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洁峰著《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南京出版社/广州出版社,2024年6月。

卢洁峰著《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日前由南京出版社、广州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家世、求学、执业、陨落、杰作和附录6大篇共16章,35万余字,对吕彦直生平与事业进行了全面钩沉、研究与论述,史料丰富新颖,图文并茂,可谓是目前吕彦直研究领域最全面、深入的奠基之作、工具之作。

吕彦直(1894年7月28日-1929年3月18日),字古愚,小名渤生。安徽滁县(今滁州市)人,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他设计、监造的南京中山陵和由他主持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富有中华民族特色又融汇东西方建筑技术与艺术,是中国近代最具代表性的大型建筑组群,在建筑界乃至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英年早逝的吕彦直,他的名字除了跟中山陵和中山纪念堂紧密相连外,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只是他的生平和事业的许多方面以往公众所知不多。

而《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一书的作者卢洁峰,她对吕彦直的研究正缘起于1998年的一次对广州中山纪念堂维修的采访。她在中山纪念堂大修工地蹲点半月,为这座宏伟建筑的超前设计所震撼,为建筑师吕彦直中西结合的超凡技艺所折服。她也发现: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史一片空白,建筑师吕彦直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遂决心填补之,由此开启了她的“寻找吕彦直”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目录页之一。

二十几年来,卢洁峰到山东省东平县彭集镇的吕姓聚居地吕家庙村,拜访吕氏族长吕传寅先生,查阅吕氏族谱;到天津和平区寻找吕彦直的出生地;到北京清华大学寻找吕彦直的学籍档案;到上海四川中路寻找“彦记建筑事务所”;到南京中山陵实地考察,一路追寻吕彦直的足迹。2003年,卢洁峰著《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的出版,填补了广州中山纪念堂建筑史的研究空白,其中第五章“建筑师吕彦直”,以实地调查研究的结果,推翻了吕彦直籍贯“山东东平”的旧说;对吕彦直的家庭出身及成长路径作出合理的研判。卢洁峰在2007年出版的《吕彦直与黄檀甫——广州中山纪念堂秘闻》中,则以其首次披露的吕彦直童年照、工作照、吕彦直手稿,以及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的建筑现场照片刷新了人们对吕彦直的认知。

而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一书中,纳入了更多近年来作者考察和研究吕彦直史料和档案的最新发现。作者以“历史顺序与逻辑顺序相统一”为原则,按时序铺展史实,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吕彦直既短暂又漫长的人生历程;传神地再现了吕彦直早年及大学时代的求学经历、生活场景与工作细节;连带发掘并展现了一批吕彦直的同学、校友、同事、助手鲜为人知的生平履历、求学及工作事迹,进而填补了中国科学史、中国近代建筑史,尤其是吕彦直研究的许多空白。

书中许多史料都是首次公布于众。例如,在“求学”篇的“在康奈尔大学的日子”一章中,作者以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注册簿为依据,发掘出1913-1918年吕彦直的全套学籍资料,以充分的史料说明:1913年9月22日,通过入学考试后的吕彦直,入读康奈尔大学西布利机械工程与机械艺术学院的5年制班;1915年9月27日,在取得西布利学院5年制班大一、大二全部学分之后,吕彦直考入了康奈尔大学建筑学院4年制班,转学建筑学,从大一读起。其间,拼命积累学分、跳级,最终于1918年12月20日,获授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提前毕业。

书中以1915-1918年《科学》月刊为依据,系统发掘并独立考证了吕彦直为中国科学社作出的贡献,除了成为科学社第一批社员与股东,为《科学》译稿、选图、绘图之外,1916年9月,吕彦直还为中国科学社设计了社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内页之一。

卢洁峰在书中并没有止于史料的简单罗列,而是对吕彦直的作品,尤其是对吕彦直设计的中国科学社社徽展开透彻的分析,首次把吕彦直为中国科学社设计社徽这一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的事迹,以及中国科学社社徽的设计意匠,呈现于世人面前,令吕彦直的历史贡献,不再局限于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的建筑设计。

当然,吕彦直学成回国后参与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的竞标并夺冠的历程与曲折,是本书的浓墨重彩之处。从1926年1月7日深夜吕彦直与杨铨等一行在上海北站搭乘沪宁快车开始,作者以确凿的史料,还原了吕彦直迎难而上,在中茅山南坡175米的标高处,用六分仪测定孙中山墓及祭堂地点;闭门谢客,不舍昼夜地赶制中山陵图文;参加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图案的设计竞赛并夺冠;同时出任南京中山陵与广州中山纪念堂及纪念碑的建筑师,直至12月31日,向筹委会提交中山陵工程简要报告等全年的工作场景与历史细节。写人之外,“杰作”篇章中更是为吕彦直代表作上海银行公会大楼、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等的设计与建造钩沉出了宝贵的设计与工程档案,也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比如,书中详述了中山纪念碑的石材来源、碑石的运输,以及建筑经过,并结合作者的实地踏勘,展现了纪念碑的内部结构以及抵达碑顶的钢板螺旋形楼梯、碑顶内部面积等鲜为人知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卢洁峰关于吕彦直研究的部分成果,曾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

作者把吕彦直一生的经历与作为,概括为“生逢其时,天降大任,时代符号”十二个字。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吕彦直的家学渊源与一生的经历与事迹,书后附录了《吕彦直的父亲吕增祥》《吕彦直年谱》,以及吕彦直遗作之一的《孙中山先生祭堂坟墓工程说明书译文》。

《中国近现代建筑奠基人:吕彦直传》一书的作者卢洁峰,跨领域研究者,现居广州,其代表作还有《广州中山纪念堂钩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仁安羌解围战考》(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从黄花岗到红花岗:广州先烈路钩沉》(暨南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