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长答21记者:四川成重庆最大的销售目的地、第二大采购来源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重庆市市长答21记者:四川成重庆最大的销售目的地、第二大采购来源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 北京报道2024年6月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围绕“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介绍。

重庆是中西部地区的直辖市,也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承担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战略使命。

这两年重庆“新春第一会”都聚焦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这些年在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打算?

针对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上述提问,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回应,重庆连续两年“新春第一会”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的是要举全市之力推进这项战略落地见效。川渝地区生产总值4年增长2万亿元、去年达到9万亿元,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胡衡华表示,近年来,重庆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部署实施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高品质生活惠民富民等“十项行动”,努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这些年川渝产业协作越来越密切。以汽车制造为例,川渝汽车制造互补性强、关联度高。成都造的沃尔沃,装有重庆的零配件;重庆产的长安深蓝汽车,离不开四川宜宾的电池。

胡衡华表示,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并不仅限于汽车产业。目前,四川已成为重庆最大的销售目的地和第二大采购来源地,川渝贸易往来去年超过8700亿元。

川渝交通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胡衡华介绍,成渝两地已形成“1小时交通圈”,从重庆沙坪坝站坐“复兴号”到成都东站最快62分钟,2027年成渝中线通车后,通勤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50分钟。此外,两地还累计开行22条跨省公交,省际在建及建成高速公路20条,目前两地人员往来日均超过100万人次。

不仅如此,这些年川渝居民跨省办事愈加便捷。胡衡华谈到,重庆和四川推出3批次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川渝通办”,累计办件量已超过1800万件次。两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可以在手机上“一键申请、全程网办”;川渝413家医院112项检查检验结果可以互认;两地经营主体办理营业执照同一标准、互办互发、“1日办结”,企业和居民享受到更多同城化便利。

“川渝本是一家人,双城经济圈让亲戚越走越亲。”胡衡华表示,重庆将与四川双向奔赴,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突出抓好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和成渝中部崛起,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努力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