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后,带走了几瓶茅台,却差点烧了整个白宫,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结束后,国际局势错综复杂,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正式开启了中美的破冰之旅。
在进行了庄重肃穆的国事研讨后,为了能够招待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周总理特意在人民大会堂设宴款待总统一行,宴会上齐聚了天南地北的各种珍馐美味,厨师为了照顾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还特意添加了黄油、火腿片等具有美国特色的饮食。
这顿饭尼克松吃的大呼过瘾,同时也在心里刷新了对于新中国实力的认知,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将战乱中的新中国建设成为如今的模样,现在的中国绝对不可小觑,对比我方领导人简朴的风格,再想到台湾政府的腐败现状,尼克松对于两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宴会开始后,周总理亲手拿出一个白瓷的酒罐,打开的一瞬间,尼克松顿时闻到空气中盈满了沁人心脾的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介绍说,这是中国特产的名酒,名叫茅台,有五十多度,现在拿出的这一罐足足存了三十多年,为了招待贵客才特意开窖取出。
尼克松对此感到十分好奇,他仔细端详着酒杯中澄澈的酒液,这和自己之前喝过的烈酒有很大的不同,看起来像是白水,他自恃酒量绝佳,不假思索的一饮而尽,却被酒呛得连连咳嗽。
稍微缓过一下,就能够尝到肆意的酱香在味蕾舌尖绽放,尼克松直竖大拇指,同时却也起了好奇心,询问周总理这酒究竟能有多烈?
对于这个问题,周总理笑而不答,他招招手,请服务员拿来了一个白瓷的碟子和一盒火柴,当着尼克松的面把茅台酒倒进了碟子里,又扔进去一根点燃的火柴,霎时间蹿起一束蓝紫色的火焰,尼克松大呼惊奇,觉得这简直像是东方的魔法一般,还声称只有酒精燃料才能够见到这么壮观的景象。
但酒精燃料是不可食用的,而眼前的茅台酒却十分香醇,这个插曲给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在访华结束后,尼克松就带了几瓶茅台酒,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后的尼克松在白宫和妻女共进晚餐,他兴致勃勃的向妻女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又讲到了这个令人难忘的东方小魔法,女儿却表示不不怎么相信。
见状尼克松要来了一个玻璃碗,在碗中倒入了满满一瓶茅台酒,又如法炮制扔进一根正在点燃的火柴,火柴的火焰一沾到酒面,瞬间蹿起一簇蓝紫色的火焰,这神奇的景象让尼克松的妻女大为惊叹。
正当一家人得意洋洋地欣赏着这般美景,一边吃着美食时,由于玻璃碗无法长时间耐热,尼克松又倒光了整整一瓶酒,火焰迟迟没有熄灭,导致玻璃碗自然的碎落,桌布上瞬间浸满了火焰和酒。
卫兵听到总统一家的惊叫,急忙跑进房内,看到总统脱下西装外套,正奋力的扑打着餐桌上的火焰,急忙找来了灭火器进行紧急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焰很快就被扑灭了,而尼克松却哈哈大笑,不顾自己浑身的狼狈,端起桌子上的茅台酒一口喝尽。
自此以后,尼克松本人和茅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茅台也成为了尼克松招待外国贵宾时的专用酒。
时隔多年以后,基辛格访华时还幽默风趣的称,“当年茅台酒可是差点烧毁了整个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