瑞典建筑群处上山即可看到目的地。从地势和布局看,山顶博物馆建筑群确实是建在山顶,并且规模不小,配合城墙与展馆,还有不定期的灯光秀,非常适合年轻人打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山顶博物馆建筑群处,首先就会看到一座绵延的城墙建筑。建筑的布局呈东西走向,规格不小,且以朴素的古城样式为蓝本,拓展到东边的山丘之下。从地形地势看,这些建筑与山丘融合,并且因为山丘本身处在闹市区,海拔有限,看起来更加像一座高台。周边有植被区,有山丘乱石,但更多的是绵延的高楼大厦,完全遮住了视线。古建筑群的存在,一看就是复古风的重建品,水泥建筑的痕迹太过明显,加上下水道盖子,消防设施等点缀,还是充满了违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毕竟是在游人区,有这些违和的装饰实在太正常不过,并且,其中的武昌城史馆本身的建筑确实很有特色。一来,它是一座综合展馆,但它又完全将之隐藏在城墙之中,点缀的只有一处明显的横梁,被刷成了朱漆状态,很有国风观感。二来,展馆的规模不小,预约进去,从时尚的声光电、文字和宣传展牌处,能够系统了解到武昌城的历史和现在,科普效果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城史馆出来,再回到城墙处,顺着垛口与步梯上去,定然要完整鸟瞰下区域全貌。虽然是古城墙,但布局非常时尚,美感元素随处可见,比如城墙下的地基处,周边总有绿化的盆栽,还有绵延的灌木从,挂着宣传的气球。城墙的地势有反差,全部被步梯连接,步梯坡度很小,来回穿梭也不觉得累。当然,城墙的矮墙与连接的垛口处,还有主楼,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打卡的人都会集中,拿着相机边走边拍,还要不定时比一个剪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城墙的钟楼处(可能是叫钟楼,不确定),算是到了稍微高一点的位置。从这里可以上到城墙最高处,那里也是一段引墙,建设的规格一般,有些地方似乎还没有完全装饰完毕,但已经可以畅通无阻。城墙的建设,可以看到细节,比如砖石用料,混凝土浇筑的痕迹都在,砖石的话,用的复古风的灰色,带点泥土的原色,营造出复古感,但与真正风化后的石头比较,看得出来差异。游客在此转一圈,再下去,回头,夕阳光线正好打在墙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城墙下的公共休闲椅上,正好对着一处树荫,吹着风,喝着饮料,觉得非常惬意。周围的游人来来往往,非常匆忙,古城墙的面貌,似乎从复刻起来的时候,就注定会与山下的热闹连成一片。年轻人牵着气球,一群群摆拍,还要等着傍晚到来,等待最近的灯光秀。光线开启,墙上幕布出现了3d复原的影像,那里展示的武昌,更加气势恢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2014年第一次到昙华林,时隔十年后,看到的昙华林面貌,已经迥然不同。主要是商业氛围更加浓厚,基本上随处都有商铺,游客们牵连着美食和娱乐,组成热闹的步行街面貌。不过,因为有山顶建筑群,有山顶的博物馆,这里稍微清静一些,被热闹的氛围隔离。(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