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宣城6月13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辛燕 江建兴)近日,在旌德县版书镇版书村的徽王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内,百余亩蓝莓成熟开摘。一排排蓝莓树整齐排列,熟透的蓝莓外裹着一层薄薄的果霜,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迷人光泽,令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

蓝莓基地内,负责人方军华正和采摘工人一起,忙着将成熟的蓝莓进行采摘、分拣和包装,一派忙碌丰收的景象。“基地的种植面积150余亩,一共种植了奥利尔、优瑞卡、莱格西、薄雾、新汉洛威等5个品种,今年气候湿润、日照充足,蓝莓产量也比较高,预计年产量能达到20到30吨。”负责人方军华表示,“蓝莓种植过程中,采用的是单株盆栽、全自动滴灌技术,通过管道直接向果苗输送养分,施用的也都是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不加催熟剂,种植出来的蓝莓花青素含量高、带有纯天然的香味,是真正的原生态。”

“我们基地的蓝莓从5月中旬至7月中旬开放采摘,一般周末的游客比较多,能有100多个。由于品种不同,蓝莓果实大小、酸甜度也会有一些差异。”谈起“钱”景,方军华满意地说到,“目前,蓝莓的零售价是50元一斤,除了顾客线下采摘、供给本地市场外,我们还和百果园、大润发等品牌合作,把蓝莓销到了全国各地,预计年产值能达到100多万元。”

小小蓝莓,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果盘子”,更拓展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途径,果树栽种、日常管护、果实采摘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在方军华的果园里,周边的村民们忙得不亦乐乎,一百元一天的工资,为他们的农闲时光也带来了“甜”头。

以果为“媒”,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近年来,版书镇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持续做优做强油桃、圣女果苹果梨、蓝莓等“土特产”文章,走出一条以果为媒、以旅兴农、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林果产业成为村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