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冯小刚和张国立在两会上提议:希望恢复使用繁体字。

闻言,易中天怒怼:让他们自己试试,能不能把“亂竈龜鬱”写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范汉字书写,对于书写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甲骨文、金文、篆书到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中国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繁至简的演变,同时也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但是大家想象一下,如果突然有一天出台了一项政策要我们恢复繁体字的使用,无论是政府宣发的各项文件、新出版的各类书籍报刊,还是手机文字等等都变成了繁体字,你能接受吗?
其实对于汉字的繁简之争由来已久,大家也为此争论不休。有全面支持繁体字重新“复出”,延续中华文化底蕴的,也有全面支持简体字继续使用,相信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
在2015年两会期间,著名导演冯小刚就对用简体字进行“开火”。
冯导认为,传统文字与我们中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恢复并纳入小学教科书。例如:“亲爱的”应该写“親愛的”,“亲戚应该见面,而爱情应该是有意的”。
而坐在冯小刚旁边的张国立也是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并向大会提出恢复繁体字的倡议。理由是: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要知根知底。现在人们基本上不懂繁体字。如果我们不恢复传统文化,就会导致一些传统文化在中国的流失。
相反,对于这两位著名导演和演员的提议,著名学者易中天却对他们提出的恢复繁体字表示极力反对。
易中天表示:“简体字比繁体字有着明显的优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对人们学习中国文化和知识非常有帮助。
易中天公开怒怼那些想恢复繁体字的人:谁要想恢复繁体字,那请先把“亂竈龜鬱”这四个字写出来,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了解易中天的都知道,他向来直言直语,许多人都被他怼得不知所言。
当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一炮走红,生活开始慢慢富裕起来,在当了十几年的教授后,终于买了自己的房子。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非议。
有一次,央视面对面栏目的记者王志,对易中天发出“如何看待名利”、“你的形象与传统知识分子有反差”这一类“挑衅”的问题。
易中天就毫不客气地回道:“一个教书匠凭自己的劳动赚了点钱,怎么就撑破了新闻界的眼皮儿?学者就该穷吗?”
很多人不知道,早年易中天在武汉大学当了10年讲师,居然连个副教授都没混上,一家人挤在30平米的出租房,落魄的时候连香烟都抽不起。
是因为易中天课讲得不好吗?
相反,易中天就是因为课讲得太好了,导致很多其他课的学生翘课都想要去听易中天的课,这就让其他教授很面子。后来易中天的课一缩再缩,甚至到了没课可上的地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痛苦中挣扎一段时间后,易中天彻底在武大呆不下去了,于是离开武大,去厦门大学找工作。
到了厦大,易中天受到了非常高的待遇,没多久就直接晋级教授职称,连工资都被武大高了好几倍。易中天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厦大的赏识之恩。
后来,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大火,易中天由此名声大噪,同时他一个人也带火了整个厦门大学。
在成名后,易中天没有膨胀,而是一直不忘初心,继续当着一名普通的老师,做着自己教师的本职,做好文化人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他深受全国人民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