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一米六几的正常身高,体重只有33公斤。家住惠州的张奶奶5月份摔了一跤导致髋骨骨折,因患有多种基础病,且严重营养不良,当地医院认为手术难度高、风险高,无法开展。家属找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在医院多学科会诊助力下,关节外科为张奶奶顺利开展手术,目前张奶奶已出院。

关节不难,难的是降低手术风险

耄耋之年的张奶奶5月中旬的一天,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左侧屁股着地,顿感剧痛,当时家人吓得不轻。

张奶奶送医后,诊断为左侧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发生髋部骨折如果不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一年内的死亡率可高达50%,这个年龄段的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家属希望能积极治疗,但当地医院考虑到老太太高龄,且全身消瘦,重度营养不良——体重只有33公斤,又有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基础疾病,建议家属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也告知家属当地医院无法开展这个高难度、高风险手术。

在了解到南方科技大学医院关节外科专家团队擅长髋、膝等大关节置换后,家属于是便向关节外科专家求助。

“高龄老人错位的股骨颈骨折是很难自己愈合的,保守治疗死亡率高、功能差,我们建议进行手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看到老太太的检查报告后,关节外科王智主任医师很快做出了判断。

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会不会很大?“我们会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老太太目前身体状况、精神已经不太好了,如果再不进行手术治疗,接下去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王智向老太太的子女解释道。

在得到肯定的治疗方案后,患者家人将患者跨市转入南科大医院治疗。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发现老太太不仅存在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肾功能不全等问题,而且已经出现了下肢静脉血栓、肺炎等常见的老人髋部骨折后的并发症。

“人工股骨头置换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手术,但关键是大部分老龄患者有较多的基础疾病,而且麻醉耐受力较差,所以手术风险大,有些医院可能就会建议患者保守治疗,其实对老龄髋部骨折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才是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王智说道。

9个学科联合会诊,完善治疗方案

为了将老太太的手术风险降低到最小,关节外科专家团队申请MDT会诊,组织麻醉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营养科、ICU、血管与介入科等医生进行了多学科会诊,为她制定了全面的手术方案,考虑到高龄患者如果进行全麻、气管插管,可能会出现术后呼吸机依赖、气管插管难以拔除的情况,麻醉科专门为其制定了椎管内麻醉方案。对于重度贫血,术前及时多次输血改善。同时其他科室也齐心协力完善老太太的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智主任和护理人员指导、协助张奶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在多学科全力保障下,入院后第三天关节外科专家团队就为老太太换上了人工股骨头,手术很成功。术后第二天,老太太就在家人的帮助下站立、走路了,手术伤口也顺利愈合,很快办理出院。

“老人髋部骨折,之所以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因为老人髋部骨折后,骨折部位稍有活动,就会剧烈疼痛,无论翻身还是坐起,都会因为疼痛而特别困难,所以只能躺在床上,最终发生股骨头坏死、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去世,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双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王智介绍。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手术风险极大,这不仅需要手术专家经验丰富、技术高超,更需要强大的多学科综合实力进行会诊,有效进行术前风险评估,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更能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奶奶家属向关节外科医护团队赠送锦旗表达感谢。

“像张奶奶这样的老年患者,我们主管医生每天至少要去病房看三次,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风险大,另外不少老年人情绪不太稳定,需要更多的沟通和鼓励。”关节外科边瑜健医生说道。

张奶奶出院后,护理团队持续进行随访,了解她在家中的恢复情况,并指导家属继续按照之前的饮食计划为张奶奶准备食物,保证营养的充足摄入,指导家属观察张奶奶的日常状态和协助开展康复锻炼。

张奶奶家属对南科大医院关节外科医护团队的治疗和护理十分满意,不仅赠送了锦旗,还特意手写了感谢信表达谢意。目前张奶奶遵医嘱在家里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定期复查。

采写:南都记者谢萌 通讯员 黄榕祥 黄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