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沪亭北路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拆迁,被拆迁的人家只有一户,户主名叫张新国,这位张新国可是在马路上居住了整整14年的钉子户,早就是人尽皆知的新闻人物,如今连张新国也同意了拆迁,很多人都说,这真是奇迹出现了。

但是在张新国心里,这钉子户他早就不想当了,看到自己的房子在挖掘机的工作之下变成一堆废墟,张新国的脸上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14年了,他终于能够离开这所旧房子,搬进新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迁难题

为了自己这座老房子,张新国这些年可是遇上了不少麻烦,14年来的坚守,其实张新国也早就忘了自己是为什么要做个钉子户,最开始是为了争口气,为了赔偿款,为了自己的面子,但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房子成了自己摆脱不了的枷锁。

从一开始的钉子户,到现在恨不得马上把房子拆掉,张新国这一番心路历程也实在是说来话长。

一说起拆迁户,所有人心里想的都是羡慕,一旦遇上拆迁,不仅能够分到更好的房子,还能够得到一大笔补偿,算是一个相当轻松的发财机会。

但是14年前张新国就不是这么想的,哪怕邻居全都搬走了,他却死活也不想搬,最后搞得自己骑虎难下。

张新国最开始不愿意搬走也是有理由的,想当年,他的房子可是街坊四邻里最阔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新国的房子是1996年盖起来的,原本这附近的居民住的都是小平房,可是张新国家里的经济条件相对别人来说很不错,所以在1996年的时候,张新国大手笔的在自家的小平房上又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一下子成为了邻里之间羡慕的对象。

而且盖了小洋楼之后,张新国还能够把自己的一楼租出去,一年又能赚上好几万的租金,这房子简直就成了张新国的摇钱树。平心而论,张新国当然舍不得自己手里这个宝贝。

时间转眼来到了21世纪,时代在发展,上海的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张新国所居住的松江区就接收了最多的外来人口,人口密集度一增大,大家的居住环境也就变得十分紧张。

张新国这样住小洋楼的居民倒是没有太多影响,那些住平房的可就有些倒霉了,大家住的拥挤,连心情都变得郁闷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管控不严,许多外来人口因为租不到合适的房子,所以只能在居民区拿木棚子简单为自己搭建住宅,这样一来,本身就不大的社区瞬间就被填满了,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卫生状况更是糟糕,随时有爆发传染病的风险,就连大马路旁边都堆满了临时搭建的小木屋。

这样的情况政府看在眼里,也不能说不管,所以很快政府就决定,在居民区重新修建马路,在修路的同时将这一带的居民进行集体的迁移,经过这么多年人来人往的折腾,社区早就变得破败不堪,根本就不合适住人了,现在能住到新房子里去,谁心里会不高兴?

可张新国心里就特别的不高兴,因为他和别人的情况不一样。别人是小平房,他们家可是三层楼,是整个社区里当之无愧的豪宅,现在搬到新环境去,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张新国从那个时候开始,心里就有点儿抗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眼看着大家都要走,张新国也不好独自去找政府抗议,所以就盘算着,即便搬走,自己家两个孩子,房间面积也大,所以自己分到的赔偿款和房子也可以比别人多出几倍才是,要是能把真金白银拿到手,那拆迁了,自己也不算亏。

可是政府人员来实地调查之后,就对张新国说,他们家现在的情况只能分到四套房子,加上270万元的拆迁款。听起来已经不少了,可是张新国心里却觉得自己亏大了,因为这个看上去非常多的数目,和其他住平房的邻居比起来,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差别。

而政府人员解释说,这只能按照规定办事,赔偿款是按照宅基地来的,张新国家的宅基地就这么大,他多出来的两层楼是他自己私自修建的,这就不归政府管辖了。

但张新国一听更加生气,自己家明明就是比别人多出来了很大的面积,如今凭什么自己的待遇不能比别人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质问工作人员说,即便规定在这里,可难道不能够特殊情况特殊办理吗?看到张新国这么生气,工作人员也只能好言相劝,让张新国最好还是接受条件。不然等将来大家都拆迁走了,张新国岂不是更加尴尬吗?

