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远志是毛主席唯一的亲侄女,他对这个侄女非常关心,甚至胜过自己的孩子。

他想让侄女多看看自己,和自己说说话,但是毛远志却总是不去看主席,只有主席生日、李敏结婚这样的大日子她才会出现,这让主席这个伯伯有些伤感。

1963年,毛主席70大寿,毛远志带着女儿终于来到了中南海看望毛主席,主席一见到毛远志,就“委屈”的对侄女说:“远志你可算来了,你怎么都不来看我?”

听到伯伯说这话,毛远志很伤心,低头不语,像是有什么苦衷,但是她还是没有和主席倾诉,而是上前关心的拉着伯伯的手问他的身体情况,主席欣慰的和她说着话。

主席这么关心毛远志,她为什么不去看望主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志的父亲是毛泽民,毛泽东的弟弟,毛泽东参加革命以来,家里的兄弟姐妹都选择跟随着毛泽东,毛泽民1921年就跟着毛泽东外出参加革命,很少回家,好几年都见不到个面,唯一的女儿毛远志就成了“留守儿童”。

1922年,毛远志出生于湖南韶山冲,母亲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丈夫外出革命去了,王淑兰就自己带着女儿在老家。

毛远志的童年是和毛岸英、毛岸青一起度过的,虽然是和两个男孩子,但是毛远志的气势却一点不弱于他们俩兄弟,什么上山下河,她都玩的不亦乐乎,门清的很,杨开慧看这孩子这么调皮,直说她“野妹子”。

从出生起,毛远志就没有见过自己父亲,只有在她5岁的时候毛泽民回来过一次,只待了3天,也许正是因为极少见到父亲,所以关于父亲的那少得可怜的记忆就非常清晰。

她记得小时候她和毛岸英俩人分别坐在父亲的俩腿上,父亲耐心的给他们讲故事,那时候的记忆非常美好,她每次想父亲就会想起,心中涌动着一股温暖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伐革命失败之后,韶山随即陷入一阵白色恐怖,为了妻儿的安全,王淑兰带着毛远志开始外出逃亡,同时王淑兰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找找丈夫毛泽民。

反动派对这些革命者的家属在全力追捕,1929年,王淑兰不幸被反动派抓到了监狱里,毛远志也被抓了进去,那个时候她才6岁。

在狱中,母亲王淑兰一直鼓励毛远志要坚强,不要害怕,母亲一定会带着她安全出去,出去之后她就可以见到父亲了,毛远志相信母亲的话,因此即使面对监狱里面严酷的环境,毛远志也没有害怕,一直积极乐观的面对。

1930年,红军攻打长沙,反动派忙于应战,无暇顾及监狱,趁着这个机会,王淑兰带着毛远志逃出了监狱。

出去之后,王淑兰一面带着毛远志逃亡,一面积极为党传递情报,她们母女奔波了很多地方,虽然条件艰苦,但是王淑兰还是成功传递了很多情报。

1931年,她们辗转到达了上海,本想在这里打听一下丈夫毛泽民的踪迹,谁知他刚离开这里去了中央苏区,母女俩一阵失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上海处于与日本对阵的前方,淞沪会战一触即发,非常危险,无奈王淑兰带着女儿和毛华初(王淑兰收养的烈士遗孤)离开上海去了华容。

一路奔波,到华容之后,王淑兰身上已经没有盘缠了,她把毛远志送去了一个富贵家庭做童工,后来由于一些原因,童工做不成了,她万般痛心的让女儿去做了童养媳。

那个年代,童养媳的地位有的甚至不如丫鬟,未来的丈夫完全不把家里的童养媳当同等的妻子看,只是看作一个丫鬟,动辄打骂,说不好听,只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罢了。

毛远志受了很多苦,但是她一直积极的面对,从来没有抱怨过,更没有怨过自己母亲,她只想早些找到父亲。

他们母女俩一路找毛泽民,另一边毛泽民也在打听妻儿的下落,1937年,毛泽民到了延安,他终于有心力要给妻儿写一封信了,他拜托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同志帮着找一下自己妻儿。

