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决定恢复军衔的授予制度,当评定军衔的负责人带着一份拟好的名单来到主席的办公室时,主席一看,并未找到心里的那个名字,脸色一沉,询问道:为何李克农不在名单上,难道他没有资格成为上将吗?负责人为难起来,犹豫之后才说出实情,因为李克农同志的之前工作比较特殊,且未带兵上过战场,如若将其评为上将,恐怕难以服众!那么,面对众人的疑惑,主席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李克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让毛主席力排众议也要将他提为上将?我们接着往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9年的9月15日,李克农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与当时大多数中共领导人有所不同的是,他的家境还算是比较好的,父亲李哲卿还在当地的政府任职,让家中一直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在李克农12岁那年,就读于芜湖的安徽公学,当时的这个地方是革命党人的一个活动基地,新思想不断碰撞涌现,这也让年少的李克农深受影响。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李克农结识了很多中共早期的共产党员,还因此而萌发了参加中共闹革命的想法。1917年,李克农来到了北平,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民不聊生,哪里都不太平,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克农来到了《通俗周刊》做发行的工作,在这里,他每天兢兢业业的工作,正当很多人都以为只要继续做下去,李克农便前途不可限量,转折发生了,张勋的复辟导致整个报社全部停刊,失去了工作的李克农只能回到芜湖。

1919年6月,五四运动爆发,安庆很快成为了安徽的运动中心。之后李克农来到安庆,担任了《国民日报》的副刊编辑,但是没过多久,因为心存一颗正义而热血沸腾的心,在报刊上擅自发表了一篇反对新税法的文章而入狱,后经过多番努力,被解救出来。这两次的报社经历,都让李克农明白,只有参加革命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暴富,才有可能挽救和改变中国当今黑暗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李克农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在白区工作,直属上司就是周恩来。因为局势的变化,在党中央的安排下,还未消停下来几年的李克农在1929年以公开应聘的方式,考上了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新闻编辑职位,因为其丰富的报社工作经验,成功地潜入了国民党“中统”特务的组织内部,成为我中共情报重要的一份子。此时的他,虽说工作经验丰富,但确实是初出茅庐,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工作和生活,不仅要时刻提高警惕,还要肩负起党中央给予的任务与使命,因此,李克农深知这份工作的危险性,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当时直属上司周恩来还特地的一再问他,你确定你能做好这份工作吗?李克农没有说大话,只摇头道:我不知道能否合格地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但我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这一番话令周恩来深受感动,并给予李克农承诺,如果遇到什么紧急的情况,不必请示上级,可以自行做出决定,充分给予李克农信任。而后者也没有辜负党和上级的期望,不仅成功打入敌人内部,还受到了重视,直接到了“中统”特务组织头目徐恩曾的视野中,升任成了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电务股股长。虽说地位不高,但却极为重要,能够轻松地接触到全国的无线电报员,刚好能让李克农获取情报。

而在这期间,徐恩曾多次问过他,是不是这个位置有些屈才,要不要往上走走,但是李克农每次都回答道:我资历尚浅,还需要多加历练,感谢您的看重。按照惯常思维来说,一般人拒绝高升必定有原因,会产生怀疑,徐恩曾坐到现在这个位置,必定也不是吃素的,但是妙就妙在每次在李克农拒绝之后,都会去主动亲近徐恩曾,在他们的眼里,李克农是一个积极肯上进还谦虚的年轻人,还不争不抢,真正的前途无量,就这样,李克农很快就成了国民党特务头目眼中的红人,很信赖的亲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中央领导没有想到李克农情报与伏伏工作做得如此棒,便要求他务必保持下去,一定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否则便会陷入危险的境地。但是保持住这块阵地有多么的不容易,只有李克农自己知道,为了便于长期的隐蔽,表面的工作李克农不得不做,就算是面子上也要过得去。在中统特务局工作期间,国民党发给李克农的薪水是相当的优厚,因为当时国民党内部的官员大多数都过着奢华腐败的生活,天天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为了不引人注意,李克农也总是长袍马褂,西装革履的一副派头,显摆给他们看。除了这个,李克农还经常到跑马厅,赌场以及各种高级官员和军警之间,几乎都与他们混为一体了,那个时候不管让谁看,都不会想到他像一个共产党。

