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量产1825斤小麦!”

听着都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吧,但是这一幕却在河南鹤壁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都光荣担任着生产小麦等粮食的重任。如今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亩产量也不断增长。

6月6日,一则“小麦亩产1825斤”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不少网友就直呼道:这个产量怕不是要“上天”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一地小麦亩产1800斤?

这一消息发生在河南鹤壁的王寨村,该村是一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今年他们的验收测产现场使用的是“艾麦180”这一冬小麦品种,前不久正是农忙的阶段,也到了他们验收种植成果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当地一位名叫郭某善的小麦专家就对外宣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据悉他本人是小麦指导组的组长,今年他们的试验区小麦产量创下了今年的高产记录,实际验收为单产912.6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共26亩小麦种植试验区,经过统计一共产量是47450斤,这样的话平均下来也就是1800斤左右,之后现场的农民伯伯和专家们就兴奋地在验收喜报上写下了这一产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般亩产的数量达到1500斤就算是高产了,很多时候还达不到这个数量,鹤壁这一数量无疑对农民来说是可喜可贺的。

网友质疑,“骂”声一片

小麦高产,农民伯伯们大丰收,本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是这一消息发布在网上后,评论区却是一片质疑和“谩骂”:

“现在的技术真是了不得啊,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说过这么高的产量,谁要是再说种地不赚钱,我第一个不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算什么?我们的产量才是最高的,一共不到一亩地,产了1000万吨小麦,这个数量怎么样呢?”

“1800斤?这怕不是在天上种的吧,难道是当地的专家们给这些小麦施了‘魔法’,这是要上天啊,估计种植户睡觉都能笑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同一个地方的,但是今年我们家最高的产量才1400斤,和他们试验田差了400多斤,我是不相信这个数据。”

“怎么这股歪风邪气又来了,这些所谓的‘专家’就会苦夸大其词,这是超级小麦吧!”

还有一些网友表示,我们正常一亩地是600多平米,说不定人家的一亩地是1000多平米也说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回应,科技发展加了分

大家之所以对这件事情持怀疑态度,是基于每一位国人对粮食安全的重视。过去,由于国内农业技术发展有限,物资匮乏,自己的祖辈们经历着食不果腹,吃不饱的艰难岁月。

更何况我们是人口大国,想要谋得发展,粮食是生存的基础,所以粮食的发展对于我们国人而言是发展的头等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我们的祖辈们淋过雨挨过饿,所以才不想让自己的后代们也经历这样的困苦,爱惜粮食是每一位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优良品质。

但是如今这亩产1800斤产量的真实性确实让人存疑,到底事实就是如此,还是说这是当地试验急功近利的产物呢?会不会是当地数据统计错误,给大众造成误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有媒体联系当地负责人,据他们透露,因为得益于现在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科技的力量加上精细的管理,小麦确实会长得好,该数据是经过他们实际计算后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口说无凭,当地农业部门应该用事实说话,拿出切实可行的证据来,向大众公布从种植到管理,再到收获的过程,不然只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很难让大家信服。

之后,一些农资的官方账号也发布了“艾麦180”品种的有关信息,从小麦高产的消息对外公布之后,该品种的热度居高不下,而根据其公布的信息显示,正常情况下亩产最高是577千克左右,但是在实验区精细化管理的情况下,产量会高于这个数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科研的力量创下新高,还是掺了水分,我们都应该重视粮食的良性发展,踏踏实实打好农业基础,注重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协调,相信不久的将来,在科技和人力的结合下,这样的高产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