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脉、针灸……宁波的年轻人为什么热衷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人在中医院就诊。

中国宁波网记者 朱琳 袁先鸣 文/摄

从太极拳的流行到三伏天晒背的走红,从保温杯里泡枸杞到乌梅汤等各类中药代茶饮爆火,这两年,中医药养生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6月11日,记者在宁波市中医院门前观察到,陆陆续续有年轻人进出,或是独自一人拿完中药行色匆匆,或是情侣一同排队等号,甚至还有高考生在朋友推荐下前往看病。

跟着中医博主学养生、在视频网站上打卡跟练八段锦、扎堆前往中医院体验针灸、刮痧、推拿……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医养生的兴趣浓厚起来。

“脆皮”年轻人开始自救

“没想到肥胖人群还可以在中医院里对症减肥”“曾经以为腰痛只能忍一忍,原来可以通过推拿得到缓解”“练习完‘古本易筋经’,感觉自己浑身都舒畅了”……

看中医、吃药膳、开膏方、做推拿,这些过去受中老年人喜爱的形式,现在也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前不久去滑板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腰部疼痛难忍,一时之间找不到好的调整办法,去中医院里挂了一个号,本来侧扶着腰进的诊室,没想到推完之后,腰立马就轻松了许多。”“95后”姚女士今年26岁,这个端午,姚女士没有像往常一样外出旅游,反而走进了中医院。平常热爱滑板的她腰部常有不适,体验推拿后,姚女士逐渐开始了对中医养生的探索。

和姚女士一样,许多年轻人有了中医养生的意识,当处在一个似乎要生病但又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状态时,他们会主动寻求中医的帮助。

“我平常熬夜,偶尔会胸口疼,来中医院看过很多次了,想着慢慢调理一下。”今年21岁的小余经常熬夜打游戏,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中医院进行调理,“我觉得中医治疗效果会比较温和。”小余表示。

如今,中医养生不仅体现在各种诊疗方法上,相关理念也正在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记者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不少年轻用户分享自己调理身体的方法,得到许多点赞。

食补、中药调理、健身运动、按摩针灸……养生方式五花八门、花样繁多。“以前发了工资会买很多衣服和化妆品,吃吃喝喝,这两年开始把钱用在养生上了。”在经历过长期熬夜出现诸多不适后,今年28岁的金女士对健康愈发重视,“我身边很多人跟我一样,办公桌上放着养生茶饮,家中还有泡脚桶、按摩仪等设备。”接受记者采访时,金女士对养生心得如数家珍。

减重、美颜门诊大受欢迎

出现爆痘问题、面临体重焦虑、应对脱发问题,这届年轻人想到了中医。

今年30岁的小李经常需要夜间值班,不规律的作息导致她脸部爆痘、脱发问题严重。“我已经尝试了生姜洗发水、芝麻丸等各种方法,知道没什么用,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寻求一些心理安慰。”

在社交平台看到不少同龄人分享的中医养发方法后,小李抱着尝试的态度前往医院,“尝试了半个月的养生药饮,倒也不是说效果多么明显,但医生给我的一些建议,会让我感觉自己的生活习惯更健康了。”小李告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间,不少中医院的减重门诊也格外受欢迎,有时半天接诊50多人。

“减重人群多以20岁到45岁为主,目前出现了明显的低龄化趋势。”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医生陈璐佳告诉记者,“肥胖后续会引发一系列的代谢问题,一些年轻人为了健康,也会考虑通过中医减肥。”

不少年轻人认为,无论是推拿按摩还是拔罐减肥,不仅能有效缓解身体的亚健康问题,还能防患于未然。而当中药饮撞上“亚健康”,它也成了年轻人的用以自我安慰和约束自己的养生“刚需”。

不过,在陈璐佳看来,一些中药饮也得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乌梅汤、防脱饮等汤剂,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因此要格外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年人在中医院就诊。

中医:“补偿性”养生不可取

对于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看中医的现象,陈璐佳表示:“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中医,对我们从业者来说,是一种肯定。中医讲‘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还没有发生或者是小病的时候,能去干预去关注,说明现在年轻人的健康意识变强了。”

日常门诊中,陈璐佳发现,现在年轻人因为工作和学业上压力带来的焦虑症状特别明显,中医的慢调理对他们来说比较适用。

“现在年轻人有的会熬夜,有一个大学生,刚开始是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熬夜晚睡,到后来就彻底睡不着了。”陈璐佳认为,年轻人应该多运动,规律作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过,有人认真养生,也有人搞“形式主义”:睡不着,大量服用褪黑素;熬完夜,保温杯里泡枸杞。这种一边损害健康,一边维护健康的养生方法,被称为“朋克养生”。

对此,陈璐佳也提醒,“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来到医院,医生可以给出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暴饮暴食后想减肥,长期熬夜后想要药补。看中医不能这样,一边往缸里面加水,一边拔掉塞子消耗,那永远都加不满。”

“看中医的过程中,不要盲目跟风学习网上的养生办法,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治疗结束后,也不能‘摆烂’,还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陈璐佳说。