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在事先根本没有进行防备的情况下,美军飞行员朝我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投放5枚导弹,造成3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惨烈局面。

美国却恬不知耻,坚持说这个事件是一场“误炸”导致的。

可2004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布自传,在书中就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一事说出了“实情”。

然而,没隔几年,美国政府当年推出的造成这一事件的“元凶”却被离奇暗杀了。

克林顿在自传中说了什么?“元凶”又为什么被暗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凶手”被杀害

“凶手”被杀害

2009年的一天清晨,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了一起命案。

有一对夫妻在劳登郡兰斯当的河畔公园里散步时遭遇他人暗杀。该名男子身负枪伤,在路人发现前就失去了呼吸,不治身亡。他的妻子则是受到了重伤,经医院抢救活了下来。

警方收到报警电话后立即出警,并且调查了受害人的身份。

死亡男子名叫威廉·班尼特,是一个退役军人。这个名字一出现,立刻就给这起命案罩上了神秘色彩。

威廉·班尼特原本是美国陆军的中校,退役前几年一直为CIA工作,直到2000年才被辞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对班尼特为何被杀害一事的调查,参与案件的警察们发现,在班尼特为CIA工作时,曾经参加了两次重大事件。

班尼特曾经为伊拉克军队的情报训练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教了许多伊拉克情报员如何展开工作。

除此之外,他是美国军队“误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元凶”。正是因为他在工作中的不当操作,最终酿成了错误并且让美国政府为此付出了大量金钱来赔偿。

而且,警方经过调查发现,在班尼特因为“失误”被CIA开除后,他并没有就此停止工作,仍然在暗中为CIA效力。

班尼特的死亡,会与他退休前的工作内容有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警员们想要沿着这两条方向分别进行调查的时候,案件发生的第二天,FBI的特工出现在了这里,联手前来的CIA工作人员一起,带走了班尼特遇难的所有相关资料和证据。

FBI还要求当地警方不得再深入调查此事。警方就班尼特遇难事件展开的工作就此停止了。

FBI对班尼特遇难这一事件动了这么大的阵仗,还禁止警方调查取证,并且将这个事件完全封锁,不允许走漏任何风声。

他们的种种行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十年前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这件事,是否另有隐情呢?

否则,FBI为什么会如此看重班尼特的死亡并且禁止警方调查这件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的处理

美国政府的处理

1999年,班尼特由于曾经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卓越情报能力,被CIA选中。在北约侵犯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这一事件中,班尼特主要负责核查并标注美军轰炸任务的最终目标。

可以说,班尼特在北约的空袭计划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同年5月,CIA收到了美国政府下发的指令,美国高层官员要求美军轰炸南斯拉夫军事总指挥部。

这一指令一传到CIA,那就意味着轮到班尼特的工作了。他需要向美军飞行员标注出这场行动的最终轰炸目标。

令人值得深思的是,CIA负责管理地图的工作人员给了班尼特一个早年版本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班尼特根据得到的信息,在给予美军飞行员的地图上标注出了轰炸目标的位置。

但是,南斯拉夫那几年拆毁新建了许多建筑物,原本的南斯拉夫军事训练指挥部早就搬迁到了另外的地方。

然而,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这份“错误”的地图就被送到了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手中。

紧接着,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轰炸。

这是美国政府对中国做出的解释,他们说这场事故纯粹是“误炸”,可这个解释,显然并不能让国人信服。

这一事件的发生令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格外愤怒,我方要求美国政府就此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府坚持这件事是“误炸”。在看到中国对此紧咬不放后,他们推出了班尼特作为此次“误炸”事件的“元凶”,并且解雇了他和另外几名负责人。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表示对这件事的发生很是抱歉,向中国政府赔偿了一大笔美金。

中国人民对美方轻描淡写的停职和赔偿很是愤怒,美国政府的敷衍行事并没有让我国人民满意。

美军轰炸导致了3人死亡,这可是活生生的人命!怎么能用轻飘飘的解聘主要负责人和赔偿金钱来简单衡量呢?

更何况大使代表着中国的身份和国际地位,难不成美国是想向中国宣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美国接下来的做法,仿佛并非如此。在这一事件中,班尼特被美国政府认定是“元凶”。

然而,就在班尼特被杀害的第二天,FBI就介入此事并且要求当地警方停止调查。

这件事情最终不了了之,却让众人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克林顿自传

克林顿自传

其实,早在2004年,美国前总统出版的自传中,就对此事是否存在隐情有所提及。

克林顿在自己的自传《我的生活:克林顿回忆录》中向读者揭露了许多他先前在美国政府工作时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秘密”里面,克林顿提到了关于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一些先前从未被美国官方公布的细节。

克林顿在说这件事时,仍然坚持美国政府“误炸”的说法。但是他坚决表明,自己从未参与过这场“轰炸”事件的任何一个步骤,将责任撇干干净净。

并且,克林顿将自己基于此事对中国政府和遇害人员家属的赔偿写的清清楚楚,明显想借此让中国政府和人民减轻对他的愤怒之情。

但是,克林顿在最后写到,他和当时担任中国政府总书记的江泽民沟通如何协商解决这件事时,江泽民主席对科技遥遥领先他国的美国“误炸”这一行为很难相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林顿表明看法,他自己也很难相信这件事的发生。CIA的技术不应该出现这样严重的失误。

克林顿终于悄悄地暗示,这场事件并不是失误下的意外。但是他拒绝承认是当时的克林顿政府酿成的恶果。

他认为,这场事件极有可能是意图破坏中美关系的美国政府内部的反对党派密谋而产生的。

总结

总结

如今,对于美军轰炸中国大使馆的真正原因,仍然有许多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现在的中国是富饶强大的,强悍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不容许他国肆意挑衅。

中国政府绝对不允许25年前的惨案再度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