在信中,他悲痛又心疼的写道妻儿可能正在做一些苦力活,女儿可能在给大户人家做工,做童养媳,请同志一定帮自己费心找到她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办事处的同志们找了几个月,到那年年底的时候找到了王淑兰母女,王淑兰听说是毛泽民找自己的,心里特别高兴,期待着将来和丈夫的会面。

想着去延安那边能安定些,王淑兰除了带着女儿毛远志,还把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孩子章淼洪也一起带着,亲自把他们送到长沙,自己又返回华容那边做地下工作。

在去之前,王淑兰郑重的叮嘱女儿:“远志,你记住了,到了延安之后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要去打扰你伯伯,他忙大事,你要听伯伯的话。”

毛远志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1938年,毛远志和表姐一起到了延安,毛主席听说自己侄女来了,特别高兴,亲自派人把侄女接过来,晚上高兴的和侄女说话。

毛远志迫不及待的想跳过寒暄的环节直接问伯伯自己父亲的情况,但想着也许马上就能见到父亲了,就没有开口,乖乖听伯伯说话。

寒暄之后,毛远志赶紧问主席伯伯自己父亲在哪,主席说她父亲毛泽民已去了新疆工作,去了有2个月了,听了之后,毛远志显而易见的露出失落的表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席则轻声的安慰着她,后来毛远志又对主席说自己也要参加革命,“伯伯,我想参加八路军”。

毛主席一听露出笑容,拍着毛远志的肩膀,宽慰的说:“我侄女儿就是出息,志气不小啊!”

他拿着一个写有字的纸张考察毛远志,但是毛远志一直跟着母亲到处奔波,没有时间读书,不识字,主席听到后语重心长的对毛远志说:“孩子,你现在还小,要先学习文化知识,之后到抗大学习,等你学好了,我们根据地有很多工作你可以做,那时你能创造更高的价值。”

毛远志连连点头,听了主席的建议,进了延安鲁迅小学读书。

她是学校里面年龄最大的孩子,这让她意识到自己要抓紧时间学习,于是她非常刻苦,用了一年半时间学了小学5年级课程,后来在部队做起了秘书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10月,正值国共两党会谈,毛主席去了重庆,毛远志在延安焦急的等待着,恨不得在伯伯回来的第一时间就看到他,11号这一天,主席终于回来了。

毛远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她不敢前去打扰伯伯工作,等了2天,实在等不下去了,带着自己处的男朋友和余建新三个人一起到枣园看望主席。

主席一眼注意到了曹全夫这个新人,知道这肯定是侄女处的对象,心里很高兴,想着以长辈的身份观察一下这个新人。

他叫炊事员做了一桌饭,特意叮嘱做一碗扣肉给侄女,在吃饭的时候,主席就问起了曹全夫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他要为侄女把把关。

曹全夫是山东安丘人,在当地,曹家是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只不过后来有些没落,曹全夫是个热血青年,在初三时注意到外面的革命活动,自己的爱国之心就被点燃,随即和同学一起外出革命。

但他年轻没有听过家族里的事情,只说自己是个穷学生,出来跟着闹革命。

知道这是个有为青年,主席比较满意,朝他微笑,还给她夹了一块扣肉,这说明主席已经认可这个侄女女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谈中,余建新突然想起很长时间都没有见过老战友毛泽民了,于是拿出一张照片,问主席:“毛泽民现在在哪里,怎么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他了,很想念他。”

主席偏头看向了余建新手中的那张照片,看到照片上的毛泽民,一下悲从中来,沉痛地说:“他被反动派杀害了。”,说完,低头不语不敢看大家的反应。

现场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特别是毛远志,震惊到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她死死的咬着自己的嘴唇,不让自己哭出来,她怕自己伯伯看到会更难过。

主席也没有心情吃饭了,起身离开回去自己的窑洞了,主席一走,毛远志突然崩溃大哭起来,她一直想要亲眼见见自己父亲,找了这么多年,如今自己就要成家立业,她多想把这份喜悦分享给父亲啊!

