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其中包括一些被传承下来的习俗,如天价彩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礼这个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时期,当时男性通过支付礼金来证明他们对婚姻的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了多元文化交流的中心,但彩礼这一习俗仍然普遍存在。

江西省以其高额彩礼而闻名,这一点在一个32岁的江西女性身上得到了体现。这位在城市担任高级白领工作的女性回到家乡后,提出了50万元的彩礼要求,结果导致了大年初一没有男性上门提亲的局面,她的母亲也因此焦急不已。

这位女性名叫刘女士,来自江西鹰潭的一个农民家庭。她的父母对女儿非常宠爱,甚至在女儿和儿子都需要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支持女儿,放弃了儿子的学业机会。

刘女士在父母的支持下完成了大学教育,并在城市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由于江西的高额彩礼名声在外,她在城市里寻找伴侣时遇到了障碍。因此,她不得不回到家乡寻找姻缘。

尽管刘女士降低了标准,愿意接受家乡的男性,但她提出的彩礼要求和物质条件仍然非常高。

她的母亲虽然对此感到担忧,但最终还是尊重了女儿的要求。然而,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刘女士的信心遭遇了打击,因为没有男性愿意上门提亲。这使得刘女士的母亲十分焦虑,而刘女士本人则试图保持镇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下午,依然没有人前来提亲,刘女士的脸上也显露出了尴尬。她最终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大门口,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高彩礼现象让90后难以体验深刻的爱情

从刘女士的相亲未果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江西省内的高额彩礼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些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女性的择偶标准仍旧居高不下?这可能是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影响。

根据2023年年初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成年单身男性仍比女性多出超过3000万,这意味着许多成年单身女性认为自己不愁找不到配偶,只要有生育能力,总会有人来求婚。

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成年男性而言,面对天价彩礼的压力,为了能结婚,他们不得不向亲友借贷以维持生活。

同时,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不少女性认为男方给出的彩礼越多,自己嫁过去就越有地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低价值的。

而女方家长在农村地区的相互攀比之下,也会有意无意地抬高彩礼金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江西的高额彩礼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彩礼要价越高的地方,那里的单身女性数量往往越少。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当地的重男轻女思想有关。那么,对于这种天价彩礼的情况,那些适婚年龄且财力有限的男性该如何应对呢?

在我看来,解决途径无非是自我提升和寻求外部资源。我所接触的一些外国女性,并不在意伴侣的经济条件,而且她们的家庭通常不会要求彩礼,反而会在女儿出嫁时提供嫁妆。这也解释了近年来中国跨国婚姻数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