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丹在主持节目。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丹(左一)在“追风”报道现场。

人物小传

魏丹,中国天气主持人,主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30分》《朝闻天下》等节目后的天气预报。前科技公司联合创始人,全国助残公益大使。多年来,她致力于气象领域的科普、传播、应用,积极投身中国气象领域高质量发展。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肖睿

一位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她的身上会有哪些可能性?

在魏丹身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除了是屏幕上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她还可以是勇探台风眼的追风记者、可以是探索中国商业气象服务应用的赋能者,也可以是致力于探索天气文化之美的传播者。

传递丰收之声

作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天气预报主持人,魏丹承担着央视一套综合频道的节目录制任务,她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凌晨四点半左右从家出发,五点准时出现在演播室,与气象编导快速浏览当天的气象图,再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决定好当天的播报内容后,她会梳理天气脉络,带入更多有趣的气象知识,然后快速将晦涩枯燥的天气信息形成通俗易懂的口播稿。六点五十五分,与观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预报节目就会如期播出。节目没有节假日,每逢除夕、端午、中秋这样的重大传统节假日,魏丹都会准时出现在镜头前,为观众带来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我们看到的天气预报里,主持人是在一块展示着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的屏幕前,预报着各地的天气情况。但在实际录制时,他们的身后没有地图,只有绿幕。主持人需要靠着想象和长期的练习,精准地指出每个城市在幕布上的地理位置,技术人员通过“抠像”技术将主持人与图像合成,最终形成播出效果。这对主持人的记忆力和定位能力要求极高。“虽然我的左前方有块屏幕可以看,但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盲指’,刚开始主持的时候是很紧张的,我国幅员辽阔,很怕指错位置。”

魏丹还记得,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反复模拟在地图上比划各省市地名,建立空间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长时间的大量练习,魏丹硬是练出了肌肉记忆,说到哪里的天气,就能在绿幕上精准指出对应的区域。

在魏丹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让她难忘的经历:2017年,她成为“追风小组”的成员之一,在台风、强热带风暴发生的最前沿,记录下它们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让观众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和了解台风。“在海南报道台风‘杜苏芮’的那次,让我印象最深,站在离台风最近的地方,雨点像石头一样打在脸上,我感觉自己就像把头埋在水里一样。”因为风太大,魏丹的身上需要绑一根绳子,另一头系在摄像同事的身上,同事的身上再系一根绳子绑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上,这样才能保证万一有瞬时大风时人不会被吹走。站在狂风暴雨里,魏丹感受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但想到因为自己的报道,能让更多人对自然有了解、有敬畏,她对自己的工作又多了一份热爱。

多年以来,魏丹接受了超过1300小时的专业气象知识培训,除了总台常规的公共气象服务节目,有几年她还负责着央视农业频道的《农业气象》。这档节目有几个特点:它是总台唯一一档面向全国、针对农业所做的专项气象播报节目,也是所有天气预报节目中档数最多的,当时一天平均有四五档。“气象对农业的影响是最大的,它的受众人群也是最精准的。老话总说,看天吃饭,农民看天气预报不像普通人可能只是大概看个气温,而是要为了指导自己的农业生产,会不会有霜冻?会不会有暴雨?最近的光照是否充足?这些都是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魏丹解释道。

魏丹在北京的天气预报演播室将祖国大地的阴晴冷暖传递到一块块田间地头,观众的信件也像雪花般涌来:“那是我收到观众来信最多的几年,很多信都是从我可能之前没有听说过的地方寄来的,信上都是很质朴的字迹。”大部分信件是向魏丹表达感谢:“你那天说光照不足说得还真对,我们及时给大棚里补了光,农作物才没受影响!”还有的信件写着询问:“下个月我们打算晾晒谷物,会有大雨吗?”