更让张新国生气的是,自己家里其实有两张宅基地的证件,一张是90年代由张新国自己办理的,另一张是1951年,张新国岳父办理的。

可是张新国拿着这两张证件去问工作人员的时候,工作人员表示,只能按一个宅基地来付赔偿款,因为那一张1951年的证明实在太过久远了,政府根本不知道是真是假,也没有时间去做调查。

张新国得到这个解释,心里非常不满意,他想,今天拆迁这么大的事情,关乎着自己一家人将来的命运,政府就算是再麻烦也应该去查的,再说自己又不是造了个假的证明,即便是1951年的老古董,那也是真的证件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犯了倔脾气的张新国决定和工作人员较劲,工作人员要他搬走,他就偏偏不搬,而且还给全家人下了命令,表示将来就算只剩自己一户人家,也非得在这里死守下去,直到政府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

看到张新国这个样子,拆迁办也非常的头疼,于是不断地让工作人员上门来劝说张新国赶紧搬走,可张新国早就铁了心的不搬,拆迁办来找他,他便张口说,想要让自己搬走的话,得开出一个亿加六套房的价格。

工作人员一听都懵了,90年代的一个亿加六套房,简直是痴人说梦,何况一个拆迁户,怎么也不可能被政府赔偿这么多的。

工作人员实在无奈,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继续劝说,可张新国一听工作人员劝说,心里就更加烦恼,所以等工作人员再次上门的时候,他就直接拿起扫把开始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个月折腾下来,张新国成了街坊四邻嘴里的名人,知道他的和不知道他都想来他们家门口看热闹,也有好心的邻居跑到他家里,来劝说他。

邻居说,现在赔偿款是肯定拿不到一个亿的,还是趁着大家都在搬家的功夫,赶紧跟着一块儿搬走吧,省的将来再给自己留后患。

马路之家

但张新国却听不进去,他表示,政府如果想修路,修就是了,自己家偏偏就要住在马路中央,给大家伙儿看看政府是怎么欺负人的,但张新国当时说的是气话,他没想到,最后搬来搬去,整个社区竟然真的只剩下了自己一户人家,这个时候政府也实在是拖延不起,于是决定直接开始进行修马路的工程。

那横在中间的张新国家的房子该怎么办呢?政府决定,马路修到张新国家门口的时候直接绕过去,原本是四条道的马路,在张新国家这里拐弯儿变成两个道,也就是说,直接把张新国家的房子摆在了马路中间,汽车经过这里,就得从张新国的门前绕一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施工队在政府安排下很快赶到,看到政府真的开始修路,张新国心里还有点着急了,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不愿意低头。

他想,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可没有任何错,政府即使把马路修到自己的房子里,自己也不能低头,施工队效率极高,马路很快就修好了,两条马路从张新国的房子绕过。

不久之后,马路通车,张新国一家的苦日子才真正的来临,过去张新国睡在小洋楼里,那是惬意自在的不得了,可现在住在这小洋楼里,这体验简直生不如死。

自从马路开通,每天都有无数的车辆从张新国家门口经过,没有一天消停的,从凌晨开始,整条街都是喇叭声,还有汽车飞驰而过的声音,张新国的家里自然整天闹哄哄,甚至夫妻俩之间想要说句话,都得靠扯着嗓子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张新国即便能自己在马路中间做钉子户,可他又不能拦着汽车不让他们通过,所以就只能忍受着白天黑夜没完没了的噪音。

如果是小汽车经过倒是还好,张新国最怕的就是到了晚上,大货车的数量开始变多,大货车体积大,重量沉,一旦经过,房子里地动山摇,躺在床上好像躺在过山车上。

这样的感受,张新国每天晚上都得经历一次,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有一天张新国一家人正在屋里听着外头的汽车喇叭唉声叹气,突然一声巨响,原来竟然是一辆货车直接撞到了张新国的家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新国气的火冒三丈,他想,自己已经够倒霉了,怎么倒霉的事情还是一桩桩一件件地找上门来,他当即就跑出门和货车司机吵了起来,可司机也非常的委屈,质问张新国干嘛闲着没事把房子修在马路中间,这么大一个路障摆在中间,又有几个人能及时躲避的?

