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没有跟错人,那这个位置现在就是我的。”

1955年,在得知大授衔的10位元帅是谁之后,香港有个老人指着朱老总的位置,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个老人有什么本事,敢和朱老总相提并论?他为什么说自己跟错了人?当时他又跟了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怕遭牵连离家

这个老人叫张发奎,在当年是声名显赫的将领。

虽然张发奎和蒋介石、汪精卫比起来没有那么有名,但在我党中,张发奎对许多人都有提携之恩。

张发奎出生于清末,那时中国孱弱,各个爱国的民主义士为了救国寻找了许多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小时候,维新派和革命派轮番上场。但清政府这个腐朽的大厦,虽然摇摇欲坠,却始终没办法轰然倒塌。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一边加紧对列强谄媚,一边则在百姓身上施以重压。面对重重剥削,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他的家境还算不错。当时科举还没有被废除,他的父母还有让他读书做官的希望。

可没等张发奎读几年私塾,朝廷就下发了关于科举废除的圣旨。这下子,张发奎没了做官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不让他读书,反而把他送到了高等小学学堂去。张发奎在读书上有一定的天分,本身也愿意努力。

他深深地知道,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年代,如果一个人不能出人头地,那就只能成为一粒尘埃,随波逐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没有了科举,但只有读书才能明理,才能寻找拯救国家的道路。就在辛亥革命的那一年,张发奎的人生却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那年夏天,张发奎和自己的同学出去游泳。河里水深,还有暗流,两人不熟悉情况贸然下河,终究酿成了惨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的同学不慎溺亡,张发奎害怕此事牵连到自己,连家都没回就跑了。他一直跑到了广州,去染坊当了个学徒。

当时广州的革命气氛正浓,张发奎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决定参军报国。为了不被人发现自己,他才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张发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张发奎考入军校,并参加了由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张发奎很信仰孙中山,他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才是真正能为中国带来光明的。

当时袁世凯上台,孙中山失去了大总统的位置。就算这样,张发奎也没有想过要离开孙中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张发奎升入武昌第三陆军中学。张发奎在军校的时候,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放在了钻研近现代的战争上。

张发奎从军校毕业后,正好是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的时候。张发奎担任孙中山的侍卫,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虽然发动革命,但他没有自己的部队。每次战争,孙中山都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力量来发动。

这样一来,战争的不确定性就太大了。尤其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背后捅盟友一刀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孙中山忠实的拥护者,张发奎在粤军中奋勇作战。陈炯明炮轰总统府之后,曾经拉拢张发奎为自己效力。

陈炯明让张发奎在陆军小学的校长给张发奎写信,想让他来自己的阵营。可张发奎坚持支持孙中山,不惜和校长断绝师生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伐名将,两难选择

在孙中山重回广州的时候,也是张发奎一马当先驱逐陈炯明。为此,他被升为了团长。

在这次危机中,孙中山感到自己没有兵马的无力。在苏联的支持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创建了黄埔军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虽然不是黄埔军校毕业,但在大多数人都要报考黄埔军校,以此来进入军队的时候,张发奎早就在军队效力好几年了。

有人可能会说,张发奎到现在也只是个团长而已。但张发奎的这个团长,可是和后来国民党内部的团长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当营长的时候,是在孙中山的警卫团中。当时和张发奎同级的两人,一个是叶挺,一个是薛岳。

而张发奎成为团长之后,叶挺和薛岳都还不是团长。张发奎虽然进入孙中山警卫团的时间短,但他比叶挺和薛岳发展的都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去世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关注他的继承人是谁?张发奎没有想那么多,他在家闭门谢客三天,任由自己沉浸在悲痛中。

三天是他给自己的极限,因为他知道,孙中山的遗志还没有完成,他还需要带着孙中山的遗志继续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就露出了他的野心。蒋、汪两人开始争权,都在说自己才是正统继承人。

孙中山去世之前,曾经留下了三份遗嘱,其中的两份,都是由孙中山口述,汪精卫执笔记录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此,汪精卫才被看做孙中山的继承人。但蒋介石也说,孙中山在去世之前,嘴里一直呼唤着“中正”。

