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就像一个沙包,你如果想要击穿它,先去找一把匕首,刺开一个口子,而不是用蛮力乱拳打在上面,有一百个人追随你,你可能就是下一个耶稣,或者下一个小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品牌营销上,六边形战士和独角兽,到底谁更容易死去?我们不谈成功。

我想起了我的两个邻居,请允许我回忆一下他们。

多年以前,人们喜欢背着黄书包,从写满口号的墙边走过,口号是大人写的,孩子们会在下面用砖头写上互相问候父母的小口号。

我有两个邻居,年纪相仿,都比我大七岁,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他们都喜欢背黄书包,张三的书包里,是书,李四的书包里,是破烂。

张三父母都是上海知青,在我们大院里,穿得比别人好,吃得比别人好,他喝完的奶粉袋子,别的孩子,还得去垃圾堆捡起来舔上几口,才能知道何为牛奶的味道,毫无疑问,他的学习成绩也好,每一门都好,加上长得白净,就成了我们大院里,毫无疑问别人家的孩子,我辈学习的楷模。

李四父母,都是我们本地土特产,热爱吃猪头肉,说话唾沫乱飞,除了会写自己名字,最大的文化储备,就是来自收音机里的单田芳,于是李四从小热衷于打打杀杀,也热衷于捡破烂,破烂可以让他每天都有收入,李四很大方,用这些钱,请我们更小的一批孩子吃冰棍,我们像苍蝇一样紧紧贴近在李四周围,他是我们大院里当之无愧的孩子王,他从小就自建了江湖。

李四问我们,张三到底哪里优秀?我们想了想,回答他说,哪都优秀!

李四说,对,无懈可击,哪里都优秀!但是,我有没有哪一点比他更优秀?

我们异口同声说到,你比他大方多了!

三十年后,张三和李四,人近半百,各自的人生故事基本已是定局。

完美无瑕的张三跟着父母返回上海,顺利考上大学,进了一家国企,跟一个上海姑娘完成了本地联姻繁殖,一辈子没有任何波澜起伏,大概率要在科长的位置上退休。

而李四,则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像无数来自底层的草根企业家一样,经历了辉煌、破产、东山再起,他人生的宗旨就是,财散人聚,他从长三角到全世界,遍地是朋友,他的生意穿越了经济周期,不变的是,他仍然在做破烂生意,如今换了一个名字,环保。

不一样的起点,如何减小最终的差距?相比较张三而言,李四的起点为零。

那么,落后者、追赶者、弱势群体,如何才能实现自我的突破?

贴个标签!为自己贴个标签,第一名可以说自己无所不能,六边形战士,但是如果你不是老大,你最好还是乖乖给自己贴个标签,做个有明确目标的人。

所以,我给我的公司取名贴个标签。这个理论在全球各种经典商业书籍中,均有阐述,《从0到1》、《赢》、《格鲁夫给职业经理人的第一课》、《精益创业》、《聚焦》、《定位》、《基业长青》,翻一翻都有答案,但是道理大家都懂,一操作就翻车。

拼多多这些年,只做了9.9抢iPhone(可以替换)这一件事,就用低价击穿了行业;而华为则用了全国持续最高的研发费用,成为了中国科技的第一代表;元气森林做了无蔗糖一件事情,就从根本没有机会的软饮行业,杀出一条血路。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其他事情做到及格,距离成功往往更近,占据小的利基市场。

特斯拉,除了自动驾驶和三电,其他东西做的极为简陋,业界称为毛坯房,但是这影响他的利润和行业地位吗?who cares?

比亚迪是六边形战士吗?很显然不是,人家早就有了极致性价比的标签,最近几大汽车活动中,汽车圈的大佬都对内卷的价格战,恨得咬牙切齿,其实,结论早就有了,打价格战,所有试图去跟比亚迪拼价格的新能源车企,一定倒闭。

大红大紫的明星,从来都是拥有个性的,不是长的有个性,就是性格突出,夜店里整容的工业化男男女女,个个都很帅很美,但是为何不是明星?因为没有特点。

我最近看到蔚来李斌一个采访,媒体问他蔚来能不能有个标签,李斌的回答很让我吃惊,技术、产品、服务、社区,全能!不偏科,不做ABCD选项。

本质上,在全世界范围内,目前蔚来是一家独特的企业,因为只有他在押注换电,不可否认李斌的融资能力是超强的,换做其他新势力,可能根本没有能力玩到今天,但是既然选择了换电,为何在业务和营销上不集中火力加大和种草换电的优势?

