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复旦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新设望道新闻卓越班(本研贯通),今年首次高考招生。另外,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也有亮点。

望道新闻卓越班:体验“元宇宙”般人生

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培养国家需要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才,望道新闻卓越班今年首次招收15名学生,进行本研贯通式培养。

以“数智化、国际化”理念构架全新课程体系,卓越班既有专业核心、进阶课程,也有与人工智能、心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的跨学科课程。

《观察中国:热点新闻解析》就是一门为望道卓越班新开设的课程,由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新闻学(望道新闻卓越班)项目主任李泓冰主讲。

“前一天在黄河滩上采访移民迁建,与大家称姐道妹,第二天就在顶尖科学家论坛与诺奖得主对谈科研人生。这就是我的记者生活。如果说有一种职业,可以不用换穿戴任何AI设备,就可以体验这种‘元宇宙’般的人生,我想非新闻工作者莫属”,李泓冰说。

光子计划—院士班,院士团队指导,培养信息科技领军人才

“我们已邀请9位院士、搭配多位青年领军人才组成院士指导团队,由院士亲自遴选、亲自选题、亲自指导、亲自规划,对学生从本科一年级开始进行本研贯通培养”,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赵海滨说。

不久前,学校“复旦信息星”发射。金亚秋院士团队在卫星载荷、平台研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也是“光子计划—院士班”导师之一。

为了确保院士能与每位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指导,每个指导团队每年招收3名以下学生,并在本科期间辅导学生做一个科创项目。“每学期学院还会邀请院士团队组织光子计划班级学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研学实践活动”, 赵海斌说。

“光子计划”每期招收不超过20位学生,通过高考直招和校内遴选两种方式进行选拔。围绕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生物医学工程四大方向, “光子计划”设计光电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融入研讨式教学,在打牢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