尽管蒋介石想和汪精卫争,但汪精卫在国民党元老的拥护下,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对此没发表任何看法,在他看来,谁是孙中山意志的继承者,谁就是他要拥护的人。

所以说蒋介石在背离革命之前,也深陷国民党政府的争权漩涡中。不过蒋介石有一点,是汪精卫比不上的,那就是他有军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埔军校校长这个身份,让蒋介石拥有了一大批自己的嫡系心腹。掌握了军权的蒋介石,自然也想掌握政府。

可有着国民党左派拥护的汪精卫,虽然手中没有兵权,却还是坐稳了国民党主席的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发奎虽然拥护汪精卫,但他时刻谨记孙中山北伐的愿望。所以他一直带兵出征,只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清明的社会。

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成立。这支军队中,有着原孙中山警卫团,和原本的铁甲车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支军队,包含了孙中山曾经最精锐的部队。第四军成立后,开始了对陈炯明的征讨。

在这次东征中,张发奎遇到了比自己多20倍的敌军。陈炯明原本就因张发奎不愿归顺自己,和张发奎之间有龃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下张发奎落入下乘,陈炯明一定要让张发奎后悔。他让自己手下的人活捉张发奎,但要把张发奎的部下消灭殆尽。

张发奎知道,自己落入陈炯明手里讨不了好。尽管己方处于弱势,张发奎还是奋力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和敌军激战一天之后,张发奎终于等到了友军的支援。在两军合力之下,终于一举将敌人击溃。

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张发奎积极响应,担任了十二师师长,和叶挺等人并肩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背离革命之后,张发奎就要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是执行孙中山国共合作的想法,还是选择拥护汪精卫,将自己手下的我党党员驱逐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1927年的时候,张发奎已经升任第四军的军长了。作为叶挺的顶头上司,张发奎的第四军其实有很多我党党员。

蒋介石背离革命之后宁汉分裂,张发奎选择了拥护汪精卫。但汪精卫也不想维护国共合作,同样也背离了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张发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策应我党参加南昌起义,一个是迎合汪精卫的命令,将贺龙和叶挺诱捕。

最后,张发奎选了第二条路,他选择了忠于汪精卫。不过虽然张发奎没有选择我党,但在对我党的追捕上,他还是放了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后来宁汉合流了,张发奎也是汪精卫坚定的支持者。只不过汪精卫后来公开投靠日军,才让张发奎和他彻底决裂。

但其实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汪精卫一直都是支持抗日的。和蒋介石一开始主张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同,汪精卫认为抵御外辱更加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东三省沦陷之后,张发奎几次要求出兵抗日,但蒋介石对他的请求置之不理。汪精卫虽然同意他的请战,却没有钱给他当军费。

张发奎徒有一腔报国热血,却没有施展的地方。蒋介石不仅不让张发奎抗日,反而屡次派他对付我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我军早期的起义队伍,基本上都是从张发奎的部队里出来的。叶挺、叶剑英、卢德铭等起义将领,基本上都是张发奎的下属。

在国民党的时候,张发奎也是对我党态度最好的。他从不会囿于党派之见,对我党有能力的将领大加提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张发奎向蒋介石请战,但蒋介石对他有忌惮,所以一直不允许他上战场。

张发奎没有办法,只能接受了自己在国民政府里的职位。他虽然离开了前线,却把自己手下的军队,都投入了抗日战场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以来,张发奎和蒋介石都是互相不对付的状态。尤其是蒋介石在抗战期间,还一门心思搞内讧,更让张发奎愤怒。

蒋介石为了不让张发奎有机会背叛自己,所以给他的都是高位虚职,没有一点实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开始后,张发奎不愿意和蒋介石一起打内战。对于蒋介石清剿我军的要求,张发奎也是消极执行。

1949年7月,张发奎从国民党政府辞职,前往香港定居。晚年的时候,张发奎总会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看到大授衔的消息时,张发奎不由得发出长长的感叹。我军五个元帅林、贺、陈、徐、叶都曾是他的属下,如果他选择起义,成就定然不会低。

可惜张发奎一念行差踏错,落了个半生被排挤,最后远离军队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