每次看到这些信,魏丹的心里都觉得暖暖的,仿佛她也一同感受了农民朋友们在四季更迭间播种、劳作、丰收的喜悦。“其实对我来说,站在聚光灯下、出现在电视里,都不是我自豪感的来源,但当我看到很多人因为我的气象传播而有所收获,我会感到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多人在跟我同频共振,我所从事的工作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我们之间产生了链接,那时候就会有一种职业成就感。”魏丹感慨地说。

探索赋能之路

在主持《农业气象》的几年间,魏丹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天气预报主持人这个身份背后,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来支撑的,否则怎么能给农民们精准、及时的预报预警?”为此,魏丹主动学习了很多农业知识,“啃”下了不少本大部头,到后来,俨然成了半个“农业气象专家”:“我们的节目除了临近天气的预报,还会经常做一些专题服务类的内容,比如某种农作物在某个季节的种植方式,像有一期节目关注火龙果的种植,我国火龙果的主要产区是广西,那我就会去‘深挖’一下广西的气候特点,给出更系统、全面的建议。”

也正是因为这种专业度需求很高的行业气象服务的启发,让魏丹对气象在行业应用的领域有了更多探索的欲望:“多年的工作积累,我发现气象和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是紧密相连的,是经济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怎样使海量的气象大数据为更多强相关行业带去经济价值,甚至社会价值,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点。”

气象大数据如何更好地为各相关行业赋能?作为国内主流媒体的大众气象传播专家,魏丹将视线投向了更精细的商业应用领域:将已有的气象大数据重新根据行业特点进行定向应用。“传统的气象数据是海量的,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如果根据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对其重新分类,挑选出必要的数据类别,并细分到更小的面积、更短的时间频次,再进行定向推送,就能产生全新的、更大的价值。”

例如,2019年底,全国经历了一次大面积的寒潮天气,某物流公司的运输车辆被滞留在高速上,并发生了几起交通碰撞,导致部分酒类产品破碎受损,交货周期不得不推迟了将近一周。对于这类情况,魏丹向物流公司提出建议:“将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纳入几条主要运输路线,这样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影响,就可以得到实时的预警和建议,及时调整物流调度。”

通过这样迅速、灵敏的反应和调剂,能大大降低灾害性天气对运输物流的影响。魏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有的时候,即使车辆调度计划无法改变,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也可以利用多年的气象大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等方式为每一条运输线路设计备用方案,比如北方的高速公路冬天经常会因大雪封路,我们就提前为其规划普通国道的路线,确保车辆能正常通行,减少滞留和事故率,物流公司的供应链稳定性从而得到显著提升,从过去约85%的准确率,提高到了现在的90%以上。”

这样精准及时的气象服务保障,还可以被应用到传统能源、新能源、交通、航空、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这些年来,魏丹一直在尝试推动气象数据与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的进一步结合,她也用自己17年的气象从业经验参与了技术的设计和校验,可以说,她是中国早期从事和推动商业气象行业成长发展的专业人士之一。

近十年来,中国商业气象领域的发展进程中,魏丹的身影也在反复出现。“气象应用通过帮助企业实现精准运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灾害损失,也就相应地带动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实现显著提高。而随着各行业运行分工的进一步精细化,气象服务未来会更贴近已经分化明确的用户需求,气象信息最终将和用户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无行业差距对接,气象数据也会在流动中、应用中创造无限价值,实现对各行业的赋能。”魏丹信心满满地表示。

开启美学之旅

在魏丹看来,气象除了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宝贵的文化巨矿:“天气文化其实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尤其是‘二十四节气’,它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也是现代国学、美学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魏丹醉心于二十四节气的研究,并在努力将它背后的文化、美学传递给更多人。

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为,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这是二十四节气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理念,也是魏丹眼中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如果仔细去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比如饮食,尽管现代科技已经部分打破了传统的食品种植和生产规律,但应季饮食依然是一个不变的饮食风尚,比如现在春天的时候,人们吃笋、吃青团,会说‘把春天吃进嘴巴里’,这都是一种‘不时不食’的生活理念,跟着节气吃东西,这就是把传统文化之美融进了最平常的生活之中。”

让人与自然产生联结,这是魏丹眼中二十四节气的独特魅力,她还研究了“中国民歌中的二十四节气”:“我们中国56个民族,各民族的传统民歌中也隐藏着很多节气密码和节气元素,如果仔细去聆听,就能感受到农耕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用天气的变化、节气的更迭来表达情谊。二十四节气正是通过与各地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自身样貌,焕发出活泼的生命力。”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许我们的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应用,是可以共享的。”魏丹说,“天气之美,气象万千,阴晴冷暖,令人着迷,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领略到它的魅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气象传播和气象服务领域,魏丹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