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中古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已经85岁的乾隆在勤政殿宣布退位,并公布了自己早就写好的遗诏,当场宣布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他自己则决定在第二年正式退位。后来第二年乾隆果然信守承诺让位给颙琰,并改元嘉庆元年(1796年),而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在宣布嘉庆成为皇位继承人之后,乾隆却不顾年迈亲自带着嘉庆去了一趟天津蓟州朱华山,此行乾隆是带着嘉庆去祭拜一名九岁夭折的孩子,并且乾隆还当场让即将继位成为皇帝的嘉庆对这名孩子的墓前行君臣跪拜大礼,这名九岁夭折的孩子究竟是谁?为何乾隆会让即将成为皇帝的嘉庆行君臣跪拜大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庆其实并非乾隆内心中最属意的继承人选

乾隆带嘉庆祭拜的这名孩童其实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的嫡子、嘉庆的二哥端慧太子永琏。

永琏是乾隆与原配皇后富察皇后所生嫡长子,虽然乾隆此前已有庶长子永璜,但是乾隆内心中嫡庶观念很强,他更加偏爱和喜欢嫡子永琏。

永琏出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作为乾隆的嫡子,他自出生就受到了父亲乾隆和爷爷雍正的喜爱,雍正更是亲自给他起名字为永琏,这个名字的寓意更是隐示承宗器之意,可以说永琏从出生就已经代表着他获得了爷爷雍正认可,要被立为皇位继承人选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乾隆继位之后,乾隆考虑到清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到父亲雍正这里,历代皇帝没有一位是嫡子身份继承皇位,因此内心嫡庶观念很强的乾隆就决定从自己这里要册立嫡子为皇太子,所以乾隆继位之后立刻就遵循雍正秘密立储的方法,将永琏的名字写于遗诏中,将其册立为皇位继承人,并将遗诏封于“正大光明”匾之后。

但是永琏没福气,被乾隆秘密册立为皇位继承人两年之后,乾隆三年(1738年)年仅9岁的永琏就染病夭折了。永琏是乾隆内心属意的继承人选,他的突然夭折让乾隆十分悲痛,乾隆为此罢朝五天。

之后乾隆命人将自己当初早就写好的秘密立储遗诏从“正大光明”匾后面取下,然后公之于众,乾隆公布了自己继位之初就已经决定秘密册立永琏为皇太子继承皇位,现在永琏虽然夭折,他在世时没有成为皇太子,但由于乾隆已经秘密册立过,因此乾隆命礼部和内务府以太子之礼将永琏安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以太子之礼将永琏安葬,那就应该给永琏上太子的谥号,乾隆又追谥永琏为端慧皇太子并昭告天下,同时乾隆还下令以后在书写公文时要避讳永琏名字中的“琏”字。可以说永琏在死后得到了太子一切应有的待遇。

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皇考命名,隐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极后,恪守成式,亲书密旨,召诸大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榜后,是虽未册立,已命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礼用皇太子仪注行。
——《乾隆谕旨》

永琏虽只九岁就夭折,但乾隆对永琏的太子名分和丧葬事宜极为重视,锦州知府善琏因为名字中的“琏”字要避讳永琏名字,于是善琏被乾隆改名为善连,可见乾隆对永琏太子名分的重视。乾隆还对永琏的丧葬事宜极为重视,派遣了工部多名重臣去给永琏选择墓地,最后由乾隆亲自选定天津蓟州与河北遵化清东陵山脉相连的朱华山作为永琏的墓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朱华山附近还有部分农民居住生活,乾隆为了让儿子永琏葬到这块万年吉地,下旨让内务府加倍赔偿朱华山附近农民的搬迁费用,根据内务府记载,为了搬走朱华山附近的农民内务府总共花费了三千零五十六两作为被选中墓地内的农民搬迁费。

最终永琏的墓地被圈定为朱华山内二顷七十三亩八分九厘地为墓葬地禁区,给永琏修筑陵寝内务府花费了十六万八千二百三十五两白银和三百七十八两九钱金叶子,这还不包括工部提供的优质建材不计其数。

