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个奇怪的现象,月色下老年人载歌载舞,精神焕发,只想再活五百年;远处的办公楼,青年人三三五五下班,个个灰头土脸,疲惫不堪,恨不得世界末日马上到来。

又是一年毕业季,听到1000多万毕业生要出来,工厂老板脸上绽放着温暖的笑容,又可以降工价了,年轻,便宜,有干劲的劳动力,谁不喜欢。

充足的人口资源是老板们有恃无恐的原因,“你不干有的是人干”,就在我所在的这个新一线城市,电销和客服占据了半壁江山,文科生是尴尬的,无论你在求职软件上看到的是什么工作,去面试后总能变成销售。月入3000左右的工作大把,单休,试用期不交社保,试岗七天,不通过没有工资,已经是常态,而该城市一室一厅的房租在1500左右。3000多的工资,仅仅是活着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能月入4000,双休,入职买社保,那就已经是神仙般的工作,几百人竞争一个职位。明明大专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但在学历卷上天的时代,大把研究生来应聘4000的工作,你是老板你也偷着乐,大专已经成了最底层。

为了不让孩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为了不让孩子成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廉价可替代劳动力,家长们也拼命卷,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没天赋的还是不会读书,能带一带的终于成了卷王,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成了天之骄子,然后学的文科,毕业还是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兢兢业业每一天,中年又被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5岁求职太老,65岁退休太早,当市面上每年都能供应上千万的新鲜劳动力,35岁的确太老,一个35岁的还在做着基础岗位的普通人在这里饱受鄙视,似乎只要到了35岁,人人都能升到管理层,然而却忽略了这世间大部分都是普通人,只要不偷不抢,靠着自己劳动赚钱的人就该值得尊重,价值观的扭曲让社会变得心浮气躁,笑贫不笑娼已经不再是现实。

底层太苦,工厂12个小时黑白颠倒,除了上班就是吃饭睡觉,生活规律如同犯人,就这样的工作仍然一大把人抢着做,用健康去赚钱,钱还没赚够,健康却没有了,就是这样的血汗工厂,很多还要求35岁以下,35以上的连打螺丝的资格都没有了。

送外卖的分秒必争,各种考核就像紧箍咒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然而因为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如今就连网约车,外卖市场也逐渐饱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兼职过超市拣货,比牛马更牛马,牛至少还是慢悠悠地耕地,不高兴了还可以发发脾气,而拣货员一旦派到单子,跑得比世界冠军还快,拣一个商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5秒,超时扣钱,就为了满足超市30分钟送达的承诺,我当时想,40分钟送达有什么影响吗?拣慢一点有什么影响吗?消费者是真的就急这几分钟吗?消费者不急,然而资本家很急,反正“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里生活的便利是建立在对底层劳动力的极致压榨上,而很多人浑然不觉。

再苛刻的条件都有人干。上有老下有小就是一个人的软肋。

显然,社会的戾气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

最近,看新闻,戾气越发重了,随机报复的事件越发多了。

房子贵,养孩贵,养老贵,看病贵,从生到死,钱就像个地主一样指挥着人不停的像个陀螺旋转,直到死后,住的墓地也是需要维护费的。

国人特别注重身后事,很多人一听说别人夫妻没有孩子,就要感慨,死后都没人上坟,多辛酸啊,仿佛有人祭奠,他就能活过来似的。

现在不少人想开了,死了直接骨灰撒大海,省事又简单。其实把骨灰埋在树下也不错,就当施肥了。

人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但太多人被规则限制住,没钱也要结婚,没钱也要鸡娃,没钱也要买房,然后中年失业,负债累累,走投无路。

想着养儿防老的父母,有多少能指望儿女呢?很多孩子自顾不暇,还需要啃老父母,身边不少年轻人网贷,网赌,给家里留了一笔烂账,更别提让孩子反哺父母了,现在家长的口头禅都是小孩长大不啃老就不错了。

没有人托底的人生,始终是一场单打独斗。

累了就歇歇,要工作几十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