司机说得倒也不错,这第一次车祸只不过是个预告罢了,接下来,张新国家门口隔三差五就会发生车祸,没办法,正常的马路不是这样设计的,哪有绕着房子直接拐弯的马路呢?

过路的司机们对于张新国的存在深恶痛绝,恨不得张新国一家人立马带着房子从他们面前消失,因为他们每次经过这里的时候都得小心翼翼,否则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交通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机倒霉,张新国一家人也没有幸运到哪里去,随着一次又一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张新国已经成为了交警队的常客,隔三差五就得去找交警帮自己协调交通事故,而且他们家的房子也被撞的伤痕累累,外面看着十分的凄惨,早就没了往日的风光了。

在接下来几年,又不断地有司机跑到交警队甚至市政府去投诉张新国一家人,张新国一家人不管有什么难处,都和司机们没有关系,司机只知道,张新国在这里一天,他们出事的概率就多一分。

有时候,出了交通事故,司机会直接对着张新国家的窗户吐口水,张新国一开始还出门和人家吵,后来自觉理亏,一听到外面又出现什么大响动,第一反应不是出门吵架,而是赶紧回屋紧闭房门,戴上耳塞,两耳不闻窗外事,以求得到片刻的清静。

过去的老邻居们偶尔会回来看看张新国一家,看到他们一家过成了这幅模样都十分的唏嘘,大家又劝张新国还是赶紧搬走得好,新的小区又干净又敞亮,怎么不比住在马路上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张新国觉得,自己既然已经当了钉子户,要是现在低头,岂不是给别人看笑话吗?

所以,哪怕生活上已经困难重重,张新国还是打死不搬走,张新国的妻子却受不了了,她每隔几天就要对张新国抱怨说:“咱们住的地方,这还是个人住的地方吗?你怎么就是不听劝呢?”

张新国心里其实也后悔了,他想到自己当年但凡不那么倔强,现在早就住上了新的小区,日子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可就因为自己当时一念之差,现在把全家人都拖累了。

住在这里,每天不仅是吃不安生,睡不安生,还经常断水断电,孩子们想要出个门都很不方便,原本这里该建些医院学校的,也是因为自己这座房子摆在这里,所以政府也不敢随便的出资修建,毕竟自己一个房子留在这里,影响的就是一整个区域的市容市貌。

可当年在决心做钉子户的时候,张新国实在没有想那么多,如今即便想明白也觉得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新国很想找到当年的开发商,让他们赶紧把自己的房子拆掉,可是张新国这个人最爱的是面子,这也是他最大的缺点,他拉不下脸,只要一开口服软,他就觉得自己没脸活在世上了,所以尽管心里早就有了搬走的想法,他却没有对任何人说出口。

这件事情到底要怎么解决呢?在张新国心里,这就是个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张新国想,这就是自己当初钻牛角尖的报应,恐怕自己到死都得住在这大马路上。

他没想到,2016年,在张新国已经当了足足14年的钉子户之后,转机忽然来到了他的面前。

回心转意

当时拆迁办来了一个新的主任名叫陆辉,他到任之后,立刻就从别人口中听说了张新国这个最为顽固的钉子户,其实社区里对于张新国的存在也非常的头疼。

张新国这是在和所有人赌气,可社区早就拿他没有办法,只能放任他在马路上接着生活,一边讨厌张新国给大家添麻烦,一边又担心张新国一家人在马路上出什么事,大家也是两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辉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觉得自己既然已经上任了,就要解决这个最大的问题,所以不久之后,陆辉便敲响了张新国的家门。