因此永琏的陵寝也是清朝最为豪华,规格最高,也是唯一的皇太子陵寝。其实乾隆在永琏的墓葬规制上明显是超出了规格,而且后来他还为永琏逾制了。

永琏下葬之后,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时节乾隆都派王公贵族重臣前往朱华山去祭奠永琏,在永琏夭折后最初几年,乾隆都派遣自己的五弟和亲王弘昼前往朱华山祭奠永琏,要知道弘昼以辈分身份而论是永琏的亲叔叔,先不说永琏生前不是皇太子,即便生前是皇太子的身份,按照正常祭奠礼仪,也不至于让亲叔叔弘昼亲自前往祭奠,理应由朝廷重臣或者非直系的皇室宗亲去祭奠即可,哪有叔叔祭拜侄子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永琏死后这种祭奠待遇,这哪是皇太子的待遇,这完全是帝王死后才能享有的待遇,所以说乾隆在永琏死后的祭奠之礼上逾制很多。

从这些也是能说明永琏是乾隆最属意的继承人,也是乾隆最心爱的儿子,永琏夭折可以说是乾隆的一生之痛,所以他希望继承他皇位的嘉庆及嘉庆的子孙后代都永远尊崇永琏。

乾隆带嘉庆去祭拜永琏,也是想告诉他,永琏才是自己心目中最属意的继承人,而嘉庆的皇位应该算是永琏“让”出来的。所以史书中记载乾隆带嘉庆祭奠永琏时曾说过“端慧皇太子先曾密立。已有名分,非因以弟拜兄之故”。

乾隆说完这句话,就让嘉庆向永琏的陵寝行君臣跪拜之礼,之后乾隆命礼部记录下来这一刻,并将之载入清朝礼仪会典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琏在九岁夭折,自然没有生育子女,而且死后还被追谥为皇太子,有了皇太子的名分,因此乾隆怕给永琏过继嗣子会引起对皇位的争端,所以乾隆没有给永琏过继子嗣。

而乾隆又担心自己去世后嘉庆这一系的后代帝王会把永琏淡忘掉,永琏墓葬的香火也会随之断掉,因此乾隆才会在宣布嘉庆为皇位继承人后,命他去给永琏陵寝行君臣跪拜大礼,他就是希望让嘉庆及其后世子孙帝王都记住,嘉庆的皇太子之位得自于永琏,让嘉庆及其子孙后世帝王都能尊崇永琏。

最终乾隆也没有白费苦心,乾隆去世后,嘉庆对永琏确实尊崇备至,曾多次亲临朱华山祭奠永琏,并且嘉庆在临终前还在遗诏中叮嘱继承人道光要看护好端慧太子陵寝,道光继位之后也曾三次亲自到朱华山祭奠伯父永琏,因此乾隆的一番苦心并没有白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带嘉庆祭奠永琏还有是一层意思就是他想继续说了算

其实乾隆对于提前退位这件事是比较纠结和矛盾的事情,自古以来主动退位当太上皇的人都是像赵武灵王、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这样的人,赵武灵王让位后被活活饿死,李渊和李隆基都是遭逢国家大变被迫让位,在让位之后的日子过得也不好,颇受儿子们的冷落。

所以乾隆也担心自己主动让位后,会受到嘉庆冷落,晚年的日子不太好过,但是乾隆年轻的时候曾经对外说过自己将来在位年限绝不会超过爷爷康熙,毕竟乾隆继位时已经25岁,要知道康熙在位61年,乾隆说这话的时候万没想到自己会活超过85岁,因此当乾隆85岁真正到来时,他真的很纠结到底是信守诺言退位,还是继续当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乾隆想出了让位不让权的办法,乾隆决定退位后在名义上是太上皇,因此在乾隆退位之后,批阅奏折,军事行动,人事任免等大事都需要由乾隆决定,这就意味着实际的军政大权还是牢牢抓在他的手中。

而嘉庆在继位之后只负责主持庆典,出席一些典礼活动,就好像现代的日本天皇一样,就像个吉祥物一般。

乾隆在退位之后对外仍然称“朕”,他所颁布的旨意也是称为“敕旨”;大臣们在上书行文时,遇到太上皇三个字都要像皇帝一般抬三格书写,而已经继位的正牌皇帝却只需要抬两格;乾隆的生日被称为万万寿日,嘉庆的生日才称为万寿日,并且乾隆的生日还要依旧像皇帝一样成为国家的节日,全民休假,这样一来就是代表着乾隆退位后清朝又多出一个节假日,嘉庆的生日要休息,太上皇乾隆的生日还要休息;最为证明乾隆不想退位的就是嘉庆继位后,紫禁城之外年号都用嘉庆年号,紫禁城内却依旧沿用乾隆年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