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海军组织专题宣讲活动引导新兵走好军旅第一步——

听“老班长”讲奋斗故事

■汪新颖 高卓妍 解放军报记者 胡云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级军士长马少利(右)与新兵分享成长经历。李莹 摄

“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刻苦训练、奋勇争先,担起一个兵的职责使命、发挥一个兵的极限潜能、彰显一个兵的血性担当……”

日前,东部战区海军组织“扎根海疆、建功东海”专题宣讲活动,来自航空兵、水面舰艇等不同类型部队的6名优秀军士代表依次登上讲台,围绕“怎样走好军旅第一步”“如何看待苦与累”“平凡岗位如何有所作为”等话题,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强军感悟,引导新兵系好军旅人生“第一粒扣子”。

“新战士缺少‘我是谁’的正确认知,需要‘成为谁’的有力引导。”东部战区海军机关一名领导介绍,“网生代”新兵文化水平高、思维方式活、自主意识强,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引领比单纯说教更加有效。此次宣讲活动,他们注重用先进典型的过硬事迹引领“兵之初”,为新兵更好融入军营、加速成长进步注入精神动力。

一级军士长马少利神采奕奕登上讲台时,胸前一枚枚闪亮的军功章,顿时吸引了台下新兵的目光——“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军士”、战备训练二等功……大家都想听听,这些耀眼的荣誉背后,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奋斗故事。

“作为一名军人,就要强打仗之能、担胜战之责!”交流中,马少利深情回顾自己从列兵到一级军士长,从舰炮专业“门外汉”到战友公认“兵专家”的奋斗历程。台下新兵听得心潮澎湃,眼神里充满敬佩。一名新兵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所有向上生长的力量,都源自向下扎根的坚守。”

“看着你们充满朝气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28年前的自己。那时候,我刚穿上还没有肩章的迷彩服,心就飞到了大洋上……”站在讲台上,“全军优秀军士”李洪财为新兵分享了自己骑鲸蹈海的经历。从上艇之初从零起步摸管路、钻舱底、学专业,到在惊涛骇浪中操舵盘、把航向,20多年军旅生涯,李洪财铆在不足一平方米的战位上淬炼本领,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聆听他的强军故事,不少新兵感叹:“这才是新时代革命军人该追的‘星’!”

台上,老兵们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朴实的话语中尽显血性担当;台下,新兵们端坐静听、心潮澎湃,对军人的使命担当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一个个打动人心的强军故事,如涓涓细流浸润新兵心田、点燃奋斗激情。

“怎样才能变得跟您一样优秀”“我想在部队长期服役,现阶段应该打好哪方面的基础”……集中宣讲结束后,老兵们深入班排,走到新兵中间分享心得、交流经验,新兵们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踊跃提问。

二次入伍的新兵曾世超曾是一名观通兵,退伍完成大学学业后,又一次选择参军入伍。“再次穿上军装,理应走在前列,我却找不到前进方向。”交流中,曾世超向马少利道出自己的困惑。马少利结合自己多次从头学习新型武器装备操控的经验告诉他:“既要敢于归零,也要善于归零。真正把自己当成初次入伍的新兵,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某连学习室内,聆听老兵邱春暖“参与飞行保障任务千余次无差错”的先进事迹后,新兵张潮伟深有感触地说:“发扬工匠精神,干好本职工作,小岗位也能干出大成绩!”

班排宿舍里,三级军士长曹爱虎与新兵深入交流,为大家传授整理内务的技巧。“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内务既是每个战士的‘门面’,也是作风意志的体现,一定要让‘门面’有‘排面’……”曹爱虎生动幽默的话语,让新兵们在笑声中领悟了搞好内务的作用和意义。

听着“老班长”故事成长,照着“老班长”样子奋斗。通过深入交流,新兵们对基层舰连生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对个人成长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对军人职责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活动结束后,新兵们纷纷表示,要在接下来的学习训练中,瞄准成长目标、苦练打赢本领,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