就算是过着这样的生活,披着国民党的腐败外衣,李克农也非常清楚自己的使命所在,更明白组织的困难,因此在每个月拿到国民党发的薪水之后,就第一时间将钱交给了共产党充当经费,只给家人留最基本的生活费,为了不让事情败露出去,他从不带人或者同意别人来家里做客。让李克农更为痛苦的是,他曾经的朋友们冷眼嘲讽他,更看不惯他平时做出的傲慢冷漠的样子,甚至于还当面嘲讽他,成了国民党的狗,就别忘了自己姓什么。

但是对于这些李克农都非常的理解,因为朋友们都和自己是一类人,心中永存正义,他们都是坚定的革命工作者,所以说,对于他们来说,李克农并没有任何的怨言,甚至于还主动开导与自己做同一份工作的人,引导他们坚定内心的信仰,是为了大局,为了以后的中国,和以后的我们,所以我们不是在忍受痛苦,而是去主动拥抱困难,只要坚持下去,我们的革命就一定会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1年的4月份,中共情报员顾顺章这样武汉的地下党组织全部出卖给了国民党,而为了在他们的跟前抬高自己的身价,还表示要将中共中央所有的机密全部汇报给蒋介石。4月25日的晚上,国民党武汉真机处处长连发六份绝密电报,电报上面写着顾顺章叛变,而当时幸亏徐恩曾去上海度假,这份电报便被打入南京国民党特务组织的钱壮飞所截获。回到家中之后,钱壮飞立刻唤醒还在熟睡中的女婿刘杞夫,让他火速将这份情报交给李克农,让他决定应该怎么做。

到了26号的凌晨,李克农的家门被大力的敲打,看到刘杞夫失魂落魄的站在门口,李克农就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没来得及批评他就赶紧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刘杞夫将手中的情报迅速递给他,上面写着徐恩曾亲译,李克农的心中就早已有了猜测,结果一看上面的内容,猜测成了真,尽管到了这种危机的时刻,李克农并未慌乱,而是迅速的寻找解决的办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拖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李克农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情报送到,保证中共中央的同志们能够安全转移,但不巧的是,那天李克农的专线交通员刚好不在,与陈赓约定见面的时间也没到,但是如果要浪费时间在这等待,恐怕还没有等到情报送出,中来等中央机关的同事就要被国民党抓获了,在这紧要关头,李克农不顾个人安危,速找到了一个备用的联络点,最终将情报交给了陈赓。而在那天,本来激动万分的徐恩曾想着只要抓获了周恩来,就等于抓住了共产党,结果人去楼空。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之后的李克农长出一口气,保证了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命安全,但是他自己的妻儿,因为没及时地安顿出来,虽说早已离家,但也在街上流浪了一个多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惊心动魄的紧急转移之所以能够成功,这是多亏了李克农的当机立断与铤而走险,否则,不止周恩来,其他很多的中共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也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在安定好之后,周恩来还找到他特地感谢,所以说这是作为一个情报员的工作,但是对于个人而言,这是救命之恩。1931年,李克农来到了苏区,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他一直特别佩服毛泽东的能力,就算主席当时处于病休状态,李克农也总是给他送报纸,送食品,还介绍自己身边的人去毛主席身边工作。而毛泽东对于李克农这个人,也是万分欣赏的,他记住了这个满是赤诚之心,从不踩高捧低的好同志,在面对别人的时候,也总是丝毫不吝啬对于李克农的夸奖。

甚至于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李克农也给朝鲜提供过不少的情报,更是得到了毛主席的夸奖,不仅如此,在很多的国际谈判方面,毛主席第一时间能想到的人就是李克农,因为他高超的技巧,因为他扎实的功力,还有他从不骄傲自满的态度,更是因为他为国征战的豪情。这些幕后之人所付出的努力,与一位前线上战场的将军所获得的功劳依旧可以划等号,这些将军们虽然打了许多的胜仗,他们的功劳依旧与后方情报工作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些幕后的情报人员,宁愿被身边的好友误会,被家人不理解,也要为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1955年,李克农被授予上将军衔,而他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上将。但是由于李克农长期工作在艰苦战争环境之下,他的身体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1962年2月9日,李克农因病逝世,享年62岁。

向李克农等工作在后方的情报工作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