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宰相门前七品官。

这虽然有一种人际关系的谋略论,但就我们今天的理解来讲,这句话其实还代表了一种身份配套论。

为什么这样说呢?试想想,不同工作单位的人代表了不同单位的气质,他们的气质完全不同,所谓德要配位,就是这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学校门口的门卫与工厂门前的保安,那显然很不一样。这是因为身在其位,需谋其职,否则就有素餐尸位之嫌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人物,也充分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哪怕只是个小小的保安,也必须与自己的单位身份配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成,一个曾经北京大学的保安,因为要努力与所在单位保持“配套”的气质,于是最终成就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

这是怎么回事呢?慢慢来了解吧。

张俊生出生于1976年的山西一个小山村,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远没有现在富裕。就拿张俊生家来说,因为太穷了,七个孩子只有他被送到学校上过学,其他的不是早早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实生活,就是被迫送人抚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生活让张俊生记忆犹新,他曾经回忆过一个细节:家里因为太穷,一块放在现在都没有孩子爱吃的鸡蛋糕,一直被母亲放到长了绿毛才拿出来。

母亲将鸡蛋糕上的绿毛刮掉,再切成几小块,每个人只有一小口。但就算这样,它也成了张俊生少年不可多得的美好回忆。

所以,当年张俊生初中毕业就再也不想读书了,自卑让他没有继续向前的动力。相反,他希望通过走出大山来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他当过矿工,做过临时工,不怕苦不怕累,只要能不在家务农,他都愿意去尝试。后来,因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通过培训成为了北京大学保安队中的一员。

这一年,张俊成19岁,穿上保安服,他简直激动地流泪了。

张俊成离家时曾放下豪言:不闯出点名堂就不回家!所以,他觉得成为北大的保安之后便是灿烂的人生开始。可没过多久,他竟然又受打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他不知道北大实在太出名了,不只国内人人向往,外国参观者、留学者也层出不穷。

有一次,一群外国人要进学校里面去参观,但根据规定没有有效证件是不可以随便出入校园的。结果,老外用外语与张俊成产生了争执,奈何只有初中毕业的张俊成根本不懂英语,双方交流起来就相当于鸡同鸭讲。

最后,外国人摇着头离开北大校门,却回头便给了张俊成一个朝下的大拇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成虽然文化不高,但却明白这是被人看不起的表示。

而且,外国人此举绝对不只是对他的看不起,因为他代表了北大校园,这也就是间接鄙视了北大。

为此,张俊成心里委屈极了,几乎让他甩手脱岗,回老家种地去。但在母亲的诘问下,他放弃了逃避,第一次拿出了大山孩子的倔强:自学英语!

从那之后,他每天拿着本英语书猜测式学习。只是可惜,没什么基础的他所念出来的英语,真叫一言难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在门前经过的北大英语系教授曹燕被这位努力上进的青年感动了,亲自为张俊成送上了免费的成人高考培训听课证以及英语强化培训听课证。

从此,在北大课堂上多了一个保安队出身的张俊成,他穿着廉价的白衬衫,听得认真,学得用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段时间里,张俊成几乎没有睡过完整的觉,英语从最初的语法错误,到后来说得比普通话还溜,从一个辍学多年的青年,到后来通过自学攻下专科毕业证的看门人,几乎成了北大校园的一道风景。

在这期间,他不只影响了整个保安队,还让那些堂堂大学教授们为之刮目相看。所以,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张俊成与不同的教授或走或坐,为其讲解不同学科,不同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年后,张俊成一考成名,成为了北大保安高考的第一人。

这是一个近乎神话的过程,没有人想到,一个大山里走出来的苦孩子,为着配得上北大这块招牌,自学英语的空当就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物。

不过,可能是通过学习,张俊成省悟了:知识改变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命运,还是有关尊严的崛起。所以,大学毕业之后,张俊成离开了北大,回到家乡长治的一所学校任课当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当时北大给了张俊成非常好的条件,希望他可以继续留在北大任职。甚至为了留下他,还答应帮他的家属安排工作。但张俊成没有点头,只因他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有义务帮助自己家乡那些需要上进的学子们。

2015年,张俊成又与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创办了长治高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至此,当初的山区初中青年已经人到中年,而他当年的豪言也被实现:成为了一名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始终都遵循着自己北大老师讲过的一句话:教师这个职业,要先从思想上引导孩子们,思想上通了一切都通了。不要照本宣科,把理论和规律结合到生活实践中去。

如今,张俊成创办的学校已经有了1300多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对于这些孩子的管教,他非常认真而且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俊成经常去学生家里家访,为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中途辍学。

他说:“看到读书读不下去的学生,我更是格外注意,不读书不行,起码我看见了不行。我要复制北大老师对自己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应该也是教授们愿意看到的。”

知识是什么?可能它没办法让所有人都过上自己希望的人生。但是,有了知识的人生,却绝对能让人们分辨是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命运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都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假如有知识相辅佐,那它就能走得格外坚定与自信。张俊成有今天的成就,可能就是最好的证明:知识给每个人的收益都不一样,但它却总是以相同的姿态存在于每一个成功者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