张新国家这些年已经很久不来客人了,看到陆辉之后,张新国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这个人肯定又是来劝自己搬家的,因此脸色并不太好。

可是陆辉进门之后,完全没有提拆迁的事情,只是关心了一下张新国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并表示以后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找自己。

这倒是让张新国倍感意外,这么些年,别人的冷言冷语,他早就听习惯了,但现在这个新来的拆迁办主任不提拆迁的事情,反而来关心自己,这倒让张新国心里有些不好受,觉得自己给人家添了麻烦,人家反倒来照顾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辉这次登门正是希望能够和张新国做朋友,陆辉过去见过的钉子户不止一个,他知道,这些钉子户其实背后都有自己的难处,没有谁愿意一直住在老破小的房子里,一直和政府较劲,钉子户吃亏更加严重,所以让钉子户过不去的其实更多的是心理那关。

因此,陆辉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化张新国这个钉子户。

果然,在陆辉一次次的登门关心之下,张新国渐渐敞开了心扉,面对陆辉,张新国开始说起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说自己其实也早就想搬了,可是14年来,全上海都知道自己这么个人的存在了,现在再让自己去找政府开口,那自己将来怎么见人呢?

陆辉一听到张新国自己原来也有搬走的想法,立刻觉得这件事情有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辉一边好言相劝,一边又为他理性地分析,陆辉说:“你不可能在这里做一辈子钉子户的,等到将来宅基地的产权到了,即便你自己不走,法院也会组织人过来强拆,到时候你可就什么也得不到了,但是现在搬走,我可以给你保证,你仍然能得到和当初一样的待遇,该有的四套房子一套也不会少。”

张新国听到陆辉的这份保证,不由的心动了,这么多年,他一直坚持不搬,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当时和政府已经是个闹翻的状态,他怕自己如果服了软,就什么也捞不着了,现在陆辉能保证给他和当年同样的待遇,那张新国就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再拒绝了。

不久之后,陆辉就给张新国拿来了协议,协议上明明白白地写着:拆迁之后,张新国立刻就能够得到四套房子的产权,还有270万的赔偿,和当年一模一样。

张新国看到这份协议,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坚持了14年,很多人都觉得如果突然放弃,心里会有不甘心,可现在张新国的心态和当年完全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最初拆迁的时候有人告诉他搬走,张新国肯定听都不愿意听,但现在只要能让他摆脱这大马路上的房子,哪怕吃点亏,张新国也愿意,何况现在他该分到的四套房子,一套也没有少,这就已经是张新国想都不敢想的好结果了。

张新国一点都没有犹豫就签下了协议,并对陆辉说,自己希望能够尽快拆迁,自己已经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陆辉安慰他说,很快他就可以开始新生活了。

2017年,张新国坚守了14年的房子也迎来了自己的拆迁时刻。

张新国站在马路边上,看着自己的房子一点点地变成废墟,心里涌上了无限的感慨,14年了,他在这套房子里仿佛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现在他才好像重新活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新国有时候会想,如果时间再回到2003年,政府第一次和自己来谈拆迁的事情的时候,自己绝对不会再去钻牛角尖了,只可惜,当年的他又哪里能够预料到接下来14年的后果呢?

要是别人看了,会觉得张新国吃亏,14年的坚持,最后一分钱没有多拿。可对张新国来说,他恨不得直接忘记这14年的经历。

这无数个日夜里,他几乎没有过一天愉快的日子,每天睁开眼睛,想的就是这一天又要怎么面对外界的眼光,怎么面对马路上的人来人往,做个新闻人物,一点都不令人高兴,只会让人觉得羞耻,张新国虽然倔强,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新闻人物,可偏偏就是这副脾气让他出了名。

陆辉很明白张新国心里在想什么,所以在房子拆掉,张新国搬入新家之后,陆辉安慰他说,人的记忆总是消失得很快的。

不久之后,大家就会彻底忘记张新国这个钉子户,他们一家人也可以和和美美地过平静的日子,对于现在的张新国而言,生活平淡就是最好的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