在这里,我可能就要犯病了,指点江山的老病,如果让李斌去做一次选择题,所有业务中,只能选择一个方向all in了,他会选择换电吗?如果是,这可能就是蔚来的解题思路。

反正,我如果买蔚来的车,一定是奔着换电去,因为其他环节,各家的水平相仿。

毕竟换电这个事情,对立面是所有其他充电的企业,集中火力把这件事情办好,是比登天都难的事情,但恰恰里程焦虑以及充电的等待时间,又是实打实的用户痛点,这件事情做成,蔚来就一定成,而且这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的事情,蔚来等于还解决了社会储能的问题,利国利民,更大程度上优化了能源结构,全中国可能90%的人都不知道,电是无法存储在电线里的,每天浪费掉的电,是很多的。

换电储电的故事,谁讲成了,就可以拿出来吹一辈子,蔚来目前还是幸福的,这个赛道里,没人跟你抢心智,只有你。

同样的道理,用在小鹏身上,也同样有效,行业里的人都知道,小鹏的智能驾驶是领先的,但是特斯拉稳稳占据了世界第一的心智,华为进来后,小鹏的智能驾驶标签也在被侵蚀。

从中长期来看,个头大的玩家,都意识到了,智能驾驶在未来买车决策中的地位,这是押注未来的必选项,过去三年的时间,小鹏错过了很多绝佳的机会,如何在后面重新在智能驾驶上,打开差异化,用场景和传播,重新夺回心智,这就是传播的聚焦点。

现在的消费者的逻辑是什么?所有新能源车企,都会做智能驾驶,上了高速都差不多,但是场景里的差距在哪里?没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

汽车,作为社会大宗全消费品类,我们的传播要用粗放型的全民科普,取代传统的精准人群知识灌输,共识是汽车传播往往忽略掉的一点,人人都认为奔驰是面子的时候,它才是奔驰,人人都认为宝马有驾驶乐趣的时候,它才是宝马,有几个买宝马的人,真正懂驾驶?

拿下99%的人群,人人都说小鹏自动驾驶全球领先,达成共识,这可能就是小鹏的解题思路,当然难度很大,对手有特斯拉和华为,但是的确也还有机会,毕竟特斯拉的FSD在中国不能用,窗口期还在。

其实,传播哪里有什么创新可言?传播的朴实无华的基础,就是实事求是,跟着产品走,换电就是蔚来的根,智驾就是小鹏的根,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就好。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bug,就是千万不要跟着竞争对手走。

所以,我很不看好淘宝和京东去跟拼多多打价格战这个事!人家的基因就是低价,但是淘宝和京东的基因一个是大而全,一个是保真保快,这就跟一个码字的天才作家,患有结巴,却非要去拍短视频一样。

高尔夫球场上,有一个共识,盯好自己的球,不要让对手的节奏打乱自己,扬长避短,而不是跟着对手去定位自己。

道理大家都懂,我也是一个创业者,实际操作中,克服人类欲望太难,别人问我,你公司能做什么?似乎传播方向的东西,我都能做,最终我自己的公司,也是乱七八糟,业务稀奇古怪,我们为什么做不了减法呢?因为,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总想求大求全。

同样是高尔夫的哲学,技术动作人人都懂,但是一上场,就想着打远,要成绩,结果就是三轮车,当你克服打远的欲望后,确保球在球道走,果岭不三推,恭喜你,稳稳九字头了。

六边形战士,在营销行业,是一味毒药,对于巨无霸公司来说,是慢性毒药,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快速毒药。

你还记得万达曾经做的百万腾吗?万达、腾讯、百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流量有流量,死的速度有多快?你还记得一百年前,福特是如何用一款T型车,打败了拥有众多品牌的巨无霸通用汽车吗?

传统就像一个沙包,你如果想要击穿它,先去找一把匕首,刺开一个口子,而不是用蛮力乱拳打在上面,有一百个人追随你,你可能就是下一个耶稣,或者下一个小米。

每一个班里,混的最好的,都不是面面俱到成绩最好的那个人。

这篇文章,写的真可恶,全部都是好为人师,写得自己都恨自己,我就纯属胡扯,当个笑话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