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

咱们中国有句话叫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原因大概是人们认为,看水浒容易让人血气方刚,你看看江湖豪士打打杀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样的情节简直就跟香港古惑仔电影一样,所以青壮年不能轻易看,看了容易惹事。

那么为什么老不读三国呢?以往有人解读说,三国之中尽是权谋,对于老年人来讲不太友好,可是我觉得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因为三国之中的遗憾太多,魏蜀吴三家最终没有一个成功,所谓三分归一统,而且有很多英雄人物,奋斗一生之后,竟然收获了一个遗憾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老年人读了这样的情节之后,未免会有惺惺相惜之感,回顾自己的一生也不是那么顺利,所以情绪会越来越差,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不太希望老年人继续伤心,可是有的时候我觉得,遗憾也是一种美,三国的英雄人物,有的时候正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不理性而感性的选择,这才使得他们的名字流芳百世。

反过来讲事事斤斤计较,每次都做出最理性的选择,那么这个人物的光辉可能也没有了。

比如说我们就谈两个最知名的人物,关羽和刘备,关二爷可能自己都没想到,死后他的地位不断地攀升,大家知道吗?在封建时代,我国大大小小的村落,那都是有关王庙的,关庙比孔庙还要多,我国有几十个行业,都奉关羽为祖师爷,甚至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也不断的给关羽增加谥号。

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关羽,我觉得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忠义。关羽的忠义不单体现在他对兄长之上,甚至包括他对曹操。当年曹操俘获关羽,关羽说降汉不降曹,曹操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就希望笼络这个人才,甚至把吕布的赤兔马都给了他。但是关羽一听说兄长的方向,马上过五关斩六将,也要过去会合。关羽对刘备的感情人所共知,可是华容道之上,关羽明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曹操捉拿,但是面对曹操以往的情谊,关羽选择了放行。

很多人都说,关羽这是因小义失大义,可我们反过来讲,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作出重大选择的时候,难道真的非要理性而不感性,难道真的非要为了大义,而舍弃小义吗?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没有小义的人,就一定能有大义吗?当然很多人也说,关羽华容道放曹操,这是后世小说家的杜撰,假的,当然小说家为什么要这样写,也是因为这代表了一种价值观呐,可反过来讲,这件事是假的。

接下来刘备的选择,难道也是杜撰的吗?众所周知,刘备在称帝之后一度形势大好,基本上完全符合,诸葛亮《隆中对》对当时形势的判断。刘备有了益州有了荆州,而且关羽带兵攻曹操,连续取得大胜,只不过关键时刻,被江东鼠辈从背后捅了一刀。刘备听闻关羽的死讯之后,他是怎么做的,他要派兵伐吴,身边没有人阻止他吗?太多了,从诸葛亮往下的几乎所有蜀汉臣子,统统阻碍刘备。

甚至有人也站出来说,今天汉室江山被曹魏篡得,汉献帝被迫禅位给曹丕,谋夺天下,这是大恶,而江东鼠辈在背后偷袭关将军,这是小恶,他们希望刘备作为皇帝,能够审时度势,应当先罚大恶后罚小恶。

换句话讲,对于蜀汉来讲,曹魏才是最重要的敌人,江东鼠辈虽然有问题,但是可以排到第二位,你说这些人讲的话有没有道理,太有道理了。对于刘备来讲,他面临了和关羽当年同样的选择,关羽把曹操捉住这是大义。关羽把曹操放掉这是小义,可是关羽选择了小义,而弃了大义。

对于刘备集团来讲,曹魏谋夺的是汉室江山,这是大恶,江东偷袭导致关羽死亡,这是小恶,到底应当先对付大恶还是先对付小恶,大家心里应当清楚,尤其是先打曹魏,名正言顺,取得天下之后再去攻击江东,可传檄而定。

在这样一个状态之下,如果刘备不去伐吴,而是伐魏,很有可能他是能够一鼓作气,取得胜利,恢复汉室江山的,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其实第一次如果不是马谡的问题,是能够取得全胜的。要知道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刘备的几十万兵马,已经被火烧连营了。换句话讲,以蜀汉当时的能力和锐气,一鼓作气打下曹魏是有可能的。

对于刘备来讲,他是在江山和兄弟之间,要作出选择,理性人要怎么选,当然应当选江山,而且他完全可以堂而皇之地昭告天下,二弟的仇我先忍下来,将来我再去打你江东,刘备做出这样的选择,不会有任何人去质疑他,大家甚至会说,刘备是一个懂大局的领导,刘备能够权衡,到底怎么做对己方最有利。刘备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但我们的意识之中,恰恰没被仇恨冲昏头脑的人太多了,而像刘备这样,为了兄弟之情舍弃江山的皇帝,恐怕只有这一个,我们应当怎么评价这件事呢?

在这次选择之中,你可以说刘备选错了,他因小义失大义了,他去罚小恶而不罚大恶。可是反过来讲,如果刘备在这一次选择的时候,没有去伐吴,而去伐魏了,他变成一个理性人了,那么他以前的种种选择,是不是也要更加的理性呢?比如说曹军打来之时,他应当把百姓舍弃,而不是带着百姓渡江。比如说在此前的种种选择之时,如果刘备都是一个理性人,而不是感性人的话,那么他在芸芸众生之中,又如何脱颖而出,又如何以一个贩夫走卒之辈,却能团结三国时期,那么多的英雄豪杰呢?所以不管是关羽的选择,还是刘备的选择,虽然都使得他们品尝到了苦果,使得一生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但是人死之后,他们的名却永远地流传了下来。

原作者:李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