哭了很长时间,泪水流干了,她走进伯伯的窑洞,对主席说:“伯伯,您放心,我会坚强起来的。”主席欣慰的点头。

在侄女和侄女婿结婚之时,主席专门送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非常特殊,是一个皮大衣和一直跟着自己的一匹棕色老马,他委托叶子龙送给了两位新人。

毛远志非常开心,那时结婚仪式都很简朴,主席送的礼物无疑是很贵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胜利结束之后,中央开始进军东北,毛远志和曹全夫都报了名,后经毛主席同意准备去东北。

在去之前,主席亲自嘱咐两个年轻人,他对他们说:“你们要记住了,不管到哪里,一定要谨记和同志团结,全心全力为人民服务;依靠组织不要依靠家庭,不能搞任何特殊。”

主席给自己提的要求,毛远志一直记在心里,没有一刻遗忘,她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和主席的特殊关系,很多时候还特意瞒着,连自己孩子都瞒。

到了70年代,曹全夫担任中办“五七”干校的第一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毛主席为了让小女儿李讷尽快得到锻炼和成长,他让她去江西沙洲坝大队训练,在干校里,姐姐姐夫对李讷颇为关心,眼看李讷30岁了还没有对象,就想着给她介绍个对象。

他们俩从干校里面挑了几个优秀的,但是李讷一个都没有看中,她说自己立志要找一个工农子弟做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那里她认识了干校里的一个服务员叫小徐,小徐年帅气,还乐于助人,一来二去李讷和他就恋爱了。

毛主席对女儿的恋爱表示同意,并请姐姐姐夫就地操办婚礼。

于是毛远志和曹全夫就忙活起来了,他们去买了一对喜糖喜果,准备了茶水点心,请了干校里面的领导和十几位同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参加婚礼。

在食堂的墙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简单放了一挂鞭炮,李讷和小徐一起给主席鞠躬,这婚礼就结束了。

建国之后,毛远志心里一直记着伯伯说的低调做人,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自己的身份,而且极少去中南海看望伯伯,有事情一般都自己解决,他们也默默承担毛家的一些家事。

在李敏结婚时照的照片,毛远志都把它放在柜子最里面的地方,生怕孩子们看到拿出去炫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志的儿子曹耘山回忆说自己一直都不清楚自己的家庭背景,直到自己应征入伍的时候填写政审表,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祖父就是毛泽民烈士。

1963年,毛主席70大寿,毛远志早早就叮嘱两个孩子那天穿上漂亮衣服,跟着一起去见毛主席。

到了颐年堂,毛主席正在和程潜说话,见到毛远志到了,脸上露出笑容,和她打招呼:“远志,你来了,你这么多年也不记得来看看我?”

毛远志听了心里很难受,自己心里一直记挂着伯伯,只是不敢来打扰伯伯工作,所以把自己的思念都藏在了心里。

一家人吃完晚饭之后,毛远志准备离开,主席连忙叫住侄女,“远志,不要走,陪伯伯说说话。”

期间主席问了毛远志一些工作上的问题,还关心她的家庭生活,毛远志一一作答,她看着伯伯,发现他有一点鼻子不通的感觉,关心的问:“伯伯,您是不是身体有点不舒服?”

主席笑着回说:“不要紧的,感冒不发烧不要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远志会一些艾灸,就拿出艾卷在主席手部慢慢的灸着,一边还叮嘱主席一定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

毛主席听着自己侄女对自己这么关心,心里特别开心,温和的一一回应,气氛非常温馨。

这是他们见的最后一面,后来听到伯伯去世的消息,毛远志心里悲痛万分,久久不能平静,此后每逢主席诞辰纪念和忌日,她和曹全夫都会悄悄地去看主席,但是在签字簿上从来没有签过名字。

毛远志的这种低调谦逊、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这也与毛主席的高风亮节一脉相承。

毛远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一位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华好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